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护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钟惠, 张靖哲

钟 惠 张靖哲

四川宜宾第二人民医院ICU 644000

【摘 要】目的 探讨急诊危重重症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2014年1月~12月期间所收治的32例急诊危重患者为观察组,2013年1月~12月期间所收治的26例该类患者为对照组;对我院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临床救治所需时间、实际住院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压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对照组2例压疮、误吸和尿路感染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诊危重重症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效果确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几率,具临床可行性。

【关键词】护理质量指标;急诊危重症;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6-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护理质量的管理是其中重要辅助部分,对疗效的巩固以及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等,均具有明显作用。优质的护理管理能够降低医疗事故发生几率,为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加强护理质量的监管和评估工作,通过大量循证依据的应用,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本文就我院实施护理质量监管前后的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12月期间所收治的32例急诊危重患者为观察组,2013年1月~12月期间所收治的26例该类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32例中17例男,15例女;年龄范围29~68岁,均龄为(43.7±11.2)岁;对照组组26例中15例男,11例女;年龄范围32~70岁,均龄为(47.1±11.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

对照组给予本组患者常规急诊危重症护理方式,密切观察患者T、P、R、BP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遵医嘱对症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

观察组应用护理质指标管理模式,由护士长落实执行任务到每一位责任护士,并要求将护理情况及时反馈,对其中异常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并提出整改方案。

(1)预防呼吸道感染 在操作呼吸机时,应要求操作之前后操作后均应按无菌化操作规范使用,避免患者使用呼吸机过程中被感染肺炎,并要求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均应常规洗手,在了解到患者无明显禁忌症后,可将床头抬高至30°~45°,注意患者进食流质后是否有胃潴留,每日早晚两次口腔护理以确保患者口腔卫生,注意吸痰时相关事项,应先湿润患者喉部在给其吸痰,每周将呼吸回路更新,避免患者误吸污物而发生院内被感染。

(2)预防尿路感染 对于需要留置尿管患者,应每天做2次会阴护理以保持尿管不被阻滞,并对尿液色泽性状及数量详细记录,增加巡查频次以便及时了解患者异常反应,并注意固定好尿袋及时做好排空。若需将尿管拔除时,则应事先训练膀胱功能以顺利导尿,避免患者尿路被感染。

(3)做好鼻饲护理

在患者使用鼻饲应避免出现误吸的情况,以55~60cm为营养管插入深度,若患者无明显禁忌症可适当在进流食时适当调高床头,避免食物反呛后给患者造成不适,并观察患者痰液性状,是否有食物反流。

(4)预防出现压疮

患者由于需要在较长时间内卧床,难免导致其血压循环不畅,而导致受压部分出现压疮等情况,护理该类患者时,应视乎患者病情发展来适当调整体位,降低其局部被压伤的几率,减少患者皮肤被擦伤的可能。

1.3护理效果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临床救治所需时间、实际住院所需时间。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 ±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评价指标对比

经护理,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临床救治所需时间、实际住院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详见表。

表 两组患者护理评价指标对比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压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对照组2例压疮、误吸和尿路感染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对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的应用,也明确了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要求。我院为了临床护理危重症患者的质量,通过应用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来不断提高护理水平。针对临床接诊中遇到的危重患者,通过对其造成高危的原因,以及护理过程中的各高危细节等,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调整,能够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整体提升[1]。

但对照组给予本组患者护理时,使用的是未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之前的常规急诊危重症护理方式,与观察组护理质量对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文中观察组根据ICU病房的护理要求,做好了基础护理、预防护理风险、专科护理[2]。在基础护理时,观察组通过做好口腔卫生、预防压疮护理等,并在使用呼吸机时预防患者被感染进行了防感染护理,避免出现尿路感染和误吸的事故发生,同时遵医嘱加强了专科护理;在预防护理风险时,做好了预防压疮、留置管护理的护理工作、同时预防了误吸现象和院内被感染等情况的发生[3]。

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应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按照专科要求规范了护理流程,还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将专业护理知识,应用到护理实践当中,并通过查询护理方面最新技术和资讯,来解决工作遇到实际问题[4]。在专科护理时,护理人员还依据护理质量标准来规范护理操作,并要求护理人员将责任心贯穿到护理工作各环节中。

综上,我院给予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使得患者减少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救治所需时间,为患者巩固疗效提供了可靠保障,同时患者实际住院所需时间也相应减少了,也就相应减少了治疗所需成本,进而增加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急诊危重重症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效果确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几率,具临床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利荣,曹东海.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3 ( 11) : 2633 -2633.

[2]张晴. 新型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 ICU 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 ( 30) : 91 -92.

[3]赵荣,王丽珍. 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 ( 18) : 83 -84.

[4]程爱玲,丁芳. 探讨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 ( 6) : 364 -365.

论文作者:钟惠, 张靖哲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6月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护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钟惠, 张靖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