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尤克里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可行性论文_于子超, 耿劲松

论“尤克里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可行性论文_于子超, 耿劲松

于子超 耿劲松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2010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后,在当代小学音乐课堂中,器乐学习越来越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尤克里里作为世界上最简易而且具备伴奏性质的和声乐器,可否引入小学音乐课堂?又能否在课程大纲的教学目标完成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呢?

关键词:尤克里里 小学 优缺点 解决方案

在我国古代,“弹琴、下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闺秀们修身的必备技能,合称为“琴棋书画”。而其中,由于琴的发明时间最早,所以被放在“文人四友”中的第一位。几千年来,一直被大家所学习和推崇。足以见得,弹琴对于一个素养提高的巨大作用。我国在义务教育中,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小学音乐课堂作为其中重要的载体,任重而道远。

一. 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阐述

二. 《音乐课程标准》作为音乐教师的行为准则和理论指导,从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到2010年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后文简称《新课标》)。经过10年的沉淀,使其中的内容与方法更加完善。而其中对于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也作了更加明确、更加深入的阐述。

对于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演唱、演奏、创作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和演奏课堂乐器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在“教学内容”中,《新课标》中提到了给乐器演奏增加分量,表明在小学阶段,器乐教学的比重是逐年加大的。在“学段目标”中,提出对于3-6年级的学生,要求学生要学习一些口琴、口风琴、竖笛等一些其他乐器,并且每学年要学习 1-2首曲子。

2011版《新课标》相比于2001年的《课标》,乐器教学的比重明显加大。上文提到的几项释义将器乐学习与歌唱创作放在同等的位置,明确了器乐教学在音乐课堂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也再次证明,器乐学习的大势所趋。

二.尤克里里在小学器乐课堂中优势概述

尤克里里,也叫“夏威夷吉他” 。发明于葡萄牙,是弦木类弹拨乐器中的一员。因其音色清丽、外形小巧可爱而被大家所熟知,它被称作是世界上最简单、易学的弹唱类乐器。这正好符合《新课标》中对于教学器乐选择的建议:对课堂乐器的挑选应优先选用易于演奏、易于学习、便于集体教学的乐器。现在的音乐课堂中已经引入“口琴、口风琴、竖笛、葫芦丝、电子琴”等等乐器,那么“尤克里里”这门乐器与它们相比具备哪些优势呢?

有利于单音音级概念的培养。“尤克里里”与吉他相似,在琴颈上都有“品”。与音乐中音阶中的全半音概念相同,全音的间隔是两个品,半音的间隔便是一个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使用的都是简谱,他与五线谱不同的地方便在于:“五线谱培养的是固定音高,而简谱培养的是音级概念”。尤克里里的品对于这项能力的培养起到更加直观的辅助作用。

1. 具备和声乐器特性,有利于简单音程和弦的学习。中国的音乐四要素是:“律调谱器”。而国外的音乐四要素是:“和声、复调、曲式、配器”。当单音旋律(试唱、识谱、演奏)学习到一定程度,高年级的学生便需要更深入的音乐知识学习。这时,我们便可以加入“音程与和弦”的学习。而“尤克里里”本身作为和声乐器,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呈现这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不仅可以进行理论学习,也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

2. 具备节奏性乐器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对于节奏节拍的学习与掌握。由于尤克里里的葫芦状音箱的构造,使其轻敲面板和背板可以发出“手鼓”的音响效果。琴弦的弹奏方面,可以使用扫弦。这两点都具备固定音高的单纯节奏练习效果。

3. 解放嘴巴,能弹能唱。之前所提到的“口琴、口风琴、竖笛、葫芦丝”这些都是吹管类乐器,必须靠吹气带动空气振动才能发生,因而演奏与唱不能同时存在。而“尤克里里”本身是以右手拨动琴弦发声,与唱歌互不影响,而且它规避主音、分解和弦的演奏的方式使唱歌更加锦上添花。

4. 演奏方式多样。由于“尤克里里”可以伴奏,可以独奏,可以打节奏,使其在课堂中演奏形式更加多样。独奏、伴奏、齐奏、二重奏等等。丰富了器乐教学中乐曲学习的多样性,也更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和兴趣。

5. 琴弦材质温和、安全。弦乐之所以一直不被选入小学音乐课堂,主要原因便在于琴弦的材质是铁或铜。学生在演奏、学习中,如果操作不当,便会有受伤的危险。但是,尤克里里不同。它的琴弦采用的是尼龙材质,柔软且弹性大,不易断裂。即使巨大外力将其拉断,也不具有伤害性。

6. 学习延展性好。“尤克里里”是属于吉他乐器家族中的一员,它与“民谣吉他、古典吉他、指弹吉他、电吉他”在弹奏方式上有许多共通性。因而,随着年龄增大,在掌握“尤克里里”弹奏技巧的基础之上,可以进行以上四种吉他的进阶学习。

7. 三.尤克里里在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每一门乐器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因而它们都具备单属于自己的优势与短板。同样,“尤克里里”在音乐课堂的器乐教学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呢?

琴弦本身柔软,拉力较小。同时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容易产生走音情况。

1. 解决方案:首先,在乐器生产的过程中加固琴头旋钮,降低由于琴弦拉力和人为转动所带来的跑音几率;其次,音乐教师应该具备“尤克里里”快速调弦校音的能力。“尤克里里”只有四根琴弦,由四弦到一弦对应的音高分别是:“5、1、3、6”。调弦难度低,短时间内就可以为跑音的琴完成调音。(也可以课前进行调音)

主体为木质材料,相较塑料材质、陶土材质、金属材质损坏几率高。

2. 解决方案:其一,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教会学生怎样使用和保护乐器;其二,与乐器厂协商,进行损坏乐器回收,对三合板进行重复利用。

“尤克里里”记谱方式多样,不知道采用哪种形式对音乐教材进行编写。

3. 解决方案:“尤克里里”主要采用和弦图和四线谱两种记谱形式。四线谱是独奏谱,应该在前面的音阶学习阶段进行四线记谱方式;和弦图是弹唱谱,应该在中后期歌曲学习中进行和弦记谱方式。二者结合,会有很好的效果。

四.结语

随着音乐教育多年的沉淀物积累,器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作用越来越不可或缺。“尤克里里”的乐器特点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较为符合,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具有相对较为完满的方式解决。综上所述,“尤克里里”这门乐器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使用存在较好的可行性。能力不足,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于子超(1992-4),男,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指导老师:耿劲松(1971-5),男,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

论文作者:于子超, 耿劲松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2月总第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论“尤克里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可行性论文_于子超, 耿劲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