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宣传要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_舆论导向论文

新闻宣传要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_舆论导向论文

新闻宣传要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为论文,舆论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氛围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一件大事,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充分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有时还表现得相当激烈。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必然会去占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因此,党中央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觉悟,抓紧研究解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具体到新闻宣传战线,就是要研究和解决如何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的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希望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们,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深入研究人们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办法,把工作做得更好。”[1]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新形势下党赋予新闻宣传战线的神圣历史使命。因此,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勇挑重担,积极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为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新闻宣传为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鼓与呼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比其他工作更需要强大的舆论支持,需要舆论的鼓与呼,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只有在良好的舆论氛围之中,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才能春风化雨,拨云祛雾,我们的社会也才能英雄辈出。如果离开了良好的舆论环境,离开了大气候,不再讲爱国,不再讲理想,不再讲奉献,而是讲“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那么,过去不会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奋勇堵枪眼的壮举,今天,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门打开了,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进来了,人们的思想活跃了,也复杂了,更不会出现类似的壮举。由此可见,在今天,思想政治工作更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需要新闻媒体的鼓与呼。

2.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唱响主旋律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当前,我们新闻宣传,尤其要深入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党形成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反对迷信愚昧、抵制各种歪理邪说的健康气氛,为思想政治工作鸣锣开道,夯实基础。

3.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典型引路

典型宣传,是新闻媒体的一大优势。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典型引路。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说服人,教育人,启迪人。做人的工作很实在,很具体,光讲大道理不行,空对空更不行,必须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树一杆旗帜,立一根标杆,就会带动一大片,影响几代人。过去的雷锋是这样,焦裕禄是这样,今天的孔繁森也是这样。由此可见典型的重要性,典型宣传的长远影响和作用。所以,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必须注重典型宣传。

4.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解疑释惑

新闻宣传有多种功能,表彰先进是一种,鞭挞丑恶是一种,宣传政策是一种,传播知识是一种,解疑释惑也是一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亿万人民正在走向富裕。但是,毋须讳言,在改革攻坚中还交织着各种矛盾和问题。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关键就是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我们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宣传党的政策,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化解各种矛盾。要引导和教育群众正确认识、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和个人得失,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广大群众认识改革开放是他们的根本利益所在,向他们解释清楚我们目前的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是暂时的困难,是能够通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逐步加以解决的,从而有效地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与党同心同德,共同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人民群众只有自己真正认识了自己,自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说真正落到了实处,收到了实效。

二、新闻宣传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舆论氛围存在的弊端

1.新闻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

从总体来说,我国新闻工作者是一支有政治责任感、遵守宣传纪律、有较高业务素质、能打硬仗的队伍,江泽民总书记对此也作了高度评价。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新闻事业发展快,新闻队伍急剧膨胀,近十几年这支队伍已扩大到55万人之众。他们中确有人缺乏系统理论、业务学习,对党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较少,缺乏艰苦锻炼,有的作风飘浮、贫图安逸。由于受西方新闻观点影响,有人对政治淡漠,不敢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怕被别人说是“思想僵化”;不敢或不愿旗帜鲜明地宣传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怕被别人说“左”的一套又来了;不敢义正词严地评击社会丑恶现象和批评错误理论、错误观点、错误作品;自觉或不自觉地偏离党的宣传方针,总想“闯红灯”、“打擦边球”;不愿无条件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而津津乐道于“豪门”、“贵族”、“大款”的高消费、高享受。还有受拜金主义的冲击,热衷于有偿新闻、广告新闻,等等。这种状况,与新闻事业所承担的任务不相称,弄不好就会在舆论导向上出偏差。

2.新闻宣传的重点没有抓好

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一件大事,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即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以及小生产习惯势力还有广泛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多种思想文化长期并存和相互激荡所带来的挑战。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文化、殖民地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等多种文化交织的痕迹和影响。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经济制度上将长期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经济文化结构,必然多层次、多角度影响人们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初级阶段的思想文化呈现错综复杂、多元交织并存的结构特征。同时,在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形势下,一些封建的东西往往沉渣泛起,一些外来的糟粕往往夹在其中,这就使得意识形态领域更加复杂。特别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肃清封建思想,致使封建迷信泛滥,这个教训是十分深刻的。一些专家指出,李洪志的法轮大法带有很强的封建迷信色彩,可是,却长期没有得到抵制,就很好地说明了封建思想的危害性。近年来,我们国家特别重视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但对肃清封建残余思想重视不够,对封建主义思想对人们群众的毒害估计不足、打击不力,从而使一些党员干部,对封建迷信活动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甚至积极参与。有的想升官找瞎子算命,看看是否“官运亨通”,某县卫生局盖机关大楼,搬迁时要先请“道公”来做道场,选择黄道吉日,才可搬迁。党政机关尚且如此,普通百姓中封建迷信更加无人管束。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值得人们深思和猛醒外,我们还应该意识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闻宣传的重点没有抓好。

