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运输乘务管理研究论文_蔡志超

轨道交通运输乘务管理研究论文_蔡志超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 要】运输乘务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的关系到轨道交通行业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同时在运输乘务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全面的对乘务人员的管理,还需要实现对各种规章制度的管理。文中从增强轨道交通运输乘务管理工作的意义分析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轨道交通运输乘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运输乘务管理工作质量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输;乘务;管理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为我国今后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之一,相对于传统的城市交通运输模式其在运行高效性方面有着非常的大的优势,较好的方便了人民的出行,增强了城市的便捷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其中运输乘务管理作为轨道交通顺利运行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的便捷程度。因此,全面的实现轨道交通运输乘务管理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轨道交通运输实际意义。

1、增强轨道交通运输乘务管理工作的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人口流动性也越来越大,人们在出行中选择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现代化城市的拥堵。因此,增强轨道交通运输乘务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为现代化城市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为更好的促进城市快速发展的必备品。其次,通过提升运输乘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很多方面提升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效率,更好的方便了人民的出行,有效的缓解了城市拥堵,提升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第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安全出行成为了人民出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增强运输乘务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城市轨道运输的稳定性、安全性。

因此,全面的增强轨道交通运输乘务管理不仅能够增强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还在很多方面能够提升运输乘务管理的社会效益。

2、当前我国轨道交通运输乘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全面性安全管理较为缺乏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仍旧处于初始阶段,特别是在一些城市轨道交通刚刚建成的二线城市内,其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还处于试运行过程中,整体的安全管理监督体制还不够完善,安全管理工作不够规范,严重的缺少系统性、计划性及规划性。同时,很多城市在对运输乘务管理过程中安全监督力度不够,安全监督体制不够健全,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运输轨道交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的发现,从而增加了轨道交通运输的危险性。

2.2运输乘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乘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严重的影响到轨道交通运输乘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首先,司乘人员的实际操控能力与技术还有待提升,例如很多司机刚刚领取到上岗证则立刻进入到一线工作岗位,同时在其工作的过程中由工作压力加大,占用时间较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时间,导致其操作能力与技术水平不能得到及时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当前司乘人员的道德素养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司乘人员骂人的情况,严重的影响到轨道交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这除了与司乘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工作环境较为嘈杂有关之外,与其个人的总体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

2.3激励体制有效性较低

轨道交通运输环境整体较差、工作模式也较为单一,所要应对的工作量也较大,非常容易诱发司机的疲惫感,因此,需要构建出有效的激励体制以更好的提升司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运输乘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但是当前很多城市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单位实行的激励体制有效性较低,整体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很多激励条款的制定不具有长远性,直接影响到运输乘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提升轨道交通运输乘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对策

3.1增强轨道交通运输在线安全监控

在线安全监控技术在当前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其在很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严重的制约了轨道交通运输乘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增强轨道交通运输在线安全监控,能够更好的提升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性,便于运输乘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通过设置在线安全监控,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司乘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能够不断的提升司乘人员在自身工作的过程中应热情服务、标准执勤,在很多方面是对司乘人员的约束。此外,通过在线安全监控,能够更好的提升司乘人员的主动防范意识,更好的促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规范化进行操作。在具体的增强过程中,首先应当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在线监控机制,定期对行车进行重点的专项检查,其次,对考核的方式进行规范,更好的促进轨道交通业务水平的提升。

3.2构建完善的人员培训机制

首先在对司乘人员进行培训的而过程中应当有计划的、分步骤的进行,特别是对刚入职的司乘人员更应当安排出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与流程。其次,培训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深度,不能泛泛而谈,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应增强司乘人员的安全意识。第三,进一步的强调轨道交通内的三级培训制度,制定出完善的入职培训制度,确保司乘人员在具有了较强的理论知识之后进入到工作岗位。针对不同的部门制定出对应的在职培训制度,保证司乘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加强,更好的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3.3构建标准化、完善化作业流程

通过在轨道交通内构建标准化、完善化的作业流程能够较好的提升轨道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同时可实现司机操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更好的保证轨道交通行驶的安全性。其次,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能够提升运输乘务管理的标准化,轨道交通的综合服务能力必然得到提升。

4、结束语

综上分析,全面的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乘务管理对于进一步的增强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内部人数不断增多,而带来的轨道交通压力不断增加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秦战,杨心丽. 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上盖开发模式初探——上海市吴中路停车场上盖开发项目[J]. 上海城市规划,2009,03:55-59.

[2]江志彬,费翔,滕靖. 常规道路公交与网络化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协作模式[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2:15-17.

[3]梁强升.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高峰期的不均衡运输组织研究与应用[J]. 都市快轨交通,2014,04:30-34+42.

[4]丰富,陈绍宽,杜鹏. 考虑时间均衡度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务排班计划优化方法[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4,06:164-170.

[5]刘晓静. 校企合作共同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J]. 企业技术开发,2015,08:109-110.

论文作者:蔡志超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轨道交通运输乘务管理研究论文_蔡志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