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疾病偏瘫康复中的体会论文_孔玲

(昆明市东川区老年病医院 云南 昆明 654100)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脑血管疾病偏瘫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们就诊的65例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采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服务,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肢体偏瘫康复的疗效。结果 通过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肢体康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血管疾病;偏瘫;康复

脑血管疾病是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常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和偏瘫为主要表现。尤其偏瘫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只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肌力恢复,才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本次研究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疾病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2例),其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53 ~82岁,平均为58.4±6.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 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 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临床确诊。(3)运动功能障碍,活动能力受限。(4)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如认知障碍、痴呆者等。(2)不同意接受本次研究的患者。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服务,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1)一般护理:两组患者入院到出院期间都有1名责任护士负责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康复指导、出院随访,入院时安排在通风、整洁、安静的病房,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运,遵医嘱给予吸氧,开通静脉通道,安装心电监护仪进行心电监测,严密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呼吸、心率变化,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评估结果制定适宜的护理计划,使患者得到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2)优质基础护理:加强晨、晚间护理,病室内保持整洁,无杂物摆放,床铺保持平整干燥,每天行床单位打扫,完善病房管理。生活可自理的患者,协助其进食、翻身,无法自理者,加强皮肤、口腔护理,以防压疮形成。护理人员应以娴熟的操作技巧、扎实的专业知识、亲切自然的微笑面对服务,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及顾虑,对医护人员产生信心,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提高配合依从性。(3)针对性优质护理:①病情评估:对疼痛发作诱因、部位、反应、持续时间加以评估,制定缓解疼痛的方法;②密切病情观察: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动作需准、柔、轻,并做好操作前告知工作。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掌握特殊药物的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多和治疗成功的同类型疾病者沟通;③非药物治疗:包括控制和降低体重,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效控制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水平;行必要的康复训练等【1】;④预防指导:向患者讲解嗜酒、吸烟、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以引起其重视,积极规避风险,最终起到预防作用。(4)微笑及心理服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与患者及家属建立有效沟通,以增近医患距离,增强患者理解力及信任度。研究显示,引起护理纠纷的事件中,患者产生意见的环节一般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护士交流不当所致。故护理人员需微笑服务,使患者感到被尊重,进而提升其安全感,消除恐惧、不安心理,以达到优质护理的效果。(5)康复教育干预:住院康复期加强心理治疗、卫生知识教育、开展步行训练,鼓励患者自理生活,以减轻长期卧床造成的心理、机体不适感,降低肺血栓、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强体力。出院后鼓励患者做医疗体操,坚持室外散步,制定康复计划,促使日常生活全面恢复。(6)康复锻炼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以提高生活积极性,克服活动时的心理障碍。康复训练以下午为宜,避免高温寒冷季节训练,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饱餐。进行用药指导,如按时按量服药,在医生指导下对药物加以调整,并定时回院复查。

1.4观察指标 采用Fugl - Meger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情况进行评价【2】 :分数越高,代表肢体运动情况越好,满分为100分。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 检验,当P<0.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评分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评分比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为新型医护模式的体现,指除重视疾病本身的护理外,更注重患者社会、心理、精神方面的护理。本质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努力做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实施优质基础护理、全面整体的针对性护理、心理干预及康复教育等可有效促进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这主要由于通过主动及被动训练,从而促进侧枝循环建立,促进脑细胞病理过程恢复,从而达到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目的。通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通过优质护理,可以让偏瘫患者提高生活能力,改善饮食和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利于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曹志友,李 伟,卢春生,等.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习惯影响的研究[J].吉林医学学院学报,2005,26(2):95.

[2]张伟英. 头针联合康复治疗脑血栓形成偏瘫患者的临床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13(1):35 -37.

[3]卫生部. 关于印发《2010 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S]. 卫办医政发[2010]13号.

论文作者:孔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疾病偏瘫康复中的体会论文_孔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