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监督的相关策略探讨论文_胡珊珊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监督的相关策略探讨论文_胡珊珊

乳源瑶族自治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摘要:本文结合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加强安全监督的一些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监督;存在问题;防治对策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业发展也非常迅速,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形势也越来越严峻,部分地方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资金投入不足;同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队伍建设以及监管工作也急待加强。因此,要抓好安生产工作,必须抓源头、抓重点、抓重大隐患、抓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苗头,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本文结合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加强安全监督的一些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二、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建筑市场的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一些业主不按照建设程序办事,规避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一些施工企业低价中标工程后,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个别外埠企业管理粗放,忽视质量安全;工程监理企业的管理不规范,责任心不强等。

(2)监督对象不明确。由于缺乏对整体建设程序的认识以及不能很好地界定各责任主体的地位,在监督中仍然采用以往的工作方式,重视现场的实体检查而忽略了对责任六方(建设方、承建方、监理、设计、勘察、检测)行为的控制,特别是有很多监督部门没能有效地对建设方、设计及检测部门的质量行为予以控制。

(3)人才培养引进机制落后。由于人才引进和教育培训机制相对落后,致使监督机构人员的素质相对偏低,监督人员所掌握的知识相对狭窄,无法有效地对工程的各种质量安全行为加以有效监督。

(4)建筑质量安全技术开发和科研工作滞后。质量安全技术开发、科研、推广工作比较薄弱,科研机构和施工企业在解决建筑质量安全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的方法和应对措施上相对滞后,在质量安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方面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

(5)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滞后,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量农民工涌向市场进入“门槛”低的建筑业,不少农民工未经培训教育就上岗作业,有的虽然进行了培训,但不务实、不严格,也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这也是造成建筑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存在主要问题的防治对策分析

(1)建立和推行安全保证体系,加强安全监督责任制的落实和考核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规定》,完善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办法和监督考核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度。前移安全监督关口,建立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审核制度,使安全保证体系得以顺利实施。

(2)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从源头上加强监管。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强化日常动态监管,严把建筑市场安全准入关。一是对逾期未取证的施工企业,依法责令退出建筑市场。对不具备建筑施工安全的建筑施工企业经整顿仍达不到安全生产颁证标准的建筑施工企业,坚决依法撤消其建筑资质,并向社会公布,强化社会监督。二是加强对持证施工企业的日常动态监管。进一步完善许可证日常动态监管制度和监管程序,实施许可证年检制度,对持证企业进行抽查和回检,加大对持证企业的监管力度。对安全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降低安全生产条件或发生事故的持证企业,必须重新审核安全生产条件,责令整改。三是要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对无安全生产许可证仍擅自进行建筑施工活动的企业,要依法严格处罚,清除出建筑市场,决不能放任自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协调配合,推进联合执法,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法律的权威性。

(3)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提高全行业整体素质。1)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设置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保障安全投入,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政府有关部门要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履职尽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同时,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和劳动组织管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作业,大力推进建筑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打牢安全管理基础,确保施工企业本质安全。工程建设、监理、设计、勘察等单位要依法认真履行有关安全职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定责任,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各方相关安全责任。2)督促建设单位依法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的安全责任。建设单位不得压缩合理工期、不得盲目赶进度抢时间。

(4)把握好建筑安全检查标准为尺度,使安全监督工作贯穿工程的全过程。安全监督机构应依据建设部1999 年5月1日颁布实施了安全检查标准。从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三宝四口”防护、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塔吊、起重吊装和施工机具等十项内容按规定的评价标准,加强对施工项目进行自始至终的监督,使工程项目符合国家行业规定要求。

(5)实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联合检查验收,排查安全监督管理死角。改变过去建设工程项目竣工由质量安全监督站检查验收的做法,实行由检察、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联合检查验收。要求工程质量、安全保障、廉政责任全部合格,如有一项不合格,都按不合格工程处理。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等问题,要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6)积极推行巡查制度。鉴于工程建设任务量大、责任主体多,监督机构的运作模式可采用固定检查与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那些在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可以采用不定期、不告知的随机巡查,这样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的目的,并对违法行为起到威慑和警示作用。

(7)强化安全监管,加强队伍自身建设。要加快安全监督机构的体制建设和机制创新,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规模快速增长的需要,明确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和工作职责,尽快解决安全监督经费和监督机构中一方面人员臃肿,一方面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要持续开展监督系统双文明建设同业务竞赛,制订培训教育计划,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8)培育社会中介机构,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随着形势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往靠政府单一实施安全监督的体系,已与开放的市场不相适应,体现不出应有的监督力度。建议可以通过社会中介机构,承担不同的职能,作为安全监督工作的补充和延伸。1)培育意外伤害保险市场,体现市场调节功能。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开展,完善了安全生产的保障制度,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避免了“出一起事故,拖垮一个企业”,对社会起到了稳定作用;2)加强安全监理,参与施工现场管理。目前工程项目监理部对安全监理人员的配备远远不够,安全监理人员素质较低,安全职责的履行仅仅停留在安全检查层面上,不能有效落实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应当通过安全监理把握策划、控制和协调三个环节,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设工程项目遍地开花,安全监督工作的任务和责任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安全监督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施工现场的监督方法,并组织各项目部参观学习,讨论交流,共同商量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的对策,不断提升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论文作者:胡珊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监督的相关策略探讨论文_胡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