对部分中学生书刊阅读与购买情况的调查_中学生论文

对部分中学生书刊阅读与购买情况的调查_中学生论文

对部分中学生阅读与购买书刊状况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书刊论文,中学生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调查说明: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笔者用了一年的时间在研究未成年人价值观的过程中,把未成年人的阅读观作为重要内容予以研究,为的是通过这项研究,考察未成年人阅读、购买书刊的现状与特点,为书刊业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培养未成年人的正确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本调查对象来自合肥、芜湖(含农村)、马鞍山、淮北、巢湖(含农村)、安庆、黄山(含农村)、宣城(含农村)等8个城市,分布在6所省重点中学、10所一般中学与8所农村中学。调查采取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方式(问卷集中当场发放、当场填写、当场回收);5个城市各发放200份,3个城市各发放500份,共发放问卷2500份,全部收回,有效样本2426份,有效率为97.04%,其中男性1414份,占58.29%,女性1012份,占41.71%;城市学生1744名,占71.89%,农村学生682份,占28.11%;省重点中学学生862名,占35.53%,普通中学学生1564份,占64.47%,符合社会调查对样本有效率的要求。另有106名访谈对象系社会闲散未成年人,年龄在10~17岁之间。

一、阅读书刊的现状与特点

1.阅读书刊的种类

现在是网络时代,中学生的阅读选择性已大大增强,但阅读书刊仍是其选择的主要方式。他们阅读书刊的种类比较多,覆盖面比较广泛。表1显示,“青少年读物”是中学生喜爱的书刊,成为他们的首选;表示“不知道”自己喜不喜爱书刊的中学生有11.71%,这部分中学生对书刊毫不了解,根本谈不上喜爱与否。余下各项的排序为:休闲的期刊杂志(11.29%)、学习辅导资料(10.43%)、时尚刊物(10.35%)、与学习有关的期刊杂志(10.22%)、网络出版物(9.33%)、休闲图书(8.74%)、影视同期书(7.34%)、小报纸(4.41%)、大报纸(3.54%)。从中学生的自我选择来看,知识类书刊被摆在重要位置,教辅类书刊受到青睐。

表1 你最喜爱的书刊种类

类 别

人数 比率% 排序

与学习有关的期刊杂志248

10.226

学习辅导图书资料253

10.434

时尚刊物251

10.355

休闲期刊杂志274

11.293

休闲图书2128.748

青少年读物 307

12.651

影视同期书 1787.349

网络出版物 2269.327

大报纸(如中国青年报、

中国少年报等)863.54

11

小报纸(如晚报、晨报、周报) 1074.41

10

不知道 284

11.712

合计

2426100

2.阅读书刊的内容

中学生的阅读内容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兴趣度。兴趣浓厚,阅读内容的走向就会导向真实,反之亦然。在本次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休闲”,选择率为24.90%,反映了当代中学生阅读的相当一部分注意力放在自身素质提高上,比如,喜欢阅读一些旅游、烹饪、健美、体育、运动、音乐等方面的书刊;排在第二位的是“武侠”,选择人数占总数的12.98%,可见武侠小说在中学生中有很强的影响力;表示“不清楚”是平时不阅读书刊的中学生的状态,这部分人的比率占第三位(12.45%),如此多的中学生不阅读书刊是一种值得探究的现象;“科学知识”对中学生也是有一定吸引力的,选择率排在第四位(12.41%),表明当代中学生有着崇尚科学、向往知识的情态;情感、爱情之类的书刊内容对中学生的影响比较大,虽然中学生还没有到收获爱情的季节,但对爱情、情感开始予以关注(17.26%),中学生中出现“早恋”,与书刊中的爱情、情感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有一些中学生对“黄色”书刊和“带有色情”描写的书刊内容比较感兴趣,另一些中学生对“暴力凶杀”、“案件侦破”等表示好感,这都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情况。

