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利工程;绿色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所消耗的资源约占全国资源利用量的40%~50%,所消耗的能源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建筑活动所排出的废弃物约占城市废弃物的40%,是种消耗大、污染严重的生产活动行业。我国建筑业要健康发展,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大力推行绿色施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能源高效利用绿色施工势在必行。
1应用绿色设计理念的重要作用
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污染,绿色设计的概念需要纳入水利工程的设计,因为水资源的浪费会对水资源的应用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水利工程设计中,绿色设计需要考虑产品材料是否符合绿色要求,确保设计内容避免或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消防和救灾领域。同时,在实现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工程设计阶段。有必要充分了解该地区的地形环境,设计一个合理的保护方案,以应对后期施工造成的生态破坏。如果建设水利工程不可避免地涉及周边地区的生态污染,也将阻碍水利工程的发展。水利工程需要在设计阶段引入生态观念,以发挥其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2我国水利工程绿色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可能会破坏现场的土壤
在之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因为技术水平的不足以及人们对土壤的保护意识不够,认识不到土壤对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一味地破坏土壤结构,比如乱扔废旧电池等,导致附近的土壤受到污染,不仅破坏了土壤的表层,更严重的情况是污染了地下水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2.2施工技术和绿色施工要求无法匹配
绿色建筑是一种“清洁生产”,其基本原则是节约资源、减少消耗、减少污染。传统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技术是基于质量、安全和施工期选定的,缺乏全面的“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技术支持,其中,绿色建筑技术的系统研究尤其缺乏。
2.3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噪声污染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提前了解施工设备的优缺点,而且器械的大量使用,产生的分贝大大超出了规定的数值,会对周围居民带来很多烦恼,大大降低了居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从而可能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影响身心健康。
3水利施工技术的应用
3.1GIS和GPS新技术
为了解决水利施工过程中定位不准确、无法搜集施工对象的动态问题,技术人员发现了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其中GIS技术解决了对施工对象的采集、描述和动态监测。及时保存水利施工各单元、各时刻的动态信息和相应的数据,使得施工过程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难题。GPS的原理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地理坐标。该技术的出现解决了测量不方便、不准确的问题。这些三维立体数据为施工人员提供了方便。由GPS提供的三维数据信息在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同时,也保证了施工任务的高要求,为水利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很多的方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基坑截水帷幕技术
基坑止水帷幕技术对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帷幕形成封闭空间,减少地下水抽排、保护地下水资源,同时减少了周边场地及建(构)筑物沉降。
3.3混凝土碾压技术
在混凝土处理过程中,必须不断增加新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我国水利施工的速度和质量才能够得到提升,我国的水利建设工程得到更更进一步的发展。使用混凝土碾压技术的原因就在于它可以使混凝土结构更加耐久和稳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结构的密实度。在大坝砌体和浇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坝体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碾压技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它还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的特点,因此必须不断增加混凝土碾压技术的应用。
3.4预制混凝土薄板胎模施工技术
采用预制砼薄板标准化程度较高,实现了构件的定型和工厂标准化生产;安装工艺简便,工艺流程清晰易懂,操作人员易于掌握;采用预制薄板;安装空间及占地空间较小、安装速度快,安装偏差小、牢固可靠;安装完成后;防水施工面无须粉刷,可直接进行防水施工;装配式安装使得现场大大减少了湿作业,节能环保,采用预制薄板比砌块节约大量材料,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3.5围堰技术
在坝体和闸门施工过程中,水下施工往往采用围堰技术。因为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因此,在水利工程中,必须控制水流和河床就是为了提高坝身和闸门的施工质量,使水利工程的坝身和闸门能够在水下正常运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施工质量。我们经常采用围堰技术施工。采用该技术的唯一途径是导流,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围堰的稳定性,又能使水流处于稳定状态,使水利工程坝体的施工环境简单明了。因此,在水利建设过程中,必须经常提到这一点。要高度重视围堰技术,保证水利建设的进度。水下施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大坝和闸门施工中。围堰技术不仅可以使水利工程水下施工更加安全,而且可以引导围堰排水,提高水利工程隧道开挖的稳定性。
3.6防水毯技术
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防水施工,提高防水工程的防水性能。水利工程防水施工中防水毯技术所用的材料是钠基膨胀土或土工布复合材料。这些材料最好的性能就在于环保、防水。在开挖初期,施工过程应尽可能避免遇见水,一旦遇水,钠基膨胀土将会快速膨胀变大。在防水施工过程中,通常铺设防水毯,使钠基膨胀土成为黏土矿物,堵塞施工中的渗漏部位。结语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理论的实践要求,员工应具有系统化的思维模式,满足综合管理、以人为本、重点控制、数据量化标准的四个方面的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来促进水利工程的绿色建设。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调动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制定相应的可实施的措施,通过实时检测和绿色施工评价来保证绿色施工措施的持续进步。这种绿色施工促进模式与系统管理理论相结合,对促进水利工程绿色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在水利工程绿色技术研究的过程中要促进绿色施工,制定相应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项目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涉及到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等领域。实施绿色施工,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必须转变施工理念,提高管理水平,主动响应绿色节能号召,推动绿色施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全面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婉婷.徽派建筑风格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J].居业,2018(10):51~54.
[2]孙新桥.徽派建筑艺术的现代应用价值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9):11~19.
[3]冯秀莲.徽派建筑风格与现代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3(17):62~71.
论文作者:周义明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围堰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