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使市政路桥的使用寿命有效延长,节省在后期运营过程中路桥的养护费用,就必须提高路基的工程质量,减少路面的隐患。施工企业必须对施工技术的整体质量进行控制,质量得到了控制,经济效益就能够得以提高,并且,后期的维修费用也能够得以控制,路桥使用者的行驶体验也更加满意。为了降低施工的成本,使施工单位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必须提升路桥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他们的专业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必须要做好质量的监控工作,以确保路桥施工建设工程的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市政路桥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并对市政路桥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路桥;施工特点;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日趋提高,汽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了家家户户的必需品,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城市交通运行的压力。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各大城市加大了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投资,新建、扩建的道路桥梁工程不断涌现,适应了当今城市发展的需求。但因道路桥梁施工工艺的不同,对施工技术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其次一定要对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和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进行了解,以避免出发生路面桥面破裂和路基失稳等问题,保证路桥的施工质量。
1市政路桥施工特点
1.1工程项目特点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与房屋建筑工程比起来,其结构施工难度复杂得多,特别是在山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等等都存在影响到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和施工机具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处理路基时以及在实现基础防护和进行桥头的建造都需要采用相應的技术来实现施工处理工作的专业性。在路基处理过程中,首先,填充材料需要由专业人员确定。然后,在使用机械工具时,填充材料也需要由专门的人员来操作设备。同时,在进行路基防护时,还必须根据路基的性质选择路基。选择一种更实用的方法,保证施工过程的科学性,使施工效果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1)容易受到环境干扰
通常市政路桥建设均为室外的工程,无可厚非的受到外界环境的打扰,这个问题不能完全避免。一般人类是无法控制外界的环境因素,例如:夏天的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冬天的大雪和气温过低,所以说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进展。
(2)涉及多个专业领域
市政路桥工程通常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既要保证工程的系统性,又要保持工程的复杂性。工程系统建设的实施通常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在路基处理、混凝土配置、搭板材料选择等方面都需要专业人士做出技术抉择。在某种程度上,所涉及领域的多样性对工程人员之间的沟通也更为复杂。在做相应的出决定时,需要由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进行讨论和决定。
1.2市政路桥的意义
1.2.1经济价值
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测量工作的效率,还可以提升工程测量的精度,这对于降低工程测量工作的浪费,提高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价值。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工程测量,已经成为企业和行业经济效益保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效率价值
当代工程测量技术是一系列高新技术的统合,GIS,GPS,网络、计算机等技术和设备在工程测量工作中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工程测量结果的精确性,提升了路桥工程建设的效率,达到对施工时问缩短和施工效率增加等目标。
1.2.3社会价值
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路桥工程和整个公路建设的技术与管理含量,并且可以带动其他工作的深入发展。同时,公路建设效益与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形成了对社会整体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有效提高的支撑作用。
2技术控制要点
2.1软土地基处理
在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在基础工程作业开展过程中,如果道路局部路基呈软土状态,将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在这种情况下,碎石桩法与强夯法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控制工程路基,提高工程质量。在加固地基时可以用强夯法,要先深后浅来进行加固,等到软土地基加固完成后再用大型推土机填筑强夯区。加固操作完成之后,需要检测加固效果是否达标,若发现土质密实度的下层大于上一层时则需要将夯实效果加强,为了使加固效果达到更好,需将强夯深度进行增加。
2.2过渡段施工技术
在城市道路桥梁工程的发展过程中,路基的沉降一般存在于过渡段。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改进施工工艺。在目前的公路桥梁施工中,过渡段施工多采用搭设法和平台填设法。前者是指采用高强度叠合板解决路面沉降问题,后者是指合理使用填料,避免路面沉降的线性化。上述两种方法在实施施工作业时具有相似的控制指标。在施工前,通过对填料质量的有效控制,使路面沉降始终在控制范围之内。同时,在桥梁施工中,道路与桥梁的重叠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同时,负荷的分布也不同于其他部分。故此,这部分工程的施工质量非常关键,因为它对整个工程的成败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要做好严格的控制。
2.3路面防水
在路面工程施工时,要注意加强路面的防水操作,这样才更能保证建设施工质量,也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内部渗进水流,如果混凝土内部渗入水流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钢筋被腐蚀,同时大量积水的深入会使混凝土内部发生膨胀,这样会影响到路面的整体结构。因此,在进行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时,需要加强并采取相应的防水对策,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尽量防止渗水情况的发生,避免渗漏现象影响工程质量。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应有效控制初凝时间,同时合理使用钢丝刷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摩擦技术。另外,在混凝土施工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处理路面上的波浪现象,提高路面的粘结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工程使用寿命的延长。
2.4混凝土早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在有效时间内控制好湿度和温度,以至于更好的保证硬化效果。在进行混凝土硬化工作时,如果不能做到科学有效的养护,混凝土硬化的表面就会发生失水现象,就会显现出裂缝,故此,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不能有效发挥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工程质量。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在进行混凝土的硬化工作时,要对加强对其前期的养护。在拆模混凝土构件时,要在其适合的的强度和气候条件下开展工作。拆模完成之后,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混凝土构件的早期养护。一般来说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在24h以上,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养护效果,若发现混凝土表面有小孔和沙粒眼,一定要及时的修复。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进行市政路桥施工中,施工的特点在于施工时项目工程过多、涉及专业领域过多、容易被外界环境干扰等。要求施工单位严格的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来执行,通过将软土地基的方法进行改进,加强过渡段施工技术,提高路面防水性,加强混凝土早期保养,由此能更加有效控制施工技术并且提高施工质量,从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乐然,牛斌.弹性体伸缩缝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建筑,2015(4):6~8.
[2]朱科.浅谈高速铁路混凝土桥梁聚氨酯弹性体伸缩缝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7(6):88~92.
[3]李彦军,陈卫龙.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及技术控制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2).
[4]龚克健.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和技术控制要点微探[J].城市建筑,2016(2):205-205.
论文作者:郝珊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路基论文; 工程论文; 路面论文; 技术论文; 市政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