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模拟“教、做、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论文_ 冯自成1,张升文2,王江1,

冯自成1 张升文2 王江1 (1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2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影像科;山东临沂276000)[摘 要] 目的:探讨智能模拟“教、做、学”在医学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高职影像技术专业2个班(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A班作为对照组,采用先理论后实训的传统方式教学;B班作为实验组,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及附属医院,各章节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一体化教学。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均参与医学影像诊断学考核,学生和临床带教老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与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p<0.01);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实验组学生认为新教学模式实践机会较多,培养了临床思维与诊断能力,促进了理论联系临床实践,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理论知识的应用(p<0.05);临床带教老师认为实验组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模拟“教、做、学”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智能模拟“教、做、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实训教学《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肩负着为临床学科诊治、揭示病因病理及循证医学等医学工作提供影像信息依据的任务。课程要求影像医学生要有过硬的“实战”能力[1],智能模拟“教、做、学”就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及附属医院,做学结合,把所学解剖知识、诊断理论与技能实践有机结合,直观教学,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克服以往传统医学影像诊断教学以注重影像诊断知识记忆而不强调知识应用,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我校医学影像教研室与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合作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尝试应用智能模拟“教、做、学”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校五年一贯制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两个班的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A班(60人)作为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模式教学,B班(60人)作为实验组,采取智能模拟教、做、学模式教学。两组入学时随机分班,成绩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教学实施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课前教师分析大纲、教材,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即在教室进行完整的影像诊断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后,再到实训室和医院进行实训。 实验组:采取智能模拟“教、做、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前教师分析教学大纲、教材,将课程各章节内容分成若干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制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结合学习目标,将操作要点融入教学模块,所有课程均在实训室和医院进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课前分组,每组10人,选出组长;建立微信群,两周前发放与教学内容相关要求、案例及视频资料,要求同学观看视频资料,明确实训目标。教学中,实践操作与理论讲解同步,以临床案例诠释影像诊断理论,直观教学。然后,小组通过临床案例进行实训,实现“教、做、学”一体化。以肝癌模块为例:课前教师将肝癌相关教学视频及不同类型肝癌案例通过微信发送给学生。讲解肝癌时,首先观看正常肝脏影像解剖;其次观看肝癌CT、MRI影像表现;再次观看肝癌继发改变。然后教师操作演示,展示肝癌影像全过程,边做边讲。讲解结束学生分组在PCAS系统上进行案例(如巨块型肝癌、弥漫肝癌、小肝癌等)训练,全程学生主导,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教师适时指导,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实践能力。各组实训结束后,视频回放小组讨论,鼓励自评和互评,最后教师点评并回顾总结。2.2效果评价 评价指标由学生评价、期末考核、学生临床综合素养评价三部分组成。2.2.1采用自设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智能模拟教学的效果评价。包括实践操作机会较多、提高理论知识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影像诊断思维能力、提高交流与合作能力,共 6 个条目;采取 2 级评分法,即“是”和“否”。2.2.2两组同学参加影像诊断知识和病例影像诊断进行期末考核,总分值100分,包括闭卷形式的专业知识考核(占比30%)和病例分析考试成绩(占比 70%)。2.2.3学生实习2个月后临床带教老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学生的临床综合素养进行评价。包括影像诊断知识掌握情况、操作技能熟练程度、临床影像诊断决策能力、临床分析应变能力、临床沟通与合作能力 5 个条目,采取 2 级评分法即“满意”和“欠满意”。问卷均采用无记名方式,当场发放当场回收,两个问卷各发放 12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20份,有效回收率100%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x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 3.1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两组学生对各项调查内容回答有差异(χ2 >3.84,P<0.05),调查问卷结果如下(见表1)。 4. 结论4.1 智能模拟“教、做、学”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激发了主动学习兴趣智能仿真模拟教学将相对抽象的医学影像诊断知识,结合病案,形象直观,使理论知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比如肝癌机制的理论教学,是消化系统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这种抽象的理论,即使教师借助教学视频做最详实讲解,因学生缺乏这种空间想象能力,对肝癌发病机制和影像表现难以理解,在智能仿真模拟教学中,教师应用高级综合三维成像展示肝癌诊断全过程,使抽象理论通过直观图像简单化,便于理解和记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对知识理解掌握、学习主动性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其满意度分别为56、57和43、4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2 智能模拟“教、做、学”有利于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提高影像诊断能力智能模拟“教、做、学”影像诊断学教学,是教师利用医院丰富病例资源,结合所学医学影像诊断知识选取大量病例,制定病例模块,使学生置身于一种真实的临床实景中,应用高级综合三维重建软件对课程内容进行反复多次操作训练,逐步感悟正确的影像诊断要领。在不断重复训练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影像诊断实践能力。从能力评价结果看,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9、58和45、44,实验组技能和影像诊断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4.3 智能模拟“教、做、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养 医学生不仅具备夯实理论基础和娴熟操作技能外,还需要临床分析应变能力、临床决策与处置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临床综合素养。智能模拟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养。教学中均采取病例导入,先病例分析,通过病例分析过程,培养学生临床判断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案例的自主处理能力[2]。课程教学中模仿医院病例讨论形式进行集体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51、46、48和39、18、29;实验组综合素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总之,智能模拟“教、做、学 ”教学模式使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与临床结合更加紧密,增加学生实践机会,促进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临床综合素养,在医学影像诊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1]郑楠,庞学明,李军,张洪清,崔长欢.医学影像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信息科技,2019.8,3(15):88—89[2] 王惠方, 吴清武, 梁长华, 王红坡, 闫瑞芳, 岳军艳, 陈杰 ,韩东明.两种教学模式在影像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01,11(1):33作者简介:冯自成,男,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高级讲师,现从事医学影像学教学工作。基金项目:2019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研究项目(19SVE081)

论文作者: 冯自成1,张升文2,王江1,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5

标签:;  ;  ;  ;  ;  ;  ;  ;  

智能模拟“教、做、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论文_ 冯自成1,张升文2,王江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