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阶段中国画教学勾廷丽论文_勾廷丽

浅谈小学阶段中国画教学勾廷丽论文_勾廷丽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雨冲乡四新小学,551619)

摘要:近年来,中国画逐渐被引入小学美术教学课程之中,但中国画教学仍然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其用笔、调色及对水分等的掌握要求都非常高,只限于在小学高年级进行传授教学,而忽视了在小学低年级组织教学。而且,临摹一直是中国画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面对的是枯燥反复的技法训练,没有想象、创造的空间,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冷却,兴趣大减。

关键词:笔墨游戏;简笔画;临摹;创作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它博大精深,风格独特,文化内涵深厚,深受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让学生从小接触中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情感,是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中国画本质上不是西方概念的纯绘画,特别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更是一种文化综合体。要提高现代人对诗、书、画、印文化的欣赏水平,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普及中国画教育,使中国画教育成为大众教育。学校通过中国画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从而产生美的悟性和感染力。

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是想象力和创造力都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教师通过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中国画艺术的教学,开发低年级学生数的想象力、艺术创造力。中国画尤其是中国画中的写意画讲究的是一种意境,有别于油画的写实,却甚似于儿童画的天马行空。中国画的这一特征使的它比一般美术门类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另外,培养小学生中国画能力还有助于诗词教学,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合成一种浓郁的文化底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更是将诗画在视觉,听觉上融合到极致。近年来国画也编入了小学美术教科书,如小学美术课五年级下册《水墨诗心》一课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诗的意境这一重要特点,启发运用水墨工具营造诗情画意,在学习活动中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何学习中国画,浅谈以下几点思考,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探索:

一、以笔墨游戏为引导,笔法、墨法练习为根本,让学生感受笔墨情韵,变枯燥为乐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都乐于以游戏的方式接受新事物。教师一开始采用笔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接触中国画,在笔墨游戏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使之对国画学习充满期待。中国画技法的掌握与恰当运用无疑可以延伸艺术形式和艺术学习者的视野,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让其深刻体验创造过程中自主创造的乐趣和收获,美术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才真正具有效果。在三年级的下册一节美术课《彩墨游戏》中,教学中我通过游戏试验的方法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与发现技能、技巧。让学生通过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圆粗细、干湿浓淡将毛笔粘上墨在宣纸上自由挥运,上下,左右、来来回回地“乱涂乱画”直到笔干墨渴,然后蘸水、蘸墨、蘸色、继续运动,可以在已有的墨色上重复画……,游戏结束后,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认识他们作品中所创造的各种墨色,以及墨色产生的原因,从而使学生理解墨分五色:焦墨、浓墨、淡墨、干墨、湿墨。这样也印象深刻。同时帮助学生比较、分析作品中各种点、线、面是如何通过不同的用笔表现出来的。学生很惊讶原来在自己随意涂画中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笔法、墨法。激起了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一些笔墨基本训练的热情,以期提高运用、表现能力。同时,欣赏一些名家作品,让学生观察和领悟画家是怎样在宣纸上通过特定的表现手法老表现各种不同的对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际练习时,要让学生认识毛笔、水、墨和宣纸这些特殊工具材料的独特性能,通过选择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各种事物,产生不同的笔墨情韵。

二、从简笔画入手,以线描画为基石,锤炼线条,打好水墨画基础

简笔画的特点是以简单的线条画出生动有趣的图像和表情,这无疑是对孩子们的有一个游戏。当孩子们用他们手中的毛笔画出那些可爱表情、有趣图像是他们的成就感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以线为主的笔墨效果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点,线描画是儿童相当喜欢的一门传统艺术。它也讲究用笔突出线条的浓淡粗细变化,而水墨画是以线条为主的笔墨艺术,练习线描画可以为学号水墨画打好扎实的基本功。线描画线条的抽象韵味融入到中国传统绘画之中,使水墨画对线条的表现超出形象之外,获得了独立的艺术审美价值。在进行水墨画教学的过程中,与线描画教学结合起来,把学生在线描画课堂上掌握到运笔的浓淡粗细变化援引到水墨画教学之中,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在水墨画中对线条的表现能力,使学生的水墨画能力达到质的飞跃。

三、以临摹为手段,掌握基本表现手法,激发学习欲望

临摹只是中国画教学的一个手段,并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枯燥的技法训练,也不是所谓的“依葫芦画瓢”,而是让学生从中体会学习艺术大师的表现手法。俗话说得好,“学其上上,得其中中;学其中中,得其下下”。临摹著名画家的作品才能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有较高的起步。刚开始临摹所选择的绘画内容要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并且是学生容易学到的事物,因为小学生对这些事物比较熟悉、感兴趣,所以画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同时,在临摹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观察作者的起笔、运笔、收笔,观察表现事物的形态,让学生学会分析画家们是怎样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艺术表现的。其次,临摹也要有法有变,初始临摹,教师要示范重点,要求学生边临摹边思考,找规律,以加深理解,后期临摹,要在欣赏中初步体会画家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想法,培养儿童举一反三的创造能力,画出与画家不同的作品。让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不仅有技法上的收获,又有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更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成功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画的欲望。

四、以写生为途径,培养创造能力,是儿童中国画创作的源泉

在没有进行亲身体验物象的情况下,而一味的照本临摹会使学生的思维定式化,对临摹的依耐性会越来越强,离了临摹便无从下手,画画不再是一种乐趣,而是负担。写生是绘画中必不可少的阶段。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有他们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他们有天生的创造语言的能力,因此当学生临摹进行到一定的阶段,学生掌握基本的水墨技能技巧及表现方法时,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通过写生使儿童更细致、更深刻、更具个性的认识事物。

中国画为小学生们打开了通向传统艺术宝库的大门,加强了少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接触、理解,让他们看到了中国绘画的博大精深,领略了传统文化的瑰丽、磅礴,自觉地树立起名族自豪感,每一位学生都由衷的产生继承传统艺术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韩玮.中国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萧珠玉.绘画入门正规训练——水墨画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10月

[3]袁牧.中国画技法.[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06-01.

论文作者:勾廷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阶段中国画教学勾廷丽论文_勾廷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