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心肌炎效果分析论文_管玲

(邵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 分析联合使用磷酸肌酸和维生素C在小儿心肌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6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征得患儿家长同意,通过抽签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儿给予磷酸肌酸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心肌酶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患儿的心肌酶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心肌炎患儿磷酸肌酸+维生素C治疗,能够更好改善患儿的心肌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是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磷酸肌酸;维生素C;心肌炎;心肌酶指标;血清炎症因子

心肌炎为心肌炎症性病变,病因多样,最主要的因素为病毒感染,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也会引发心肌炎[1]。心肌炎患者的症状表现不一,重者可合并心衰、心源性休克,更甚者可能猝死。多数患者经有效治疗可痊愈,但部分患者在急性发作后,心衰可能反复发作。小儿患者多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受损,伴随全身性炎症反应,死亡率较高[2]。本研究针对磷酸肌酸联合维生素C在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加以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共纳入心肌炎患儿66例,均为我院收治患儿,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11月,征求患儿家长意见后,对患儿进行随机抽签分组。参照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4~11岁,平均(8.11±1.03)岁,心功能分级:Ⅱ级21例,Ⅲ级12例。研究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4~12岁,平均(8.13±1.01)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9例,Ⅲ级14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微小,可对比分析。本研究上报院伦理委员会核准后开展,所有患儿家属对研究相关事项了解全面,系自愿参与,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经综合诊断,符合小儿心肌炎的西医诊断标准[3];②首次发病接受治疗;③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

1.2.2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②合并心衰;③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④ 合并精神疾病或患儿依从性差;

1.3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给予全面检查,确诊并测定患儿心肌酶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等,掌握患儿的病情状况。

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要求患儿保证充足高质的休息和睡眠,防止病情恶化;给予患儿辅酶Q10(生产厂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9354)口服治疗,1粒/次,2次/日,饭后服用。给予患儿大剂量维生素C注射液(生产厂家:上海现代哈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4222)静脉滴注治疗,100~200mg/kg/日,每天1次静滴;视患儿具体病情状况,给予强心、镇静剂吸氧治疗。连续治疗2周。

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生产厂家:吉林英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5399)治疗,将1.0g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与100ml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滴注治疗,1次/日,病症严重者2次/日。连续治疗2周。

1.4观察指标

分别对患儿进行心肌酶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检测并比较。

1.5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心肌酶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以(?x±s)表示,对比以T检验,检验结果以P值为准,0.05为界值,低于此值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小儿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患儿心肌细胞感染病毒后,由于病毒的大量复制,患儿心肌细胞会受到严重损伤,出现溶解或坏死,不断发展,会对患儿的心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治疗小儿心肌炎,以减少心肌细胞损伤为核心,通常建议患儿卧床休息,以控制病情的恶化,待患儿体温下降并稳定后给予抗病毒治疗,多给予改善心肌代谢药物治疗,辅酶A是基础用药,部分患儿需给予吸氧治疗等易促进心肌恢复。

另外,维生素C也是临床治疗小儿心肌炎的常用药物。心肌炎患儿的细胞和体液免疫能力显著下降,机体调节功能受到影响,影响恢复,还会导致患儿出现多种炎症反应。维生素C为抗氧化剂,给予患儿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能够促进心肌功能恢复,改善抵抗力,同时具有突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能够有效消除炎症因子[4]。

自由基的大量释放是导致患儿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强化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磷酸肌酸以磷酸肌酸二钠盐四水合物为有效成分,能够是外源性三磷酸腺苷性显著增多,能有效减轻患儿心肌细胞损伤[5]。

将维生素C和磷酸肌酸作为心肌炎患儿的辅助治疗方法,其心肌改善作用能够显著提升抗病毒治疗效[6]。

本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患儿磷酸肌酸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患儿的心肌功能恢复效果更为突出,经检测,患儿的心肌酶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常规病毒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儿心肌炎患者维生素C和磷酸肌酸联合治疗,能够促进心肌功能恢复,更好地清除炎症因子,有利于患儿恢复,是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应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童人杰,赵蓓,解雪君.磷酸肌酸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6,22(10):24-26.

[2]李彩虹.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联合抗病毒治疗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0):2482-2485.

[3]袁泉,张萍.磷酸肌酸钠联合心肌康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实效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0):1343-1344.

[4]常秀,酒兰慧.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1):1112-1114.

[5]陈丽芳,田巧焕.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磷酸肌酸治疗对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6):421-424.

[6]胡素元.维生素C联合环磷腺苷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7):917-919.

论文作者:管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  ;  ;  ;  ;  ;  ;  ;  

磷酸肌酸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心肌炎效果分析论文_管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