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奄包预防心衰患者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娟,钟福香

兴国县中医院针灸科 江西兴国 342400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热奄包预防心衰患者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2例PICC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中药热奄包干预。观察记录患者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包括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评分,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实验组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11.54%),对照组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42.31%),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治疗依从性(96.15%),对照组治疗依从性(69.23%),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护理满意评分(92.04±1.24)分,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71.55±1.42)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预防心衰患者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药热奄包;心衰;PICC置管术;机械性静脉炎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临床应用于治疗中的重要措施,具有穿刺危险小、安全性更高、保留时间长等优点,可避免患者承受过多的痛苦[1]。在具体穿刺过程中,穿刺鞘和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产生摩擦,极易诱使机械性静脉炎发生,影响治疗顺利实施[2]。因此,临床有必要给予其对应有效措施干预,避免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发生。本院就26例PICC心衰患者采用中药热奄包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52例PICC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实验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22-78岁,平均(50.4±1.4)岁;对照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23-78岁,平均(50.3±1.5)岁。2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经χ2/t检验得出P>0.05,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表明2组基线资料具有较好均衡性,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中药热奄包干预,将苏子30g、茉服子30g、白芥子30g、吴茱萸30g、粗盐250g,打碎后降低装入布袋中,于微波炉中加热2-3min,温度以40-50℃为宜,孵于穿刺部位。

1.3 研究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包括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评分,后进行对比分析。

护理满意评分通过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包括住院环境、沟通状况、护理态度、护理技巧等方面,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在处理数据时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呈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呈百分比(%)表示,采取卡方x2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3.85%(1/26),对照组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30.77%(8/26),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要低,有统计学意义(x2=4.837,P=0.028)。

2.2 治疗依从性对比

实验组治疗依从性96.15%(25/26),对照组治疗依从性69.23%(18/26),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治疗依从性对比[n(%)]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护理满意评分(92.04±1.24)分,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71.55±1.42)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要高,有统计学意义(t=55.420,P=0.000)。

3 讨论

心衰是临床常见疾病,是指机体心脏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受损,无法正常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除心脏,致使静脉系统出现血液淤积,对心脏功能造成影响[3]。以往临床针对心衰患者多采用PICC置管术,以用来避免长时间穿刺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且具有操作简便、留置时间长等特点,故而被临床广泛采纳和使用。但在具体治疗过程中,患者极易出现机械性静脉炎,对其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4]。因此有必要采用有效措施干预,控制机械静脉炎发生。中药热奄包在临床中是将加热好的的中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某一特定位置,借用奄包热蒸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续血液循环加速,并使奄包内中药内离子渗透患者的经脉,并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及祛湿驱寒的效果。且应用中药热奄包舒适感较强,疗效准确,能够准确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开展[5]。本研究结果,实验组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7%),使其治疗依从性得到提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可充分满足患者及医师对干预效果的满意需求。证实,采用中药热奄包干预可准确降低心衰患者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确保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药热奄包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并使其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万晓书,孙利红,鲁爱芹,等. 老年患者应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意义及护理[J]. 河北医药,2015,37(1):137-139.

[2]马益敏,付荣春,王海霞.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进展[J]. 山西医药杂志,2015. 44(1):42-45.

[3]吴士云,温艳华,王静.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7例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5):32-33.

[4]何佩仪,卫建宁,杜萍,等. 超声引导血管穿刺技术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国临床护理,2017,7(25):106-108.

[5]和智娟,赵亚丽,徐业,等. 中药热奄包预防心衰患者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0):97-98.

论文作者:陈娟,钟福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中药热奄包预防心衰患者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娟,钟福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