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_郭趣,毕怀梅,赵洁,吕芳菲,傅映平

郭趣 毕怀梅 赵洁 吕芳菲 傅映平

(云南中医学院 云南昆明 650011)

【摘要】目的:调查昆明市吸毒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随机抽取昆明市97名吸毒人员子女和与106名普通家庭子女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组人员的MHT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吸毒人员子女心理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学习焦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孤独倾向,其中自责倾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及心理健康问题测验总分均显著高于普通家庭子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毒人员子女与普通家庭子女对比,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更高,值得社会关注。

【关键词】吸毒;子女;心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349-02

1.研究方法

1.1 被试

父母中至少有一方吸毒的青少年为研究组,97人;与吸毒人员子女在同一个班级的普通家庭儿童青少年为对照组,106人。年龄在8~1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2.23±2.21)岁。其中男生94人,女生109人。均为学生。

1.2 测试工具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翻译并修订而成,量表共100个项目。含一个效度量表和8个内容分量表,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7,8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520-0.788之间。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8分以上者为阳性检出者。8个分量表的标准分之和为全

量表的总焦虑倾向的标准分,其中65分以上者为总体焦虑异常,表示心理健康状况不好。

1.3 测试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课题组成员和被试进行一对一的访谈,统一指导语。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昆明市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97名被试中,在全量表总分上的检出人数为零,而其他分量表中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学习焦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孤独倾向(见表1)。昆明市吸毒人员子女主要在自信心、情绪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3.讨论

3.1 吸毒人员子女缺乏自信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吸毒人员子女在自责倾向上的检出率高达67.01%,与普通家庭儿童青少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揭示吸毒人员子女缺乏自信与积极性,常过低评价自己,倾向于将不幸、过失归咎于自身因素,容易表现出自卑与消极的个性特点。与许书萍[2]的研究结果相符。由于父母吸毒导致家庭冲突增加,甚至家庭破碎,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孩子经常感到害怕、焦虑、萎靡不振。当父母被公安机关抓去强制戒毒或仓皇出逃时,其子女对此常常产生害怕和不确定,这使得他们在以后的人际关系中会持续体验到被遗弃的担心。 有些孩子甚至会以为父母的突然离开是自己的错,在内心中不断谴责自己。

3.2 吸毒人员子女情绪困扰突出

吸毒人员子女在过敏倾向、冲动倾向上的检出率仅次于自责倾向,说明吸毒人员子女存在明显的情绪困扰。表现为感受敏感,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十分冲动,自控力差。从表2可知,吸毒人员子女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均明显高于普通家庭的青少年(P<0.05)。均表明吸毒人员子女相对普通家庭儿童青少年更容易体验到不良情绪,且其情绪稳定性差,更为容易冲动。与刘欣[3]的报道相似,其报道称滥药人群会导致其子女脾气暴躁(伴随大叫、发怒等动作)、经常一个人发呆或经常吮吸手指等。虽然吸毒的家长为了避免自己的行为可能对子女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努力掩饰不让孩子知道他们在吸毒,但是大部分孩子还是隐约知晓父母吸毒的情况。孩子无论出于本能还是迫于家人要求都会千方百计地保守父母吸毒的秘密,虽然对自己、对家庭是一种保护,却导致孩子不愿意认识和接触身边的朋友、同学和老师,担心秘密暴露而“敬而远之”,导致社交孤立,甚至是以严重的情绪重负为代价。

3.3 吸毒人员子女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劣于普通家庭儿童青少年

吸毒人员子女虽然在MHT量表总分上检出率为零,但与普通家庭儿童青少年比较却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吸毒人员子女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家庭儿童青少年,而且同一学生可能同时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吸毒人员子女家庭中,一方面他们的父母沉湎于毒品而不能尽责地履行父母的养育责任,经常忽视他们的需要,在情绪上也没有包容性,采用粗暴的教养方式;另一方面,他们还得承受周围人的排斥和瞧不起;此外,还得吞咽下目睹父母被执法者抓走的极度恐惧。面对随父母吸毒而来的贫困、父母离异、无人抚养等困境,吸毒人员子女的生活一下子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内心常常会感到恐惧、焦虑、孤立无援。

【参考文献】

[1]许书萍,张梦竹.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质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9(2):466-468.

[2],李国瑞,傅鹂鸣.吸毒人员子女的生活状况及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J].心理科学,2009(6):1500-1503.

[3]刘欣,陈绮雯.幼儿发展服务:初探滥药少数族裔对其子女自我形象影响[C]//2015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暨内地与港澳地区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20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YJCZH024)

作者简介:郭趣(1980-),女,副教授.

论文作者:郭趣,毕怀梅,赵洁,吕芳菲,傅映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昆明市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_郭趣,毕怀梅,赵洁,吕芳菲,傅映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