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邓同志做好体育工作_体育论文

缅怀小平同志做好体育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平论文,同志论文,体育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1952年5月为西南区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的题词。

听到邓小平同志病重逝世的噩耗,我的心情无比沉痛。新时期我国体育战线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的结果。小平同志的体育思想和体育实践,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组成部分,与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远大的革命理想紧密相连。小平同志善于运用辩证的思想方法指导体育工作,对我及体育战线的工作教益殊深。

十年动乱,把党和国家推到了积重难返的困难境地。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怎么走?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而率领全党、全国人民披荆斩棘,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我国体育战线同全国各条战线一样,得益于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1996年末,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在世界大赛中夺得1001枚金牌,是1979年前30年共获得30枚金牌的33倍多。深入学习和认真领会小平同志理论,是体育战线同志们的强烈愿望,是加强体育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是深化体育改革、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深刻认识到,新时期伟大实践的成功经验,正如江总书记指出的那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的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

小平同志一生多磨难,政治上三落三起,生活上备受艰辛。他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人成长的足迹,历经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青年时期他就怀着追求革命真理的崇高理想远涉重洋到法国求学,大革命时期和后来在白色恐怖的条件下,他在当时的党中央做了大量繁重的和危险的工作,以后又奉命到广西成功地发动和组织了百色起义。在江西瑞金的中央红色根据地,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队伍中,在抗日前线的战火硝烟里,在指挥淮海战役和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前线统帅部,以及在建国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历次重大决策和事件,小平同志都经历了。特别是十年浩劫之中,小平同志本人和他的家庭受到迫害,多大的苦,多大的难,他都顶过来了。1992年小平同志已年近九旬,他还精神矍铄地到南方视察,英明地及时地指导了全国的改革开放大局。他身板那么硬朗,精力那么充沛,就象一个钢打铁铸的人一样。人们都惊叹这是一个奇迹,都在探寻这里的原因。我认真学习了小平同志的著作和介绍他经历的书,发现这不仅是因为小平同志有超人的思想境界和革命意志,而且还有一个钢铁般的体魄,这是与他终生坚持体育锻炼,磨砺自己的意志和强健自己的体魄有关。毛主席年轻时说过:“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小平同志的体育生涯,铸就了他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他钢铁般的体魄,担起了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重任,成为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小平同志从小就酷爱体育活动,尤其爱好足球。在留法期间的艰苦岁月里,他还悉心省下5个法郎,看了一场国际足球比赛,直到晚年还能回忆起那次比赛的冠军是谁,可见他对足球运动挚爱至深。小平同志辞去领导职务以后,终于有了闲暇了却自己的夙愿,1990年世界杯足球比赛,中央电视台连实况带录相一共转播了52场,这位耄耋老人就看了50场,真可谓过足了看球的瘾。如果要在如此高龄老人中评出世界级的球迷,我想,小平同志是当之无愧的球迷大师!

小平同志钢铁般的身体和意志,是革命战争艰苦岁月锤炼的结果,也是他自觉地坚持体育锻炼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小平同志从青年时就养成了冷水浴的习惯并坚持到老年,他借此来锻炼意志,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复杂环境和生活条件的适应能力。这是一个革命者准备过艰苦生活的境界和情怀。小平同志喜欢散步,工作十分繁忙,他也要挤出一定时间在户外走走,他散步的习惯是走得平稳快捷、沉思不语,一边散步一边思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即使在蹲“牛棚”的日子里,每天就寝前他总要绕着小院子散步1个小时。小平同志70多岁时还徒步登上黄山,使身边很多年轻的工作人员望尘莫及。小平同志喜欢游泳,尤其喜欢在大江大海中游泳,这可能和他的性格有关。他说:“我不喜欢室内游泳池,喜欢在大自然中游泳,自由度大一些,有股气势。”80多岁了,小平同志还能坚持在大海中畅游1个小时以上。这与毛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中形容的那种“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的文弱之躯形成鲜明的对照。“圣贤豪杰之所以称,乃其精神及身体之能力发达最高之谓”(引自毛泽东青年时期读书批注语),小平同志就是这样的人。

在体育项目中,小平同志可能由于性格富于睿智机趣的缘故,特别喜欢打桥牌。打桥牌,尤其喜欢和高手打。“打牌要和高手打嘛,输了也有味道”,他这么说。打桥牌,也是小平同志休息的一种特殊方式。他说:“唯独打桥牌时,我才什么都不想,专注在牌上,头脑能充分休息。”