3.典型不突出,报道的深度不够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典型报道不突出,主要表现在对总体形势把握不够准确,典型事例剖析不深刻,对一些问题缺乏分析,难以给人启示。有些宣传报道尽管热热闹闹,但不容易留下印象,缺乏特点。例如,在人为培植的典型中,难免有明显的领导意图,存在着一些花架子和外包装问题,有时出于某种心态的需要,往往避实就虚地宣传典型。又如,在一些战役性报道中,往往只在表面上作动态报道和介绍性的报道,没有深入的剖析,理性总结不到位,抓不住亮点,把握不住正确的舆论态势,使报道流于表面,达不到应有的深度。

4.热点问题的引导存在误区

新闻传媒大抵都有进行热点引导的意识,也作出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必须指出,新闻传媒热点引导的水平参差不齐,引导效果情况不一。在热点问题引导方面至少存在着三种误区:一是将热点报道等同于新闻“炒作”。其实,热点报道是就社会热点所作的合乎新闻规律的报道,这个热点,是社会生活中原本就存在的,而新闻“炒作”,则是新闻传媒有意通过与事实的新闻价值不相称的报道规模,对某些人和事所作的渲染式的报道,其关键是“炒”字,以“炒”换取“热”的效果,其所依据的事实,往往无甚新闻价值或毫无新闻价值。二是将热点报道等同于一味“趋热”。有的新闻传媒及其从业人员,常常误以为热点报道就是一味“趋热”,不管热点报道产生的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都作升温式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往往给政府添麻烦。三是将热点报道等同于一哄而上。热点报道要报道热点,以形成热点新闻,这确实需要各新闻传媒共同“出击”,从而形成整体联动之势,但是这决不意味着热点报道就是各新闻传媒一哄而上,因为报道一哄而上往往给人以混乱、无序之感,而且会因互相雷同而“撞车”。

三、新闻宣传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舆论氛围的对策

1.抓好队伍建设

新闻从业人员要树立坚持党性,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意识。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立场,特别是掌握新闻媒体的人的政治立场,对舆论导向影响很大。

对于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要高度重视,因为它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今天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技术日益先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像电视这种大众传媒,从儿童到老人,很少有人不受其影响。新闻媒体对舆论的反映和引导,对个人而言,影响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对前途的看法,影响个人的成长,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政府而言,新闻媒体可以影响政府的决策及其贯彻实行,有时甚至可以掀起很大的风浪,使政府处于被动的境地。新闻媒体还能够影响社会形象,小至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因为新闻媒体是公开的,现代传媒技术已经把世界连在一起。舆论一曝光,全世界都能看到。所以,新闻媒体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么反映,必然会对被反映者的形象产生影响,必然会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利益、一个民族的利益、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一个地区的利益、一个集团的利益。有时候,新闻媒体反映的时机选择不当,影响也很大。如有的突发事件,该报道的不及时报道,被别有用心的媒体抢了先,猜测、渲染、造谣,受众先入为主,就会造成被动,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由此足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江泽民在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2](P259)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发展史上,江泽民同志把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提到了这样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揭示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规律。如果一个国家的整体舆论导向发生错误,那么人们的思想就会混乱,社会就会不稳定,政府机制就难以正常运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会遭到巨大损失。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舆论氛围,实质上就是要通过新闻宣传把全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五大精神上来,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创造一个思想统一、安定团结、精神振奋、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为此,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必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使新闻媒体一方面成为主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全党全社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强烈共识和宏大气势。由此可见,要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舆论氛围,需要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在当前情况下,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增强新闻宣传的贴近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新闻战线也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2.抓好重点报道

胡锦涛同志在谈到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时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3]因此,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报道重点就是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的教育。

