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国际比较_中国的人口论文

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比重论文,人口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4)02-0011-05

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12万人,比上一年增长46%。截止到2003年6月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仅为50%,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关注和思考。那么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究竟应该是多大?这一问题在理论上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在实际中,各国情况也各不相同。本文拟采用最新的相关数据、用计量回归方法、用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规模的指标再次进行国际比较,从而可以估计出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与世界其他国家在数量上的差距。

一、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比较

1、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经济决定因素

要进行高等教育规模的国际比较,首先要选定衡量高等教育规模的指标。李文利、闵维方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成人人口的预期平均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指标,以此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规模水平与潜在规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1]但是,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波动比较大,成人人口的预期平均受教育程度又不能直接反映高等教育规模,因此本文采用高等教育人口比重这一指标进行国际比较。

从经济学角度考虑,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与以下两方面因素密切相关。首先,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一方面,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越大,说明该国的劳动生产率就越高,用人均国民收入总值(GNIPC)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另一方面,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总值越高,就越有经济实力投资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就越大。因此,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普遍高于其他国家的水平。例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美国,其1999年高等教育人口比重高达35%;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斯里兰卡,高等教育程度人口比重只有2%。

其次,高等教育人口比重还与产业结构有关。如果一个国家要素禀赋中土地资源相对充裕,并且该国以第一产业为主发展经济,那么对生产技术的要求相对而言可以不高,因此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相对就不大,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也就不高(但人均国民收入总值未必就不高)。反之,如果一个国家要素禀赋中自然资源相对稀缺,而资本和劳动力相对充裕,那么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该国的经济发展一般来说就会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在当今世界,工业产品的制造需要高新技术,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远远超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科技、教育等行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第一产业要高得多。

2、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计量经济分析

使用计量经济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可以给出对应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可供国际比较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平均水平,以消除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不可比性。本文选择人均国民收入总值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以25-64岁人口中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重作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指标,对1999年一些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进行比较研究。以HEDU表示高等教育人口比重、GNIPC表示人均国民收入总值(单位是千美元)、以分别表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建立如下的计量回归模型:

样本数据中,各国高等教育人口比重数据来自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出版的《Zducation at a Glance》;中国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数据来自于第五次人口普查;各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总值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出版的《世界发展指数》。由于数据的限制,样本中只包含了42个主要国家。[2]采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进行计量回归检验,结果如下(其中n为样本容量,sigF表示方程的总体显著性水平,adj.表示拟合优度,*、**、***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0%、5%、1%。):

由于人均国民收入总值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在回归过程中本文还进行了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在回归结果中,四个解释变量(包括截距项)的方差膨胀因子(VIF)都小于10,表明四个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另外,从条件数(Condition Index)看,人均国民收入总值(GNIPC)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也不存在相关关系(严格地表述应该是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可以忽略的)。

在回归结果中,总体显著性水平在1%,拟合优度达到0.491,说明上述计量方程的解释能力很强。所有回归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不为0,表明所有解释变量都与被解释变量有关。的回归系数与的回归系数相比,不仅显著性水平更高而且回归系数值更大,这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相比)对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影响更强。

斜率项系数的估计值说明,人均国民收入总值每增加1千美元,则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平均将增加0.27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平均将增加0.57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平均将增加0.691个百分点。

3、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比较

把中国的人均GNI代入计量回归方程(2),可以得出一组稳定的国际平均水平,并用以和中国实际水平比较,其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中国的高等教育人口规模低于同样经济发展状况国家的国际平均水平。2000年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平均水平为5.09%,据此计算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总量应该为3669万人,而中国的高等教育人口总量的实际值为3366万人(所占比重为4.66%),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相差333万人。

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应国家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平均水平很低,其原因之一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2000年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NI为26,750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为1,850美元,中低收入国家为1,220美元,中国仅为840美元;原因之二是中国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小,而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大。2000年高收入国家的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2.3%,中等收入国家为9.7%,中低收入国家为12.8%,中国为16.4%。

表1 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水平与实际水平对照表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中国人均CNI(美元)

 

710 

740 

780 

840

  890

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50.0

49.3

49.4

50.2  

51.1

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30.9

32.1

33.0

33.4

33.6

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平均水平(%)

