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训练与实验研究的实验研究_短时记忆论文

小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训练和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生论文,英语词汇论文,实验研究论文,策略论文,记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了大量关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的词汇记忆策略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旨在探讨有效的词汇记忆策略,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词汇记忆技能和词汇使用水平。此后,如何记忆英语词汇也得到了我国专家学者的诸多关注。他们对词汇记忆的重复有效性和最佳重复次数、上下文策略、联想编码和语义编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理论描述性研究多,策略训练的实践研究少;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多,对小学生如何记忆英语词汇的研究少。而词汇恰恰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的掌握程度在很大意义上决定了小学英语学习的成败。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较差,常以机械记忆为主,这会导致记忆困难、容易遗忘、拼写不清、词义混淆等问题产生,严重地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有效、牢固地记忆英语词汇,我们进行了小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训练和实验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记忆策略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记忆单词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

通过查看盐城市第一小学上学年英语期末考试的学生成绩记录,在六年级12个班中选出在各方面情况比较接近的6个班进行前测。前测内容包括英语词汇水平测查和词汇记忆策略问卷调查。前测所有结果出来之后,随机确定3个实验班与3个对照班。实验班每班生数为66人。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试卷测查的方式。一是根据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有关理论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小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调查问卷》(见表1),从词汇的读音、词形、词义等要素调查小学生的词汇记忆策略;二是根据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和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的《小学生英语词汇水平测查试卷》来测查学生的学习状态。

表1

(三)结果分析

两项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在词汇的学习过程中已经逐渐积累了一些记忆策略,但表现很不均衡。词汇掌握情况较好的学生能较多地运用记忆策略,词汇掌握情况较差的学生只能运用其中的一到两项记忆策略。从选项的集中程度来看,多数学生表现出不能有效地使用联想策略、上下文策略,不会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和归类等问题。他们更多地注意语言形式的操练,如重复、背诵和默写。

根据前测结果,实验班和对照班各项测试结果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策略训练

通过对测查试卷和收集到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我们根据实验班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选择了以下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词汇记忆策略进行训练。

(一)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训练

心理学家根据记忆保持的状态和时间长短,把记忆在大脑中的储存分为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记忆和短时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事物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浅关系到记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印象如果深刻,记忆就快速且牢固。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采取新颖有趣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短时记忆的训练,可以促使学生对所学单词形成深刻的印象。如我们常用的“what's missing?”的游戏,就是一种训练学生短时记忆的好方法。另外,训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记忆单词,然后通过抢答的形式进行比赛,也可以提高短时记忆的效率。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编码处理之后便会转移到长时记忆。信息能否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是学习效果的关键,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脑对停留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处理的程度。就词汇学习而言,要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必须充分利用短时记忆,组织好每个记忆单位的信息,使之向长时记忆转移。例如,在学生对新学词汇进行初步的感知和识记后,教师通过领读、集体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进行操练,通过多次反复操练,加深记忆痕迹,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从而提高记忆的质量。

(二)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的训练

根据Craik和Lockhart提出的“水平加工”理论,学习过程中的记忆效果取决于对学习材料的注意和感知,对记忆材料加工的层次越深,记忆效果就越好。对词汇进行形式加工,属于浅层次的加工;对词汇进行意义加工,就属于深层次的加工。

训练学生具有一定的生词拼读能力,只是让学生能够对词汇进行形式加工,属于浅层次的机械记忆。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词汇的意义,灵活运用词汇,就要训练学生对词汇进行意义加工,即对词汇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记忆。小学生初学英语阶段,主要靠机械记忆。此时,学习词汇的方法主要是多次重复、反复记忆。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后,教师就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语境,即上下文来猜测词义的能力。例如,在学习“exciting”和“excited”这两个单词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文中的句子“The running race is very exciting,all the students are excited”,根据语境和上下文猜出词义,并理解和辨析这两个单词在词形和词义上的异同。

(三)从形象记忆过渡到抽象记忆的训练

大量研究表明,以图形方式贮存的信息比用文字信息贮存的信息容易记忆。儿童的认知发展,必然经历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学习英语,对于音形结合的方式还没有初始认知,因此可以适当进行形象记忆的训练。所谓形象记忆,是指在抽象的语义信息和形象的视觉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将单词的音、形、义与事物表象相结合,对单词的结构赋予一定的形象,来进行记忆。例如,记忆单词“eye”时,可以将单词中的两个字母“e”想象成两只眼睛;记单词“nose”时,可以将字母“。”的中间点上两点,变成一个小猪的鼻子;在记单词“monkey”时,可以将最后一个字母“y”想象成猴子长长的尾巴,等等。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其认知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认知发展已从形象思维慢慢过渡到抽象思维,他们已经能接受更多音、形、义相结合的抽象记忆策略。例如,教师可以训练学生通过读音规则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通过简单的构词法掌握词汇的意义。