那么,作为新闻宣传单位,应如何去抓好重点报道呢?窃以为,第一,要积极进行科学理论宣传和理想信念教育,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要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广大干部群众思想状况的新情况、新特点,采用各种形式,旗帜鲜明、生活活泼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宣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宣传法制观念、法律知识、道德观念,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通过对科学理论的宣传,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治的信任,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观点,抵制资产阶级腐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抵制封建迷信和各种歪理邪说。第二,要积极宣传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全面深入地宣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宣传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深入分析新的历史时期的国内国际形势。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线阶段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尖锐的,如果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根本信仰产生动摇,在精神支柱、精神动力上产生偏差,就会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迷失方向,就会成为各种错误思潮的俘虏,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亡党亡国的大悲剧。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统一全党思想,凝聚人民力量,实现十五大确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需要;是克服暂时困难,保证改革攻坚顺利进行的需要;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

3.抓好亮点报道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报道的亮点就是各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动向和新变化,各行各业贯彻落实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气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载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各地开展的“三讲”、“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三下乡”、“百城万店无假货”、“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尤其是反映企业、农村、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等基层单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变化,特别是这些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

新闻宣传如何抓亮点呢?首先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各地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创造的适应新情况新特点、效果显著、切实可行的新鲜经验,及时在全国加以推广。主动热情地宣传在各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歌颂他们献身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让广大干部群众从他们身上受到鼓舞和启发。如几年以来,我们宣传了王任光、李向群、林秀艳、黄晋永等先进典型,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次,要树立精品意识,办好一批名牌栏目、精品栏目,要下功夫搞好重大典型的宣传报道,要注意整体配合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优势,报纸、广播、电视都要紧密配合,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要深化新改革,改进报道的方式,尤其要围绕增强导向性、针对性、服务性、贴近性、生动性进行积极研究,特别要在提高思想深度和艺术特色,增强贴近性和感染力上下功夫。不管是大报、小报、期刊,都得讲导向,都得讲艺术,这样才有人看,群众才能接受。

4.抓好热点引导

新闻宣传要积极对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热点问题进行正确舆论引导。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事物、新观点、新问题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生活习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种巨大的变化面前,广大群众对面临的新情况必然充满了兴趣,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疑问和困惑。尤其是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劳动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医疗制度的改革等更是受到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必须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进行释疑解惑工作。这样,新闻宣传就真正做到了“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就能收到宣传政策、统一思想、平衡心理、理顺情绪、缓解矛盾的效果,从而以实际行动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做贡献。

如何抓好热点引导呢?新闻传媒报道热点,不言而喻也就意味着要引导热点。不管采用何种引导方式,都必须把握好宣传的“度”,注意讲求实效。我本人认为,引导热点可采用集束处理与分散处理的方法。首先,热点引导要讲究“聚”与“散”。热点的情况不同,决定了热点报道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有的热点,所包含的积极性因素比较多,而公众议论的指向又较为分散。在这种情况下,就比较适合于在报道中作“聚合”式处理。有的热点,所包含的消极性因素比较多,且公众议论的指向又过于集中,如关于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报道,就比较适合于在报道中作“分散”式处理。其次,热点引导要讲究“疏”与“堵”。在热点报道中,既需要“疏”,也需要“堵”。“疏”,是指进行疏导,为公众提供某种情绪的渲泄渠道。在我们的新闻传媒上,要开辟或保留供公众发表意见的固定园地。“堵”是指在热点报道中,要防止明显有着负面影响的意见盛行的致泛滥。“疏”与“堵”两者相结合、相统一,才能使热点新闻引导产生最好的效果。第三,热点引导要讲究“浓”与“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需用浓墨重彩,目的是使生活中的热点成为新闻中的热点,并且使之在社会公众舆论中真正热起来。有时报道社会热点需用淡笔,报道的目的是使社会热点冷下去。近年来央行第七次降息以后,我国股市先涨后跌。涨得达到历史新高,令股民们欣喜万分;跌得出乎人们意料,惨不忍睹。我们的新闻传媒在股市飙升时,宜用淡笔,宜用低调,避免火上烧油,使股民们的情绪继续升温,以防造成不测。而在股价下跌、股市低迷的时候,则不宜再用低调,对股市的报道应适当。如果将“浓”与“淡”的命题延伸一下,又涉及到“冷”与“热”的辩证关系的把握问题。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当“热”则“热”,该“冷”则“冷”。第四,热点引导要讲究“续”与“断”。在围绕某一热点问题的报道中,还应处理好“续”与“断”的关系问题。我认为,在一段时间内,在总体的“续”中,要有适当的“断”,而不宜采用“无间隙轰炸”的办法。长时间的不间断的“狂轰滥炸”,极易造成人们的视听觉疲劳和大脑疲劳,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以往,这方面的教训是不少的。

标签:;  ;  ;  ;  ;  ;  

新闻宣传要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_舆论导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