追溯小平同志一生的体育实践,我以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方法简单易行,能够终生坚持。小平同志总是因时因地选择体育项目,注重实效。无论是散步、爬山、游泳、冷水浴还是打桥牌,都是可以就地取材的项目,而且符合个人特点,健身效果很好。尤其可贵的是,他能终生实践“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坚持锻炼不辍,直至晚年。他说:“我是用游泳锻炼身体,用桥牌来训练脑筋”,“我能游泳,特别喜欢在大海中游泳,证明我身体还行;我打桥牌,证明我的脑筋还清楚。”

从事体育工作后,我常探讨这样一个现象,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为什么这么重视身体锻炼,奉行终生。我想,这绝不止是什么个人的嗜好、爱好、习惯,而是和他们远大的革命理想和抱负有关,和他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有关,和他们艰苦奋斗的人生观有关。他们和那种贪图安逸、畏难恶劳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格格不入的。小平同志说:“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对于中华民族的振兴,对于共产主义远大奋斗目标,倾注了全部感情和力量。他说:“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他始终坚持锻炼身体,是为了更好地为党工作,为人民做事。我们学习小平同志的体育实践,最重要的是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学习他坚定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这是他全部的人生哲学,也是他全部体育实践的思想基础。

小平同志个人热爱体育运动,始终身体力行,堪为楷模。对于我们党的体育事业,体育工作,他同样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从来都主张体育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服务。对此,江总书记曾评述道:“中国有12亿人口,体育的中心任务、重要任务就是要保证人民身体健康。毛主席的方针和小平同志的指示是一致的。”

1952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毛主席就为体育工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指出了在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体育工作的方向和根本任务。对此,小平同志深刻领会并认真执行。1952年,他为第一届西南地区运动会题词:“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后来又在小平同志的亲自关怀下,我国成立了中央体委(即现在的国家体委)。1954年国家体委在酝酿机关编制时,拟成立一个群众体育处,隶属办公厅。习仲勋同志在审定编制表时认为规格低了,说:那怎么行?群众体育要独立成处。国家体委遵此意见改完后,呈报小平同志审批。小平同志阅后指示说:不行,不能是处,要成立司。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国家体委才成立了群众体育司,中国的老百姓才第一次有了政府部门职能司管理这个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大事情。

“过去西方有人称中国是‘东亚病夫’。中国的体育过去很差,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才开始的。现在的体育,可以说完全是开始,开始搞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毛主席发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也可以说是个群众运动,体育是个群众性的东西”,小平同志这样向外国友人介绍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小平同志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活动,尤其关心青少年儿童。他为《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在这“四有”中,他把“有体力”作为为人民、为人类作贡献的基础。他曾经多次告诫国家体委的领导同志:“就是要加强学校的体育嘛!要把学校的体育工作搞好。”1974年8月8日小平同志在接见我国参加亚运会的队伍时强调:“毛主席向来主张,体育方面主要是群众运动,就叫‘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就是群众性问题。当然,这就是广泛的群众体育运动。体委应该主要在这方面要搞好。”小平同志对体育工作的这些指示,成为我国体育战线的宝贵财富,指导着我国体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根本宗旨,同时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根本宗旨。

改革开放以后,小平同志曾多次指示要加强体育工作,他说,“现在看来,体育运动搞得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它鼓舞了这么多人,吸引了这么多观众、听众,要把体育搞起来。”小平同志把体育作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示我们:“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要进一步研究,提出方针,制订规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体育战线取得的成就,无不是小平同志理论指导的结果。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对体育工作的认识和指示。去年年初,江总书记在接见参加第三届亚冬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和省区市主管体育的领导同志及各级体委领导同志时,特别强调指出:“我国现在有12亿人口,从前在旧社会人家说我们是‘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当时就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后来小平同志也有指示。全国改革开放以来,体育运动确实有了很大发展。所以,体育工作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增强人民体质,这是一个国家富强、文明的标志。单纯有钱也不行,单有经济实力也不行,必须把12亿人民的体质搞上去!”李鹏总理在去年年初接见1996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与会人员时指出:“关于体育政策,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把体育工作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增强人民体质上来。我们的体育工作,应该以增强人民的体质,增强12亿人民的体质,作为最根本的宗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最根本的宗旨,这一点我们永远也不能动摇,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

