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小衔接在绘本阅读中起航论文

让幼小衔接在绘本阅读中起航论文

让幼小衔接在绘本阅读中起航

马淑莲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幼儿园,甘肃 天祝 733299)

摘 要: 绘本作为最受幼儿喜爱的一种图书,不仅可以让幼儿很好地理解,也可以更好地触动幼儿的心灵,让他们有意识地去感受生活,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幼儿的发展。当大班的幼儿即将进入小学阶段的时候,绘本阅读就可以很好地调动幼儿的心理发展,让幼儿对小学的生活产生期待,最终更好地进行衔接学习。

关键词: 幼小衔接;绘本阅读;教学

幼小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的过程,也就是说幼儿园要在大班的课程中加入连贯性和衔接性两方面内容。这样才可以让幼儿从幼儿园成功地过渡到小学,促进他们的成长。而绘本阅读中涉及的一些图形语言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幼儿丰富自己的口语,为他们之后的书面语言表达奠定基础。只有实现了这些知识之间的衔接,幼儿才可以更好地向小学过渡,所以幼儿园教师一定要注重幼儿的绘本阅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人们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对其他方面的追求也就多了。经过调研了解到,有些农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并不困难,但也没有参加新农保。他们虽然知道新农保这件事,但并不了解新农保的具体内容和受益情况。这与政府的宣传工作有关。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继承,能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以更加自信的面貌走向世界。 近代以来,随着各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沟通和融合,也意味着人类文化整体发展的时代到来。 每一个国家都会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从经济政治交流开始,再到文化交流。 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将一直为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而努力,坚持文明多样的理念,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 中国文化遗产不仅属于中华民族,更属于全世界。

一、利用绘本的力量培养幼儿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小学生活的期待

每年的六七月份,大班的幼儿要离开学校进入小学,开始小学阶段的学习,这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所以在幼儿园的大班教学活动中,家长和幼儿教师一定要更加注重幼儿情绪的转变,利用绘本的力量来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小学生活的期待。

例如在学习绘本《小魔怪要上学》这一部分的时候,幼儿教师就可以把幼儿的想法加入其中,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增强幼儿对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做好进入小学的准备。通过对《小魔怪要上学》这个绘本的反复学习,幼儿经过反复阅读,就能感受到学习是让人快乐的事情,没有什么直接的功力目的,只是因为学习快乐才去学习的,因此小魔怪才会在被窝里面打手电筒,躲在里面研究那些黑色的符号,才会为了上学而采取绝食的办法。

教师就可以通过绘本的方式来启发幼儿,让他们学会去倾听别人的观点或者学会去表达,不要随便去打断别人的表达,不然就会有“怪兽”过来把我们吃进肚子里面。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可以让幼儿学会去倾听别人,和别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更好地实现幼小的衔接。

二、利用绘本的力量让幼儿学会倾听,帮助幼儿养成交流的习惯

幼儿还没有养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主要有如下表现:缺少必要的耐心,会随心所欲地打断别人的话;听的时候不认真,有时无法理解别人话中的含义;容易着急,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是顺着自己心意的。如果幼儿把这些不好的倾听习惯带入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甚至还有一些幼儿会讨厌学习,所以幼儿教师一定要及时培养幼儿养成倾听和沟通的习惯,这样才可以让幼儿更好地改变自己的坏毛病,这方面的培养仍然可以从绘本的教学开始。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世界上存在的规则。例如在过马路的时候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交通规则;不能在公共场所随意喧哗的规则,等等。总之,幼儿教师一定要使用更加合理的绘本展开方式,让幼儿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

因此,幼儿教师就需要利用绘本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幼儿讲一讲自己对学习的一些感受,是开心、紧张、幸福,还是其他的感受。另外,教师也要更加注重幼儿的想法,给幼儿更多的机会进行表达,并让他们进行相应的情感表达。

三、以绘本作为基础引导幼儿关注内涵,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例如在学习绘本《等一会儿聪聪》这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着幼儿多读几遍,然后再问他们:“你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要一直说等一会儿聪聪呢? ”幼儿大都不明白,他们会摇头。幼儿教师就可以带着幼儿一起进行相关的分析,说其实聪聪的爸爸妈妈也是特别忙的,所以没有时间去关心孩子,他的爸爸妈妈很忙,所以忘记了倾听聪聪的内心,也忘记了要和聪聪分享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张爱玲在散文《谈跳舞》中说:“我喜欢反高潮,——艳异空气的制造与突然跌落,可以觉得传奇里的人性呱呱啼叫起来。”以此观照其创作实践,她在叙事中较少采用因果分明的逻辑安排,每当情节即将接近高潮时,总是克制地宕开一笔,以别具慧心的隐喻和象征暗示故事情节的突变和人物命运的陡转。就这样,以非常规、非逻辑、非线性的方式,在看似应当出现高潮的地方不出现这种高潮,在看似应当出现某一种结局的地方不出现这种结局,使叙事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从而达到表现生活本质和剖析真实人性的目的,同时也造成在惊奇之余又能悟到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必然的表达效果。

绘本往往是幼儿的教师,这样的绘本中往往没有单纯的说教,却很好地诠释了规则的重要性,能够让幼儿在反复的阅读中获得成长,因此幼儿教师还要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不仅要关注幼儿对相关内容的掌握,还要能够影响到幼儿的行为发展,从而让幼儿在绘本的阅读中慢慢树立规则意识,更好地感受规则给自己带来的便利,为小学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对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在教学中加入一些经典的绘本学习,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幼儿的内心世界,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美好的自我镜像。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自己也想要变得更好,这样就可以帮助幼儿平稳地向小学阶段过渡,获得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熊玲玲.让幼小衔接在大班幼儿绘本阅读中起航[J].学前教育,2017(10).

[2]戴佳.幼小衔接视角下的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探讨[J].学前教育,2018(2).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132(2019)35-0178-01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5.172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 马淑莲(1982.7— ),女,藏族,甘肃武威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标签:;  ;  ;  ;  

让幼小衔接在绘本阅读中起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