表2 你最喜欢阅读的书刊内容

类 别

人数比率%排序

科学知识 301 12.41 4

武侠 315 12.98 2

科幻 90 3.71 8

情感 212 8.74 5

带有色情 124 5.11 9

休闲 604 24.90 1

爱情 207 8.52 6

案件侦破 153 6.31 7

黄色 42 1.73 11

暴力凶杀 76 3.13 10

不清楚

302 12.45 3

合计2426 100

3.阅读书刊的价值取向

中学生阅读书刊的价值取向可以从他们阅读书刊的目的中看出来。表3告诉我们,排在第一位的是“增长知识”,排在第五位的是“补充课内学习”,两项之和为39.24%,“休闲”作为一种集消遣与提高眼界为一体的阅读目的,其中不乏学习知识的成分,表明学习知识是中学生阅读书刊的重要目的。但“休闲”毕竟是一种没有压力的学习,能够从中汲取多少知识,全靠中学生本人的自觉性。把“消磨时间”视为阅读目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说明在部分中学生中存在消极的阅读情绪;“毫无目的”的表达,显露阅读的盲目性,比起“不阅读”更加令人不安,因为“不阅读”的因素比较多,比如,没钱购买书刊,没有时间阅读,等等。

表3 你阅读书刊的目的

类 别

人数比率%

排序

增长知识 731 30.13 1

补充课内学习 221 9.11 5

休闲 423 17.44 2

猎奇探新 206 8.49 6

消磨时间 315 12.98 4

毫无目的 188 7.75 7

不阅读342 14.10 3

合计 2426 100

4.阅读书刊的时间分布

一般而言,迫于升学竞争的压力,相当多的中学生忙于日常的学习,没有多少时间用来进行课外阅读,表4就反映出这一情况。每天用1小时来阅读书刊的中学生占20.86%,用2小时和2小时以上的占24.23%,而用半小时的占18.34%,用10分钟的占20.49%。据查阅原始问卷表可知,用长时间阅读的是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他们虽然课内学习比较紧,但为了扩大知识面,舍得也有余时用来阅读;每天有10分钟阅读时间的大多数是农村中学生,他们放学后一般还要帮家里做一些家务事,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来阅读。

表4 你阅读的时间分布

类 别人数

比率%

排序

每天2小时以上 249 9.89 6

每天2小时以下 34814.34 5

每天1小时 50620.86 1

每天半小时44518.34 3

每天10分钟49720.49 2

不阅读38115.70 4

合计 2426 100

5.阅读书刊的场所

中学生阅读书刊的场所一般在家里,这部分人占总数的32.77%;学校阅览室是中学生阅读的好去处,这部分人占18.14%;14.92%的中学生去了网络阅读室(相当部分在家里)这一新式场所;在书店阅读的比率为12.82%,位居第四,因为书店开放的时间比较长,他们可先阅读,如感觉好再买下来,感觉不好就不买;社区阅览室也有5.15%的中学生光顾;到同学家里阅读,一般应是关系特别好的才行;在老师办公室里阅读的中学生最少,只占1.28%。

表5 你最喜欢的书刊阅读场所

类 别人数比率%

排序

家里 79532.77 1

学校图书阅览室

44018.14 2

社区街道图书阅览室

125 5.15 6

书店 31112.82 4

同学家55 2.28 7

网络阅读室

36214.92 3

老师办公室31 1.28 8

不知道

30712.65 5

合计2426 100

6.阅读书刊的特点

(1)阅读兴趣是首要前提。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源自对书刊内容的青睐,这是他们能够静心阅读书刊的首要前提,也是其显著特点之一。

(2)阅读行为三多三少。走马观花的多,精阅细读的少;随意性的多,有计划的少;追逐时尚的多,青睐平易的少。

(3)阅读范围宽泛无限。涉及多方面、多种类的书刊,没有限制,凡是书刊市场上有的都能接触。

(4)阅读方式多样化。网络阅读方式的兴起和受人重视,大大增强了中学生阅读的选择性,使中学生的阅读方式多样化成为现实,传统阅读方式与网络阅读方式并存的局面逐渐形成。