体育有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之分。群众体育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竞技体育指运动员所进行的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取得竞技比赛优异成绩为目的的训练、比赛等活动。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体育战线长期有所争议,看法不尽一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锐利武器。在延安,党内在文艺工作方针上也是有争论的。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了“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的思想。作为大文化范畴内的体育,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和上述问题基本相同。但由于我们的同志在日常工作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加上马克思主义水平还不够高,往往强调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又忽略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或者为了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排斥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文革期间,极“左”思潮泛滥,形而上学猖獗,在体育工作的方针上更是出现了全盘否定竞技体育的现象。小平同志在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恢宏气魄顶住了“四人帮”的压力,力挽危难局面,在体育方针问题上再一次强调了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辩证关系。他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所阐明的,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体育也是这个问题嘛!没有广泛的群众体育活动,就没有雄厚的基础,好的选手就选不出来。当然,整个国家水平要提高,要在提高指导下普及,这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对立的统一。”小平同志的这些指示,为体育工作后来的拨乱反正,确立正确的指导方针奠定了基础。小平同志非常重视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他把群众体育看作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同时他又十分重视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80年代初还题写了“提高水平,为国争光”的题词,为我国竞技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实践证明,竞技体育在新时期的巨大成就,影响并带动了群众体育的发展,宣传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国家体委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80年代提出了全民健身战略和奥运战略,并要求在实践中把这两者协调起来。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提出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1995年又将这种思想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从而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辩证关系。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是新时期体育工作在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取得重大成绩,从而完成增强人民体质这一基本任务的根本法宝,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基本方针。

小平同志坚持用辩证思想指导体育工作,给体育战线的同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体育工作受益匪浅。关于体育工作中的政治和业务关系,他一方面指出:“你们有政治任务,不要只看到那么一个小球。一方面是打球,这个打球中体现很大的政治任务。”另一方面他又顶住当时在政治上无限上纲的歪风,反问我们说:“输了球把整个国家都输了?”答案不言自明。关于如何看待和处理体育比赛中胜与负的关系,这也是体育战线一个经常碰到的问题。他指出:“不要怕输,输了也没有关系,好好训练,主要是鼓足劲,打球越怕输越输,从信心上就输定了。心理状态不好,越怕输越输。”他鼓励我国出征亚运会的队伍:“要打出风格,打出水平,最主要的是要轻装上阵。”小平同志喜欢看体育比赛,他发现了我国裁判员和运动员的问题,于是就指出:“自己没有真本事靠裁判帮一手,结果,自己倒霉,不能进步。听说,外国运动员怕裁判。黄牌一举,是警告,红牌一举,滚蛋。在我们国内比赛听说是裁判怕运动员。”他告诫我们说:“我们裁判的问题很大,因为怕运动员,吹不好。害了哪个?结果是害了我们自己。所以,我们首先要教育我们的裁判。”“裁判不好,是降低我们水平,而不是提高我们水平。运动员不尊重裁判,也是降低我们的水平。这是使自己落后的最好办法。”在体育工作中,还有一个很难处理的事情就是军队和地方的关系问题,这也是一对矛盾,有许多棘手的事。小平同志就比我们看得更高,看得更远,看得更全面。他说:“军队可以养一批少年运动员。你们分给他们一批,由他们自己训练,出了成绩也是中国的嘛!业余队太少,也不行,军队可以养一半。水平提高了,都是中国的。”他还说:“可以把军队变成一个‘屯兵’的地方。国内比赛的劲头都不小,要到国际上为祖国争光,将来他们训练出来了,就把他们作为国家队嘛!”根据小平同志要讲“全国一盘棋”,要讲辩证法的这些指示精神,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处理好体育领域里军队和地方的关系,对很多政策做了调整,比如对全运会上地方运动员输送到军队去的,在计分方法上就做了有益的改革,受到军队和地方的欢迎,对保护体育人才,提高我国体育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小平同志是掌握和运用辩证法的大师,他的这些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体育战线的宝贵财产,我们要学习、继承并且发扬光大。

新时期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实行开放政策。开放,首先要打破封锁,改变封闭现象,要走出国门,才能同世界各国交往、交流、交换,才能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走得出去,就要解决许多历史遗留的复杂问题,要解决许多和世界交往的有效办法。而这些问题的难点大多在政治问题上,没有高瞻远瞩的政治目光和雄才大略的政治魄力,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办法的。

