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视域下辽宁省冰雪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论文

校企合作视域下辽宁省冰雪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论文

校企合作视域下辽宁省冰雪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

白晓晶,张琳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

摘要: 我国的冰雪产业随着冬奥会在北京2022年申办成功迈入发展时代,而想要实现冰雪企业长远发展就必须广纳贤才,但我国现有的人才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达不到北京冬奥会的标准,因此对冰雪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是现阶段冰雪行业以及国家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该文从辽宁高效冰雪专业出发,并分析应用型人才在校企合作中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 冰雪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冰雪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高校一直奔赴在培养人才的第一线,通过以往校企合作案例的研究可以知道这两者的结合意味着生产技术与教学优势的有效结合,充分联系了理论和实践,从多方面着手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共享资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以及共同发展的方针战略进而呈现学校与企业、社会的共赢局面。

1 我国冰雪运动及其产业概述

关于冰雪运动。西方国家的冰雪运动又被称为冬季运动,并且在冬季活动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冰雪运动项目主要分为冰上运动和滑雪运动,滑雪运动又包含了高山滑雪、现代冬季两项、越野滑雪以及跳台滑雪等,而冰上运动则涉及了花样滑冰、速度滑冰以及冰球运动等。我国的冰雪运动是从竞技层面开始接触,之后逐渐发展完善,我国参加冬奥会是从1908年开始的,而首次获得金牌的却是在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到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为止,我国总共获有62枚奖牌,其中金牌13枚、银牌28枚、铜牌21枚。

关于滑雪运动。该项目起源于北欧,随后发展到阿尔卑斯山以及北美等地区,因为该项目的发展与文化、旅游等行业息息相关,随之而来的是大众消费领域中出现滑雪运动的身影,进而发展为滑雪产业。但是该项目因为消费水平、地理条件以及运动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并没有涉及这一项目的历史传统,因而该项目在户外运动中属于小众运动,我国人民在参与滑雪运动中多以旅游和体验为主,而能够长期多次参与滑雪的人口数量也仅仅是一百万左右,相较于我国十几亿的人口该项目在我国的渗透率并不高。

关于冰雪产业。随着我国对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的扶植使得这一运动项目火遍大江南北,使得我国冰雪产业逐渐迈入辉煌的二十年。我国的滑冰场馆在2015面的就有二百多个了,滑雪场地却有五百多个,随着我国冰雪产业的积极蓬勃发展伴随而来的也是其越加明显的弊端,冰雪产业过于缺乏雪场管理人员、教练人员、服务人员以及设备操作人员,且冰雪产业人才的提供严重与冰雪产业发展形势失调,使得在人才培养和输出发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2 辽宁省高校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冰雪人才现状分析

校企合作模式是以学校作为主体,该模式的本质是教育的合作式,在该模式中学校本身具较高的话语权,从而促进了教学内容的安排、冰雪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合理分配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顺利进行,并能够要求企业联系并配合学校总体教育教学规划的开展,一般情况下和企业合作协议的达成具体体现在对企业开展有关培训、经济补偿等。现阶段以学习作为主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传统观念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情形下在辽宁省高校校企合作中仍然作为普遍模式,学校在制定冰雪人才培养方案时企业并不会过多参与进来,而企业主要是依据协议要求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以及参观场地,在这其中会收取经济回报作为贡献场地的报酬,但大多学校并不关心和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实习效果的提升。

加拿大钾肥公司副总裁、加钾国际上海代表处董事总经理、首席代表杜东海博士,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旋彬,珠海市供销社副主任袁绍勇等嘉宾参会,近百名水稻种植大户共同见证了2018年天禾加钾平衡施肥项目所展示的对比效果。

辽宁省高效实现对冰雪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前提是要有专业的培养方案,学校在制定适应用于应用型冰雪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联系该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并有效结合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制定。校企合作的实际活动是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利用培养方案的高度统筹和规划来实现的,围绕冰雪专业应用型人才自身的特点和能力,引进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进行共同制定和完善,通过通识加专业核心再加专业拓展的教学体系对冰雪专业学生的教学大纲、目标以及内容进行修订。例如我国在2010年启动的卓越计划,其中较为关键的3+1教学模式说的是学生在学校的三年进行课程学习,最后去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需要不低于一年,这个计划模式主要是对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参与进行突出和强调,且人才培养方案是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的内容和观点,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可以知道校企合作模式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就需要双方共同协作完成。

校企合作模式中以企业作为主体的模式本质上是为了满足企业对经济效益的需求,盈利和效益是支撑企业开展生产生活活动的生产动力和根本目标。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会因为加入创新应用型人才以及市场性转化优质科研成果等措施都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将企业作为主体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在企业项目招标会、人才招聘会以及技术市场等多方途径将学校之前培养的毕业生以及具有优秀科研成果或专利技术的毕业生进行直接引进,学校和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只会在最终阶段会有联系和重叠,其他时间并不会参与研发科研成果以及培养专业人才,使得企业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只有付出相应较高的经济报酬才能收获产出。

母婴服务究竟是什么样的服务?在外界看来,母婴服务是价格无上限、服务无底线的服务,目前国家和地方已经出台了《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GB/T 33855-2017)、保育员和育婴员(国家职业资格)等标准。但为什么我们的客户还不满意?究竟是客户的要求高,还是我们做得不够?

