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论文_刘浇娇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论文_刘浇娇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育红博爱小学,四川 绵阳 621002)

摘要:现当今,由于时代进步发展趋势下,教育行业也随之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逐渐发展成为教育行业的教学重点,与上述能力教导培养有关的创新教育理念逐渐被民众所提出,并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活动之中,极大地满足了当下素质教育的需求。小学阶段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学生接触学科知识的初始阶段,基于现代人才培养理念,教学工作者应积极强化创新教育理念在该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实施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现在,“创新”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在各个领域内都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和研究。同样,在教育教学领域也正掀起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大讨论,众多一线教师、教育学者、专家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加入了这场大讨论中。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在现今的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积极营造创新教育课堂氛围

现实教育教学情形下,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必定存在,但创新潜能是每个学生个体的必备素养,良好的创新教育课堂氛围的积极营造,对于学生个体创新意识的诱导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同样也是学科教学工作者开展创新教育的基础步骤,是整个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为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课堂氛围,教学工作者主要需要做到以下两点内容:第一,树立正确的师生交流理念,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二者处于平等地位,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立性,积极增强师生交流频率,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小学生而言,良好师生关系的营造,有助于其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处于心理放松状态,对于个体创新思维的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二,强化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教学工作者可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知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趣味性,让学生处于心情愉悦的状态。以《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为例,针对文章中“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段话,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文章朗读活动,以诗歌朗诵的语态对该段落内容进行展示,学生在朗读时能够明晰地感知到文章内容的语言美。

2多元化教学方法,创造语文创新教育环境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教学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开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多媒体教学,语文传统教学形式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图片、语言,再结合文字,学生能够主动的将这些信息组合起来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这本身就是一个思考、创新的过程,通过不同的知识元素对知识进行加工可以起到积极的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效果。又如,分组教学模式,在分组的同时老师针对教学的重点出几个题目,学生结合题目先进行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再在全班发言,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这样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思考,并形成探索语文知识的学习习惯。再如,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在教学中合理的创设教学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情景联想到知识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多种教学方式还可以结合使用,这样的教学总能够带给课堂无限的活力,带给学生新鲜感和趣味性,这才能更好的保证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积极的进行思考,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3激发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要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创新成为他们的一种品质,一种习惯,一种独特的标志。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他们的个性化特点比较强烈,当然也存在很多的共性,在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时候,可以分成小组,在小组中让学生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小组成员学会互相欣赏,学会团结合作,在交流互动沟通当中有效激发各自的创新火花。在任务的安排上,要难易适度,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基本特点,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这样的活动中,有效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激发出他们的成就动机,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另外,教师也要注重结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借助实践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实践活动是语言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他们敢想、敢做、敢说的创新精神,实践活动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例如可以让学生将一两句话进行扩写,将课文进行续写,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活动等。另外也可以结合课下的实践活动来进行,让学生将语文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应用到现实生活实际中去。

结束语

创新在小学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语文教育,要谈发展,最重要的也是创新,如果一个民族不去创新,不能够创新,那么就难以在世界的民族之林中立足。创新是原动力,小学语文老师应该给课堂教学不断注入新鲜有效的教学因素,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找到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琴芳.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7(2):140-144.

[2]杨牡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探究[J].小作家选刊,2017(30):200-210.

[3]苏小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中旬,2017(2):102-130.

[4]王威.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J].汉字文化,2018(17).

[5]崔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开展策略[J].学周刊,2018(21).

论文作者:刘浇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论文_刘浇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