(四)分散记忆和集中记忆相结合的训练

艾宾浩斯的实验结果表明,识记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识记材料的数量的影响。材料越多,要达到同样的识记水平,诵读的次数就越多。如果我们记忆10个单词花了10分钟,那么我们记忆20个单词所花的时间就会超过20分钟。一般的,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学习同一个内容,识记的效果就好。但时间过分集中,容易发生知识累积;过于分散,又容易产生遗忘而不利于记忆的巩固。从识记与保持的关系看,最初识记词汇时,应该多安排一些时间集中练习,并间隔较短时间分散复习;机械识记的词汇材料,分散练习优越性比较明显;词汇越容易,兴趣越浓、动机越强,应该集中学习,反之就应该适当分散。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记忆策略训练时,应该让学生每天花一点时间分散记忆一定数量的词汇,并在一定的时间集中复习。一段时间的词汇学习后,应指导学生把所学的词汇及时进行整理,并能按照词汇的意义归纳和汇总,然后采用综合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保持效果。例如,在复习“play”一词时,将学习过的所有以“play”开头的词组汇总:play football、play basketball、play baseball、play volleyball、play table tennis、play the piano、play the violin、play the guitar,然后让学生将球类和乐器类进行分类比较,增强对词汇的记忆。

(五)联想记忆和归类记忆的训练

心理语言学认为,人的记忆能力主要来自联想。记忆力强的人,都具有较强的联想能力。记忆以联想为基础,联想的建立为记忆提供更多的线索;线索越多,记住一个单词就越容易,提取这个单词也就越顺利。因此,记忆单词时应训练学生设法在词语与词语、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学会归类。可以从一个单词联想到与之拼写类似的单词,如book—look,far—farm,boy—toy,bee—see等;可以将读音相同的单词集中记忆,如sea—see,there—their,I—eye,no—know等;可以从词义方面联想与其有相近或相反关系的单词,如同义词good—nice,反义词good—bad等;可以将同类单词集中在一起记忆,如学习用品pen—pencil—robber—ruler—book,交通工具bus—car—train—plane—taxi等;还可以进行其他方面的联想,例如,动物园的英文单词zoo和数字200比较形似,可以联想动物园里有200个动物;家庭的英文单词family,可以联想是由“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

(六)多种感官协作记忆的训练

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感觉信息的主要渠道有4个:视觉、听觉、动觉和触觉。一般认为,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识记的,10%以上是通过听觉识记的,视听结合可以提高记忆效果。如果还有来自触觉、动觉等的信息,记忆效果会更佳。而且,刺激的渠道越多,大脑中建立的联系越多,新信息就越容易储存在长时记忆中。这说明,多渠道输入的学习比单渠道输入的学习效率要高。因此,读、看、听、写并用是最有成效的学习方式。例如,教师在教学现在分词“swimming,skating,singing,dancing,drawing”时,可以训练学生按照听到的指令做相应的动作,运用这种伴随语言的行为来强化语言的学习和记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巩固词汇学习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利用录音机、投影仪、实物、图片、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媒体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同时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使大脑同时接受来自眼睛、耳朵、肢体等的感官刺激,加深记忆。

(七)适时复习克服遗忘的训练

进入记忆的词汇被遗忘是不可避免的。日本学者上冈光雄通过“英语单词保持率曲线”得出结论:背过的英语单词,如不加以复习巩固,时隔一天就会忘记10%;如果学后3天不复习巩固,就会忘记40%;如果4~7天不复习,就会忘掉60%~70%;时隔3周,所记的单词就所剩无几了,留在脑海中的只是模模糊糊的印象。因此,要克服遗忘,首先要注意及时复习和巩固。习得的词汇最好在24小时内进行复习。如晚上识记过的词汇,应在早上进行复习,这样效果会更好。但及时复习并不能一劳永逸,学习后的第二天、第三天……仍然会发生遗忘,只不过遗忘进程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及时安排复习外,还要注意安排好间隔复习的时间。间隔时间应先短后长,复习所花的时间则应先长后短。每复习一次,保存的时间就可以延长。就词汇学习而言,重复是相当有用的。一个单词能够在不同时间、不同的上下文里重复出现几次,就能够记得更牢。另外,还要训练学生将新学的词汇和已掌握的词汇连成一体,使词与词之间发生某种关联,组成词汇链,形成牢固的记忆网络。

四、结论

通过一学年(10个月)的英语词汇识记策略的训练,我们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了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记忆英语词汇的能力有了较明显的进步。在本学期举行的百词竞赛中,三个实验班的平均分为90.28分,比对照班的平均分高5.88分。在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实验班词汇项目的失分率比对照班低17.36%,该项目的均分比对照班高出2.6分。研究表明,对小学生进行词汇记忆策略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通过学习策略的指导和培训,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空间的同时,有目的地学习有关教育理论,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教育科研水平和专业素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五、问题与反思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经过科学地训练,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记忆策略,但仍处于策略形成的初级阶段,策略的获得仅仅来源于教师的示范和训练,缺乏独立运用和自主调控能力。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记忆方式均有差异,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运用和调整记忆策略,并在不断地反馈、反思和评价中确定与自己相匹配的记忆策略,从而走上自主运用记忆策略之路,还有待于在后续研究中作进一步地探讨和实践。

标签:;  ;  ;  ;  

小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训练与实验研究的实验研究_短时记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