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论文_杜松楠1,王家祥2

浅谈如何做好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论文_杜松楠1,王家祥2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24

摘要:在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涉及到很多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这些内容也管理到工程建设的很多项目。从而会产生很多的信息与资源,所以需要通过信息化的管理,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方便快捷的讲这些信息、资料进行有效的收集与整理,然后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整理成有序的数据信息,为施工的过程提供重要的信息与参考,并保证所用数据的真实、可靠。管理者通过这些数据信息及时的观察工程的所有动向,对建筑工程来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外理信息化有助于对施工中的风险进行预测,并根据风险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规避措施,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受侵害。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1.1有利于成本控制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当中,建筑工程管理主要有施工以及设计、材料、竣工管理等,在传统的管理方式当中,最主要的就是采用人力来实施,造成企业需要不断的加强相应人员的配备,使得企业的人力成本不断增加,使得企业的成本很难有效的控制。然而,采用信息管理方式,就能够使得这些管理项目都能够采用系统的信息化技术来实现管理,使得企业降低人力成本,并且,采用这种管理模式,也能够将人员的操作失误问题有效降低,以此来提升工程管理的实际效率。

1.2帮助建设单位做好战略规划

建筑企业只要按照相应的工序以及标准做出相应的规划,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预算以及生产和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就能够在自身核心业务基础上进行相关数据库以及模型和体系结构的建立,从而帮助建设单位做好战略数据规划。

2信息化运用现状

2.1资金技术投入力度不足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企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导致信息化硬件设备无法满足系统的要求,最终出现系统难以起效的现象。另外,部分企业虽然购入了相应的信息化硬件和软件配置,但并没有投入相应的管理费用,对设备的维护力度不足,也没有充分的利用信息资源。还有一些企业本身不具备相关技术支持,又没有购入相关的培训知识,也没有从其他渠道获取对该系统的深入运用方法。这些问题都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缓慢,不利于行业的革新。

2.2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高

部分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不重视信息化系统,导致其改革进程缓慢,甚至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和阻碍。建筑企业处在传统行业中,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效果,这造成部分企业决策者不能全面认识到信息化变革的重要性,导致其忽视该项工作;或导致工作流于表面,最终难以取得成效,最终加剧了管理者的不重视,形成恶性循环。

2.3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失

建筑行业的技术专业性较强,部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且信息化软件、硬件也具备一定的专业性,这导致其在使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时,难以有效的交流。而且,在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没有将信息化与之结合,导致员工的能力提升缓慢,也没有接受系统培训的机会。另外,我国的相关教育领域对该类型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没有形成成熟的培训体系,不能为建筑行业提供充足的专业知识强、信息素养强的人才,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2.4建筑工程适应能力匮乏

建筑施工项目具有极强的空间移动性质,周期较长,变化快,对信息化系统的要求较高,而部分施工条件限制了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这也是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

3信息化运用强化措施

3.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企业需要重视信息化管理的运用,认识到它对企业运行效率、建筑质量、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进而自主真实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第一,要加大设备的购入力度,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设备型号、规模等参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要增加后期管理维护的资金投入,这不仅能够减少系统故障的概率,提升其稳定性,还可以在设备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减少停运带来的损失。第三,要加强技术的购入,深入的运用这些信息资源。

3.2优化人员培训体系

建筑企业的管理核心是人员,只有人员的工作意识和工作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提高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形象。因此,要优化人员培训体系,一方面对工作人员的意识进行培训,提升其信息管理意识,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另一方面要加强其信息素养的培训,使其具备深入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的能力。要注意,培训工作不可流于表面,要细化到实际工作中的细枝末节,规避员工的抵触情绪;还要将培训融入到工作中,对管理人员在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的处理。

3.3建设目标的明确

首先需要对建设目标进行确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改变的,保证每一个施工企业都能够做好相应的信息交流,在此基础上搭建相应的无纸化信息交流平台,在该平台当中进行相关信息的发布,以此来将企业的成本降低,从而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

3.4提高信息系统性能

在具备人力资源、设备的支持后,要优化系统本身,使其能够适应建筑管理的特殊性。企业作为消费者,要购入符合自身的系统,同时选择使用感受良好、经济效益强的软件、硬件;信息化系统生产研发者,则需要重视将建筑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提高信息流通的速率和其全面性。例如,在这一系统中增加设计图纸的快速解析、导入和传输,这能够为管理者提供丰富的参考信息,降低了其专业要求,并提高了管理决策的合理性。

3.5多层次管理平台的搭建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中,通常需要涉及涉及环节,在这当中主要就是合同管理以及材料设备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同时还和很多相关利益人员有一定的联系,比如,政府以及业主。监理等结构等,所以,工程施工信息化对不同的参与方进行重视,在此基础上搭建多层次的网络平台,在这当中有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多方协作等,保证在软件的支持下网络信息平台能够远程监控,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发展。

3.6加开开发信息系统和软件

在这当中,一些国外的软件和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实际状况不相符合,并且价格也非常贵,因此,就需要不断加强国产软件的合理开发,按照工程的实际状况进行软件的开发,对相应的参数有效调整,保证每一项工作的数据都能够准确和可靠,以此来有效的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3.7多层次管理平台的搭建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中,通常需要涉及涉及环节,在这当中主要就是合同管理以及材料设备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同时还和很多相关利益人员有一定的联系,比如,政府以及业主。监理等结构等,所以,工程施工信息化对不同的参与方进行重视,在此基础上搭建多层次的网络平台,在这当中有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多方协作等,保证在软件的支持下网络信息平台能够远程监控,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发展。

3.8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现阶段建筑工程信息化管控不但需要采用网络技术,也需要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因此,在信息化建设当中,建筑企业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的创新,同时在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当中,不断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在对于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改革当中,需要建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保证信息管理建设能够顺利实施。

4结束语

只有从思想上重视信息化技术,才能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真正应用信息化技术。为此,建筑企业还应当重视提高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还应当做好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工作,营造出良好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氛围,使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进一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利兵.浅谈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3):300.

[2]李梅.浅谈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48):00035.

[3]朱明川.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化建设,2015(5):92-93.

论文作者:杜松楠1,王家祥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做好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论文_杜松楠1,王家祥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