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优质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恢复的影响论文_关吉清,蔡俊莲

(甘肃省敦煌市七里镇青海油田职工总医院 甘肃敦煌 736202)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剖宫产产妇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切口的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剖宫产术后切口恢复;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257-02

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剖宫产手术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手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母婴死亡率,并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然而,由于剖宫产属于创伤性手术,若是在手术过程中处理不当或是护理不到位,很容易导致产妇出现脏器损伤、感染,并形成瘢痕子宫,对产妇术后恢复造成较大的影响[1]。因此,为了促使切口的有效恢复,就需要采取优质的护理措施,提高预后效果,让产妇实现尽早康复。本文主要研究优质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恢复的影响,并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8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施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将所有产妇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年龄在22~39岁,平均年龄(25.8±3.26)岁;初产妇23例,经产妇20例。研究组年龄在21~38岁,平均年龄(25.4±3.03)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18例。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发现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可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施行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体位指导:护理人员要协助产妇调整作息时间,让产妇充分静养休息,并在术后6~7h采取侧卧位交替形式。同时,护理人员还要指导产妇进行翻身训练,并在术后8~10h采取半卧体静养休息,以便更好的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并达到松弛腹肌的目的。

(2)心理护理:很多剖宫产产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结合产妇的心理状况,并了解其内心诉求,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给予产妇人文关怀,以取得产妇的信任,让其积极态应对。同时,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注意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以主动、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产妇进行交流,让产妇保持平稳的心态,降低机体应激反应。

(3)饮食指导:为了避免产妇术后出现腹胀现象,在术后的6h,护理人员要注意协助产妇调整体位,并严格禁水禁食,以免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待产妇肠胃功能恢复后,护理人员要结合产妇的身体实际状况对其进行饮食指导,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膳食计划,以补充机体营养,促进产妇产后身体恢复。

(4)疼痛护理:由于麻醉效果消失后,产妇会出现切口疼痛现象,所以,为了促进切口的有效愈合,将降低疼痛程度,护理人员要指导产妇用鼻子呼吸,必要时进行一定的镇痛处理。通常,在术后3d,切口疼痛症状就会有所缓解,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让产妇进行适当的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静脉栓塞及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以轻柔的手法来按摩产妇的腹部,并避开切口部位,将毛巾包裹住的热水袋放置于腹部,缓解其腹胀症状,促进肠胃蠕动。

1.3 效果评定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各项临床指标,包括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两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效果进行评定,其中,切口愈合良好为甲级愈合;切口愈合处存在红肿、积液等炎性反应,但未出现化脓现象为乙级愈合;切口化脓,需要切开引流为丙级愈合。

1.4 数据统计处理

本次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处理,其中“x-±s”表示计量资料,而计数资料则用例数表示(n),(%)表示组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产妇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具体如表所示。

表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x-±s)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产妇发生腹胀1例,切口感染1例、肠粘连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65%;对照组产妇发生腹胀3例,切口感染2例、肠粘连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28%,对比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切口恢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产妇切口甲级愈合33例,乙级愈合10例,愈合率为100%;而对照组产妇切口甲级愈合30例,乙级愈合9例,愈合率为90.70%。经比较,研究组产妇的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剖宫产手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母婴安全率,然而,由于该种手术创口较大,会对产妇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使其术后切口疼痛,并引发系列并发症状,降低了产妇的生活质量[2]。而对施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其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让产妇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应对,从而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产妇的术后康复[3]。

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科护理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旨在以产妇为护理工作重心,对其进行优质化的护理,以确保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并促使产妇术后切口的恢复。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首先要对产妇进行适当的体位指导,促使其肠胃的蠕动[4]。同时,护理人员要注意结合产妇的实际心理状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产妇对剖宫产手术有正确的认识,并做好思想准备,以积极的心态应对[5]。另外,由于产妇产后身体较为虚弱,在其肠胃功能恢复之后,护理人员要结合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饮食指导,让产妇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饮食,并避免高油、高盐、高脂肪、刺进性食物的摄入,加强产妇产后营养供给,以提高其机体免疫力,进而促进切口更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研究组产妇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产妇中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促进产妇的切口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颜海琴.手术室优质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恢复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2):237-238.

[2]邓琼芳.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妇产科术后患者腹部切口恢复情况的影响效果[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4):608-610.

[3]罗国芝.优质护理对妇产科术后患者腹部切口恢复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17):184-185.

[4]庄莉.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02(06):60-62.

[5]张丽芳,杨燕.手术室优质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恢复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5,(8):75-76.

论文作者:关吉清,蔡俊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  ;  ;  ;  ;  ;  ;  ;  

研究优质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恢复的影响论文_关吉清,蔡俊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