3.21

3.65

4.34

5.09

5.76

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实际水平(%)

NANANA4.66

NA

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口的总量需求(万人)

 2,243

2,575

3,096

3,669

4,207

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口的增加量需求(万人)

 333 

520 

573

  537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际招生数(万人)

100 

108 

160 

221

  268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际毕业生数(万人) 83838595104

资料来源:中国人均GNI是根据世界银行出版的《世界发展指数,2003》;2000年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实际水平是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推算;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际招生数、毕业生数以及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产业结构变化比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影响更大、更快。例如,按照计量回归结果(2)计算的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从2000年的5.09%上升到2001年的5.76%,高等教育人口总量从3669万人上升到4207万人。在净增的537万人当中,由人均GNI引起的增加量为10万人;由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引起的增加量分别为374万人和100万人;其余的53万人是由中国人口总量增加所引起的(即,假设中国人均GNI和产业结构不变)。

二、分地区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比较

1、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本文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4类:第一类为北京、上海、天津等(简记为京津沪地区);第二类为东部沿海地区,包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简记为东部地区);第三类为中部内陆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简记为中部地区);第四类为西部内陆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被合并进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简记为西部地区)。

从世界银行给出的世界各国人均GNI的数据看,中国4个地区的人均GNI属于3个不同的类别:京津沪地区的人均GNI处于中等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之间,产业结构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东部地区的人均GNI处于中低收入国家与中等收入国家之间,产业结构接近于中低收入国家的水平;中、西部地区的人均GNI处于低收入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之间,产业结构接近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按人均CNI的多少以及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合计的比重大小排列,4个地区的顺序依次为京津沪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2、各地区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比较

各地区的高等教育人口规模低于同样经济发展状况的国际平均水平。把各地区的人均GNI代入计量回归方程(2),可以得出一组稳定的国际平均水平,并用以和各地区实际水平比较,其结果见表2最后2行。首先,2000年京津沪地区人均GNI为3,146美元,与京津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平均水平为23.5%,而京津沪地区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实际值为16.2%,差7.3个百分点。其次,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GNI为1,318美元,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平均水平为10.9%,而东部地区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实际值为4.7%,差6.2个百分点。第三,2000年中部地区人均GNI为724美元,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平均水平为5.0%,而中部地区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实际值为4.2%,差0.8个百分点。最后,2000年西部地区人均GNI为566美元,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平均水平为4.0%,而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实际值为3.8%,差0.2个百分点。

表2 各地区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水平与实际水平对照表(2000年)

地区

 

 京津沪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各地区人均CNI(美元)

  3,146

 1,318

 724

 566

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2.813.0

  19.7

21.2

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45.3

  49.9

  45.9

42.3

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51.9

  37.1

 34.3

36.5

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实际值(%) 16.2

  4.74.2

 3.8

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平均水平(%)  23.5

  10.9

 5.0

 4.0

资料来源:各地区人均GNI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推算;各地区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实际水平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实际值低于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国家的国际平均水平,但是两者相差并不大。以2000年为例,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应国家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平均水平为5.09%,而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实际值为4.66%,相差仅0.43个百分点;而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总量的实际值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相差仅333万人。数据表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经济发展状况基本上是协调的,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策略也是可行的,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只是短期现象。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比经济发展速度对提升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作用更大、更快,相对而言也更容易。以1999年、2000年和2001年的情况为例,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应国家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平均水平分别比上一年提高了0.69、0.75和0.67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假定在2001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在之后的若干年里,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再下降2.5个百分点(达到中低收入国家水平),同时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平均增长1.25个百分点的话,那么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平均水平将上升1.6百分点,由此带来的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总量的增加大约为1,200万人。

第三,各地区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实际值均低于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国家的国际平均水平,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差别比内陆地区更大。表明各地区对高等教育人口的潜在需求空间仍较大,特别是京津沪地区和东部地区对高等教育人口的潜在需求空间更大。政府在制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时,在鼓励大学生去中西部地区工作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沿海地区对高校毕业生有相对更大的吸纳能力,应该进一步放开高校毕业生进入沿海地区就业的各种限制。

标签:;  ;  ;  ;  ;  

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国际比较_中国的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