(5)阅读能力偏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缺乏系统阅读的能力。

(6)阅读偏好性趋强。阅读内容的喜爱倾向比较明显,显现较强的偏好性。

二、购买书刊的现状与特点

1.购买书刊的状况

中学生购买书刊是他们的一种生活常态,有经济条件的城市中学生对购买书刊更感兴趣。表6中显示的经常买书刊的28.40%的中学生,有95%是城市中学生。“见到感兴趣的书刊就买”(11.83%),也是经济条件好的城市中学生看重的选项,“不经常买”(45.17%)的选择者多数是农村中学生,“根本不买”(14.59%)的选择者一般是家庭经济拮据的中学生,其中农村中学生占多数。

表6 购买书刊的状况

类 别 人数比率%

排序

经常买

689 28.40 2

见到感兴趣的书刊就买 287 11.83 4

不经常买1096 45.17 1

根本不买 354 14.59 3

合计2426 100

2.购买书刊的花费

应当说,当代中学生成长在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社会环境中,在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的情况下,买书订刊在经费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问题在于能买多少,是否自己感兴趣或者对自己学习、素质提高有帮助的都能买。从表7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书刊的购买上,花费金额100元以上的与人数成反比,即金额越高,人数越少。如,每年花100元的占23.17%,排在选序的首位,每年花1000元以上的占3.54%,排在末位。这是一种正态分布,符合实际情况。从原始问卷表上反映出,每年花1000元以上购买书刊的全是家庭经济比较富裕或者出身于干部家庭的城市中学生。

表7 购买书刊的花费情况

类 别 人数比率%排序

每年1000元以上 86 3.54 8

每年1000元122 5.03 7

每年500元 204 8.41 6

每年200元 487 20.07 2

每年100元 562 23.17 1

每年50元 331 13.64 4

每年20元 292 12.04 5

每年零元 342 14.10 3

合计 2426 100

3.购买书刊的场所

表8表明,正规大书店是中学生购买书刊的第一场所,近四成的中学生愿意在此购买;小书店由于成本低廉,书刊价格打折率大,受到19.21%的中学生的欢迎;报刊亭的书刊比较“现时态”,有10.43%的中学生光顾;书刊地摊卖的大多是盗版书刊,因为价格便宜,吸引了6.02%的中学生;沿街叫卖的书刊贩子专门兜售色情书刊,为4.45%的中学生直接接触不良书刊创造了条件;网络书店的生意逐渐火红起来,有8.94%的中学生捷足先登。总的看,多数中学生乐意到固定场所购买书刊。

表8 购买书刊的场所

类 别

人数比率%排序

正规大书店 940 38.75 1

小书店 466 19.21 2

报刊亭 253 10.43 4

书刊地摊

146 6.02 6

沿街叫卖

108 4.45 7

网络书店

217 8.94 5

不知道 296 12.20 3

合计 2426 100

4.不购买书刊的原因

在原始问卷表上我们发现,354名不购买书刊的中学生中有8.77%来自城市,有91.23%来自农村。尽管如此,表9告诉我们:不购买书刊的第一原因不是“没钱买”(20.90%),而是“不感兴趣就不买”(24.29%);“没有时间买”(15.54%)是否是一种借口不得而知,反正是不买;“不想买”(22.88%)倒是表达了实情;还有16.38%的中学生“不清楚”为什么不买书刊。

表9 不购买书刊的原因

类 别人数

比率% 排序

没钱买7420.903

不感兴趣就不买8624.291

没有时间去买 5515.545

不想买8422.882

不清楚5816.384

合计 354 100

5.购买书刊的特点

(1)从众心理浓烈。看到别人买自己也要买,甚至像购买名牌服装、鞋袜一样,同伴间存在购买攀比现象。

(2)辨别力有所增强,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尽管是中学生,但在购买书刊上,多数家长还是肯放手,让他们自己选购,这样中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就大了,同时他们“本人的情绪”也就会显著影响购买的结果。

