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富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自贡 643200
摘要:现代房屋建筑中还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与结构设计有关。从而得出一个结论,要想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就必须做好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而结构设计,这是体系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要实地考察,切不可纸上谈兵。在实际设计中,不能违背规定,天马行空,需要以人为本,将人民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尽最大努力为公司取得收益和口碑。鉴于此,本文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基础结构
引言:
建筑是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领域依旧在向前蓬勃发展,新兴建筑还在不断涌现。为了加强房屋质量和安全,最大程度上避免房屋建筑隐患及问题,建筑企业就应该从房屋建筑设计阶段入手,在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严抓技术、紧扣标准,在设计的同时不断革新不断改进,确保后续房屋建筑施工的完整无误。
1 我国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情况
1.1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现状
首先,社会对住房的需求直线上升。这就在一定会程度上促生了大量房地产开发商的崛起和出线,加之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和鼓励,导致我国的房屋建筑发展过快。其次,房屋内部设计问题逐渐增多。现代建筑企业开发建设住房基本上都是以企业盈利为目的,很多建筑开发商为了增大建筑可用面积,而一味地压缩住房安全面积及设施占地面积,这就使得建筑设计本身存在了安全隐患问题。再次,建筑质量问题堪忧。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企业数量直线上升,各建筑企业的资质与能力良莠不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这些建筑企业一拥而上都像在市场上分一杯羹,但是也正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这些建筑企业并没有将建筑质量置于建设首位。
1.2我国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大大小小建筑企业非常多,建筑市场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大。我国的房屋建筑数量仍将呈缓慢上升态势,且各建筑企业将从自身管理、技术、设计、施工、售后等各方面出发不断进行完善,以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依照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建设理念来看,我国未来的建筑设计将逐步趋向于环保节能,也就是说环境友好型建筑将逐渐在建筑市场上得以普及。
2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2.1梁的设计选用
在梁设计中,梁挠度是一个易被设计人员遗忘的值。正常情况下,时间越长,梁挠度会越大。由于受力的挑梁变形而使得梁板产生裂缝,再加上列缝因挑梁的变化而加剧改变,继而导致房屋无法居住。这种情况发展到后期时,因挑梁的截面面积太小,在强大的地震压力下不堪一击。竖向地震的作用力特别偏爱悬挑结构。梁高小,截面相对受压区的高度就大,梁的延性就小,在竖向地震作用下容易出现脆性破坏,致使倒塌。常在设计边梁时,有的设计人员会为了方便受力分析,因为其负荷小而直接忽略,所以常常将连续梁设计成单跨简支梁,使得梁在支座出上部负筋配备量缩减。由此又会在受拉区产生裂缝,继而在梁上部栏板出现竖向裂缝。而边梁一般在阳台设计的较多,通常是暴露在户外,所受的温度影响也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周围温度改变时,梁的伸缩会被挑梁约束,产生收缩应力,并直接作用于之前裂缝,从而造成裂缝贯穿梁面,使其承载力降低,同时降低了安全性能。
2.2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六度抗震设防区。一些结构设计者误认为六度设防就是不设防,图受力分析方便,他们故意把柱子的截面高度设计得过小,使梁柱的线刚度比加大。把梁简化为铰支梁,柱按轴心受压计算。这种做法虽然易于进行结构受力分析,但却给房屋结构埋下了隐患。因为这样做忽略了梁柱间的刚结作用,即忽略了柱对消化酶的约束弯矩,加之以柱截面的配筋都较小,结构一旦受力后,柱顶抗弯强度必然不足,从而柱子而梁底附近将会出现一条或多条水平裂缝,形成塑性饺。这样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柱子已开始带饺工作。这不但影响了房屋的耐久性,而且也常常引起用户的恐惧心理。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结构一理遭遇地震作用时,将会倒塌,违背了现行抗震规范中“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
2.3悬挑梁的梁高选用过小
设计者往往只注意了对梁的强充和倾覆进行验算,而忽略了对梁手挠度的验算。梁高选用过小,引起梁截面的受压区应力过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梁截面受压区产生非线性徐变。梁挠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挑梁的变形引起梁板出现裂缝,裂缝宽度随着挑梁变形的回大而加宽,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据笔者观察,这种挑梁的变形发展到后期,梁支座截面上部受拉区常常出现较宽的竖向裂缝。受支座附近上部受拉区常常出现较宽的竖向裂缝。受支座附近剪弯作用的影响,竖向裂缝向下延伸发展为斜裂缝,此时梁已接近破坏,当为托墙挑梁时,梁过大的挠度引起梁上境况体在梁支座附近出现裂缝。裂缝在梁支座处沿斜向延伸,缝愈靠上愈宽挑梁的截面过小对结构的抗震也很不利。悬挑结构对竖向地震的作用最为敏感。梁高小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较大,梁的延性减小,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失去承载力。
2.4楼板设计常见问题
楼板设计中常见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设计时为了计算方便或因对板的受力状态认识不足,简单地将双向板作用单向板进行计算。使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状态不符,导致一个方向配筋过大,而另一方向仅按构造配筋,造成配筋严重不足,致使板出现裂缝。第二,板承受线荷载时弯矩计算问题,在民用建筑中,常常在楼板上布置一些非承重隔墙故大楼板设计中常常将该部分的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后,进行板的配筋计算。但有些设计人员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附以板的总面积。第三,双向板有效高度取值偏大。双向板在两个方向均产生弯矩,由此双向板跨中正弯矩钢筋是纵横叠放,短跨方向的跨中钢筋应放在下面,长跨方向的跨中钢筋置于短跨钢筋的上面,计算时应用两个方向的各自的有效高度。一般长向的有效高度比短向的有效高度小d(d为短向钢筋的直径)。有的设计为图省事或对板受力认识不足,而取两上方向的有效高度一致进行配筋计算,致使长跨有效高度偏大,配筋降低,使结构构件存在的质量隐患,甚至出现开明缝的现象。
2.5地基及基础设计
基础是房屋建设的重要环节,决定着上部结构的安全与稳定。根据目前的建设施工现状,地基基础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有:(1)房屋建筑缺少地质勘测报告。没有进行必要的地质勘测,而是图方便使用附近建筑物的地质勘测数据;(2)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时,没有进行必要的设计,而是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施工;(3)基础中的梁、柱在设计时没有使用现行设计规范规定的受力折减系数;(4)桩基间距小小,不满足桩基规范规定,忽视了试桩之间的距离,造成试桩结果出现错误;(5)桩身钢筋笼的长度较小,不能有效的穿透软土地基层,不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引起地基基础质量问题。
3 结论
总之,我们设计工作者应按规范相应的构造要求严格执行,才得以从根本上消除设计质量的隐患。
参考文献:
[1]邱俊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90-91.
[2]蒋玉胜.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之初探[J].山东工业技术,2014,21:108.
论文作者:廖吉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裂缝论文; 建筑论文; 截面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支座论文; 挠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