1979年年初,小平同志访问美国时在一次谈话中讲道:“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制度。”这是小平同志对“一国两制”构想的第一次公开表述。“一国两制”构想经过新时期的实践检验,对改革开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仅是一项解决台湾回归祖国的政策,而且是一项解决若干历史遗留问题及同世界交往的办法,是一项重大的成功的政治策略。“一国两制”构想,成为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较早地运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交往办法的可能要数体育战线了。1979年4月国家体委根据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精神,派出中国奥委会代表在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上提出:只承认中国奥委会,台湾体育组织以中国台北奥委会名义留在奥林匹克运动内,但须易名、易旗、易歌,更改章程。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在日本名古屋会议上接受了我国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名古屋决议”,也叫“奥运模式”。正是因为我国进入了奥林匹克大家庭,我国体育健儿才有了用武之地,才有了洛杉矶奥运会的“零的突破”,才有了汉城、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辉煌战绩。没有“奥运模式”,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是政治的作用,这就是政策的作用。抚今追昔,当时的决策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在国家体委、外交部等有关部门和中央领导同志中,当时的意见是有两种截然不同观点的。在决策过程的最后关头,是小平同志亲自拍板,力排众议,才一锤定音。所谓“奥运模式”,不是国际奥委会的恩赐,是国家体委、外交部等有关部门按小平同志指示抓住当时国际局势发生巨大变化的契机,运用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归根结底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胜利。

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办,从决策申办到筹办过程,也倾注了小平同志的心血。亚运会期间,我碰到朴方同志,关切地问起小平同志的情况。说真的,当时组委会的同志们是多想让小平同志出席开幕式或观看比赛啊,为此我们曾讨论了好几个方案。听朴方同志说,小平同志怕出来打搅大家,但在家里天天都通过电视看体育比赛,很有兴趣。1990年7月3日是亚运会筹备阶段最紧张的日子,小平同志来视察刚刚为亚运会建好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此前他亲自题写了中心的名称。我向小平同志汇报亚运会的筹备情况,小平同志想得更远一些,他没有谈亚运会,却关切地问起另一个问题,“中国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呢?建设了这样的体育设施,如果不办奥运会,就等于浪费了一半。”我知道,小平同志早在70年代就表示过,中国应该办奥运会。但在亚运会还没有办完的情况下,是否申办奥运会,有些同志还有疑虑。由于小平同志的过问,促成了申办奥运会的决策。事后证明,虽然申办受到国际反华势力的重重阻挠而没有成功,但申办奥运会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深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是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意愿,为人民办实事的成功之举。那次见到小平同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平同志那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他一下车就说:“我这次来是看看到底是中国的月亮圆,还是外国的月亮圆。”视察完后,他坚定地对我们说:“看来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比外国圆。现在有些青年人总以为外国的月亮圆,对他们要进行教育。”小平同志的这些讲话,我们及时进行了传达,给当时筹备亚运会的同志们以极大的鼓舞,是我国成功地举办亚运会的巨大的精神动力。当我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未成后回国不久,1993年10月1日,我又见到邓小平同志,他说:“申办不成,没有关系,总结经验。”他告诫我,西方“什么允诺都靠不住,这个道理要管好多年,不要轻易相信许诺,拿到东西才算数,没有拿到的就不要信。”

改革,是新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英明论断在理论上奠定了改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地位。我国的体育事业,尤其是在竞技体育方面得益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地方颇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入,以往体制的弊病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体育战线的一些同志仍留恋以往那种高度集中的,由国家统起来、包下来的做法。体育改革究竟怎么搞?这是体育战线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小平同志这时虽然没有直接指导体育工作,但他在新时期的每一个改革关头的重要讲话,对体育战线都有深刻的影响和震撼。可以说,体育战线在新时期的每一个成棘,都是小平同志理论指导的结果。其中,使我记忆犹新的是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的视察南方讲话,这对体育战线统一思想、深化改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992年11月中旬,全国体委主任在广东省的中山市召开了以学习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报告、探讨体育改革为主题的座谈会,后来被称为“中山会议”。这个会议是个“换脑筋”的会议,在体育战线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有着转折性、历史性的意义。我理解,“换脑筋”是小平同志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形象说法。“换脑筋”,就是要换掉陈旧过时的或其他不切实际观念,用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统一我们的思想;“换脑筋”,就是要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形式的思想方法,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观念上来;“换脑筋”,就是要破除计划经济条条框框的束缚,改变“等、靠、要”的思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树立敢闯、敢冒、敢于开拓的精神;“换脑筋”,就是要摆脱“左”的影响,摆脱姓“社”姓“资”等抽象争论的束缚,用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衡量改革的成败利钝,大胆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有益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文化成果;“换脑筋”,就要以破除患得患失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换脑筋”,就是要确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破除“体育就是体育”的单纯业务观点,体育战线要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党的基本路线服务。