(3)受外界影响显著。名人言论,老师的推荐,同学的热捧,环境气氛的熏陶,即兴场景的孕生,都会成为中学生购买书刊的动力源。

(4)现时态的书刊成为购买热点。一方面是中学生的好奇心、探新心使然,另一方面是书刊的现实性内容吸引了中学生。

三、阅读与购买书刊的影响因素

影响中学生阅读与购买的因素较多,从表10中我们可知,最起作用的影响因素当属中学生“本人的情绪”(25.87%),因为,对城市中学生来说,购买书刊的钱一般不成问题,有行为能力的中学生不需得到家长或成年人的同意,就可以自己上书店或报刊亭或其他场所购买书刊,剩下的就是由自己的情绪决定是否购买,何时购买,购买什么书刊,购买多少书刊;同学的阅读倾向显著影响中学生,“同伴效应”在此得到充分展现;成年人(家长、老师等)的价值观对中学生的阅读观构成重要影响,尤其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家长,他们主要从提高学习成绩以及素质的角度来规定、引导中学生,有时甚至不考虑中学生的感受就把书刊买来,硬性要求阅读;社会变化也是影响中学生阅读观的重要因素,因为社会变化会引起社会价值导向的变化,书刊内容随之更新,导引中学生的阅读;中学生的时尚性也在自身的阅读观中起作用;作者的知名度、出版社的名望以及书刊价格同样可以影响中学生的阅读观,进而影响他们的购买力。

表10 影响你阅读与购买书刊的因素

类 别 人数 比率% 排序

社会变化 256

10.556

中学生的时尚 302

12.494

成年人的价值观350

14.432

同学的阅读倾向314

12.943

本人的情绪528

21.761

作者的知名度 1556.397

出版社的名望 1405.778

书刊的价格 943.879

不知道287

11.835

合计 2426100

四、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建议

1.存在问题

(1)中学生阅读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不良书刊的负面影响。凶杀、暴力、情爱甚至黄色的街头小书刊充斥书刊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的阅读观,也影响了中学生整体价值观。

(2)学习辅导资料遍地可见,鱼龙混杂,良莠不分,无法正确引导中学生的阅读观和学习积极性。

(3)盗版书刊依然横行书刊市场,对中学生正确阅读观的形成产生严重冲击。

(4)中学生的阅读观存在急功近利倾向,浮躁、毫无计划性、实用主义等,是其主要表现。

(5)中学生的阅读偏好性严重。有的专读武侠小说,有的喜看情感内容,有的痴迷色情章节,有的垂青暴力凶杀描述。偏好性容易造成某一方面的意识强化,导致整体价值观的失衡。

(6)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次调查中有15.70%的中学生根本不阅读书刊,相当一部分阅读书刊的中学生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良习惯。

(7)中学生的书刊购买取向存在盲点。

2.相关建议

(1)书刊的出版发行部门要尽快转变观念,要紧跟社会发展变化的步伐,既要发挥传统出版发行工作的优势,又要充分体现现代出版发行方式的时代性,使纸质型出版发行与数字型出版发行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出版发行事业。

(2)严厉打击盗版行为,规范书刊出版发行。尽管文化管理部门连连出手打击盗版,但盗版书刊、非法出版物随处可见,盗版、非法出版活动仍存猖獗的势头,主要原因在于打击存在真空地带,没有完全到位,在手段上缺乏撒手锏。这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改变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加大打击力度,特别要从源头上遏制盗版、非法出版势头,使盗版者、非法出版者一旦被查获,就倾家荡产,血本无归,以此确保正版书刊的出版发行。

(3)做好书刊市场的预测和促销工作。中学生的书刊阅读、购买的市场空间很大,出版发行界要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的动态,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发现、挖掘和选择好的题材,做好书刊市场的预测,组织强劲队伍,出版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好书刊。同时多渠道、多样化宣传,与学校老师多沟通,做好书刊的促销工作。

(4)保证书刊质量。提高书刊内容价值和印刷质量,把书刊做成畅销书刊,在价格上要考虑降低成本,既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讲社会效益,这样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从而改善他们的阅读观,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5)社会、学校和家长要正确引导。社会要大力弘扬主旋律,同时要关注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阅读、购买需求;学校要把中学生的阅读作为学校教育的必要环节,高度重视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家长树立从小培养的理念,对中学生的阅读观进行引导。只有综合发挥这三种外界力量,才能使中学生在书刊的阅读中培养起正确的人生态度。

标签:;  ;  ;  

对部分中学生书刊阅读与购买情况的调查_中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