3 校企合作模式下辽宁省冰雪人才培养模式实证探析

2015年,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畅想,随着中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频繁对外投资,我国公民或机构在海外遭遇恐怖袭击的次数,也开始攀升,特别是2015年11月在马里首都一家酒店发生的恐袭事件,造成3名中国企业高管遇难,震惊国内外。

能够影响校企合作深度开展以及对冰雪专业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冰雪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为了2022年冬奥会提供足够的人才,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培养过程不仅要求宽度还会要求深度,而作为与学生接触并开展培养工作的教师也就需要加强并拓展自身的专业知识,其次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通病就是过于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情况学习可以将双师型教师模式引入到学校中,从而通过安排教师进企业、企业员工进学校的方式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挂职锻炼,进而对教师自身的操作经验进行丰富和拓展;而企业员工到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安排他们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锻炼和培训,再者有些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企业员工作为教师教学就可以确保教学的有效和可靠,进而确保对冰雪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

应用型人才的本质是服务于地方经济,需要联系学校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对现有的冰雪专业进行完善。学校应在深入调研当地与冰雪专业有关的产业结构以及行业信息,从而为冰雪专业的发展特色专业进行明确,通过对校企合作平台的利用与开发,从而在加强冰雪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的同时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校企合作模式中的融合式模式指说的是企业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提出相应的专业要求以及人才需求标准,并通过和学校的有效协商最终制定出完善的培养方案,签订包括联合人才培养的培养协议,学校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收到企业为学校提供的物力支持以及资金人脉,通过在校企模式中它能够对培养冰雪人才和研发科研成果后形成联动,校企在这之间件通过直接对联合培养人才的引进和纳入以及有关科研成果的获取从而实现对双方的互惠互利。辽宁省各大高校也在相关教育部门以及行政部门的推动和促进情形下对于冰雪专业有关的教育教学进行积极的教学模式改革,虽然这一点还处于初级模式阶段,但业界以及社会和国家也逐渐重视并认可这类有效尝试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辽宁省高校的冰雪实践基地都是与学校合作企业提供的,以此有机结合滑雪企业和学校,并对滑雪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进行突出和强调,对滑雪企业自身的物质和人力资源的充分有效发挥具体体现在滑雪企业安排专业人员指导和教学学生的滑雪技能实训,在加强滑雪专业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的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应变能力以及解决能力进行培养和加强,并在开展实训教学期间能够将以教学为主的传统教育转为着重突出支持服务为主的模式进行实践教学,便于学生实习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

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做出的目标和方式,随着双方不断深入合作,可以实现企业与学校共同研发和设计产品,并且确保学生能够在整个过程中全程参与。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便于企业对自身理念的更新和创新。

4 结语

综上所述,辽宁省高校在进行冰雪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时,可以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联系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制定适宜有效的培养方案,从而为2022年冬奥会人才的提供贡献自己的力量。

尽管在民俗研究中,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非常必要且紧迫,但近几年来,不少研究作品中呈现出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民俗实践正是人获得主体性重要载体的“泛主体”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俗研究的深度。某种意义上说,民众是通过民俗实践来呈现其自由意志,如果忽视这一点,而单纯地以保护为名“粗暴”的干预或改造民众的生活文化,最终结果就是把民众的主体性形式化,而实际反映的仍然是研究者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程瑞辉,国梁.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优化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6(3):35-36.

[2]宗克强,张良祥,张萍,等.黑龙江省冰雪人才“区域高校联盟”培养模式的思路研究[J].冰雪运动,2018,40(3):52-54,74.

[3]连洋,苏颜博,夏重华,等.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6):62-63.

[4]陈文静.2022年冬奥会对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影响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2017.

[5]卢德文,李刚.可持续发展视域下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优化策略研究[J].冰雪运动,2016,38(4):87-91.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Applied Talents of Ice and Snow Major in Liaoning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AI Xiaojing,ZHANG Lin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102,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uccessful bidding of the Winter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in 2022,China's ice and snow industry has entered the era of development.To achiev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enterprises,we must recruit talents.However,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existing talents in China are not up to the standards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Therefore,the reserve and cultivation of ice and snow talents are the problems that the ice and snow industry and the country need to face and solve at this stage.Problem.Starting from Liaoning's high-efficiency ice and snow specialty,this paper analyses the training measures of Applied Talents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 words: Ice and Snow Major;Talents;Training

中图分类号: G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206(2019)05(a)-0135-02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路径研究(课题编号:JG18DB460)。

作者简介: 白晓晶(1984-),女,辽宁沈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标签:;  ;  ;  ;  

校企合作视域下辽宁省冰雪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