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论文_管知深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论文_管知深

44142319801224xxxx

摘要: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在创造亮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应对热点上狠下功夫,较好地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对生态环保工作的部署。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目前我国能源领域结构仍然是以煤炭、化石能源为主,大量燃烧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产生了温室效应、排放的二氧化硫气体形成了酸雨、排放的烟尘引起了雾霾等现象,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急需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本文主要探讨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和作用,并据此提出了几点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型健康能源开发利用体系的建议,以期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引言

人类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是建立在能源的的重要基础之上的,因此,只有保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随着现代世界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源紧缺以及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已经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发展绿色能源,落实生态环境控制,已经成为了全人类的发展课题。

2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提升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能力为目标,重点发展重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工艺、大宗废弃物资 源化技术、多层次循环经济构建技术。发展烟气治理、机 动车尾气净化等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污水高效处理与回用等技术,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生活垃圾与危险废物处 理处置技术,智能环境检测和监测技术,城市与工业生物 质废物集中化燃气利用技术,核放射性污染防护与处置 技术。发展近海污染防治技术、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化 学品风险控制技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推动减排约 束性指标的实现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以提升生态保护和脆弱生态修复技术能力为目标,重点发展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重大工 程建设区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技 术。开发大尺度生态系统监测技术,发展多载体新型生 态环境监测与遥感技术,提升退化土地防治技术支撑能 力,不断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安全保障、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风险控制技术,提高了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能力。

3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3.1优化能源结构

目前我国根据能源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逐步建立了多功能、多元化、清洁化的目标,对能源结构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使得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当前需要明确能源结构调整方向,对于未来社会各类能源实际所占比重情况进行分析。一次能源的实际转化力度会不断扩大,在电力能源领域中,将会优化煤电发展,开发水电工程项目,加强核电建设,鼓励发展各类新能源,加强国家电网发展建设。对传统的电力资源进行配置,扩大区域间输电送电的规模。

3.2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

为了落实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积极落实,严格问责。对未通过减排年度考核或目标责任书重点项目未落实的实行环评限批,对43家企业挂牌督办、责令限期整改。强力推进工程减排,全年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超过1400万吨;1.9亿千瓦燃煤机组建成脱硝设施,脱硝机组比例超过50%;500万千瓦燃煤机组脱硫设施实施增容改造,燃煤电厂脱硫机组比例超过90%;1.5亿千瓦现役机组拆除烟气旁路,取消烟气旁路火电机组比例达37%;新型干法水泥脱硝比例达60%。2013年年度减排任务可以全面完成,尤其是氮氧化物下降3.5%以上,排放量首次降至2010年减排基数以下

3.3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推进环评审批改革,对基础设施类和环境影响较小的25项建设项目,下放环评文件审批权限。强化全过程监管,深化事业单位环评机构改革,103家改革试点单位中47家完成改制,16家退出环评市场。完善环境标准体系,发布国家环保标准135项,现行有效国家环保标准达1499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重点控制区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行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3.4突出源头预防和生态保护

(1)积极推进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开展生态红线划定技术试点。启动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划定生态红线区域。(2)加强水质良好湖泊保护。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3)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3.5强化执法监管

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183万余人(次),检查企业71万余家(次),查处环境违法问题6499件,挂牌督办1523件。推进重金属、固体废物和化学品污染防治。中央安排重金属专项治理资金34亿元。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在第一批74城市496个监测点位实时发布PM2.5等六项污染物监测数据,完成第二批116个城市开展PM2.5等污染物监测点位的建设任务。

3.6建立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

首先要大力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促进能源体系的低碳化。从2005—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年均增长10.3%,在总能源消费中占比从7.4%提高到12%,期间可再生能源增长量占世界总增量的40%,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分别要提高到15%和20%,天然气比例也将提升到约10%和15%,在能源需求总量仍在持续增长的同时,不断扩大清洁能源的比例,即意味着其必须保持远高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增速。

3.7制定和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环保主管部门牵头组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为了保障“大气十条”的落实,中央财政新增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首批安排50亿元支持北京、天津、河北等五省(区、市)大气污染治理。继续安排6.4亿元支持12个重点城市燃煤锅炉烟尘治理。启动实施“清洁空气研究计划”。全国各省(区、市)十分重视,迅速行动。

3.8加快水电建设

我国水力资源居全球首位,可开发水电容量为3.8亿KW,水电应是我国优先发展的能源,因此,应逐年增加用于水电建设的投资。三峡工程作为目前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可装机1700万KW,年发电量840亿kwh,相当于4000万t原煤,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和布局具有战略意义。我国河流纵横,小水电潜力很大,且投资少,见效快,适于分散建设,有利于解决广大农村能源需要,还可替代一部分农村薪柴和煤炭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到2020年,水电装机可达到9000万kw。

3.8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从经济上讲,提高已有能源的利用效率同开发任何一种新能源的成本相比都是具有吸引力的。提高效率除了使能源和材料消耗达到最佳利用效果和把产生的废气、废料较少到最小消毒之外,还能把每一个生产程序的废品作为另一个生产程序的原材料。从而使未来的工业生产纳入净化过程的工业生态系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稳定社会和生态环境,通过对环境的控制,全面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实际利用效率、重视能源保护、保障能源安全、重视环境保护与能源资源利用在发展中的问题,明确能源科学发展策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结合。保护环境,以确保社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平.绿色工艺、绿色能源为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实现污水净化和资源化提供绿色技术支撑[J].现代能源技术,2017,14(11):231-334.

[2]黄伟玲.能源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32):237-238.

[3]孙富行;资源水利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00,19(4):83-85

论文作者:管知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  ;  ;  ;  ;  ;  ;  ;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论文_管知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