通过“中山会议”的学习与讨论,体育战线进一步用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了思想,转变了观念,统一了认识。大家认识到,深化体育发展,并不是对原有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细微末节的修补,而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规律,对原有体育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深化体育改革,不是改变体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而是社会主义体育的自我完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坚定我国体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加快发展的步伐。从总体上讲,深化体育改革就是要使原来适应计划经济的体育体制逐步转移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国家控制,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的轨道上来。

根据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我们把体育改革的具体目标和基本措施归纳为“六化六转变”。即体育要实现生活化、普遍化、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生活化就是要使体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普遍化或叫大众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化就是体育活动更多的由社会方方面面来办。科学化就是体育工作、体育活动要按科学规律办事。产业化就是体育事业单位在“以体为本”的前提下,发展体育产业,法制化就是要使体育工作实现依法行政、以法治体。为了达到“六化”的要求,体育工作相应要实行“六转变”,即个人的体育费用从福利型向消费型转变,体育活动要从一家办向大家办转变,体育组织形式从行政型向社会型转变,体育干部要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体育事业从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体育工作从“人治”向“法治”转变。

“中山会议”还确认了“以足球改革为突破口”,探索深化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道路。在中国,运动员的职业化、运动项目的俱乐部制、竞赛的广告及产业开发等等,这些事情能不能搞?究竟怎么搞?我们要按照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规律办事,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同时还要加强体育的宏观调控能力,保持我国体育的社会主义性质,这就是要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的发展道路,更加充分地调动社会力量搞体育的积极性,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后来的实践证明,选择足球改革作为突破口是正确的,它对竞技体育的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起到了先行一步,探索经验,摸索路子的示范作用。现在,有不少条件成熟的运动项目都按照协会制、俱乐部制、职业化等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没有“中山会议”的解放思想,按照小平指示,“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足球改革的突破口不可能先行,整个竞技体育改革的速度就不会那么快。

在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进年来,体育战线重新研究调整了体育工作的战略部署,推出了“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以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使体育工作更好地为小平同志规划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服务。“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跨世纪的中华民族体质建设的宏伟规划,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配套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功在当今,利在千秋,造福于民的伟大事业。制定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十分关心的群众体育事业,按照系统工程的理论对群众体育的发展进行系统设计、统筹安排,使体育工作更加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奥运争光计划”是全面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规划。发展竞技体育的目的,是为了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振兴中华、建设现代化的干劲,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服务;同时,对群众体育起到示范、指导、引导等作用。所以,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群众体育,为了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最后达到增强全民族体质的目的。这两个计划合乎人心,顺乎潮流。颁布实施后受到全社会的高度赞扬,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大范围内调动起全社会发展体育事业的积极性。两个计划的推行,是深化体育改革的产物,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体育领域的具体运用与体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平同志一直非常重视国家的法制建设。我想,这和小平同志总结十年浩劫的原因以及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着想有关。对于处理很多具体的工作,解决很多棘手的社会问题,小平同志认为从全局来说是加强法制的问题。他说:“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开始抓法制,没有法制不行。”按照小平同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我国体育战线经过8年酝酿,又经过8年起草,终于在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15次会议全票通过了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江泽民主席当天就签署颁布了这个体育战线的根本大法。《体育法》是指导、规范和保障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法律,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健康、国家的荣誉和社会的进步。《体育法》的颁布实施,结束了我国体育事业无根本法可依的历史,填补了我国立法的一个空白,使我国体育事业进入了以法治体、依法行政的新阶段。可以说,《体育法》的制定,是体育战线贯彻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为人民谋利益的一件特别重要的大事,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

从事体育工作以后,我认真反复地学习了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体育工作指示,深切认识到我们党在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上是一贯的,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理论上,他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体育思想;在实践上,他又率领我们高举起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道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博大精深的,实践证明,只有学好、用好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做好我国的体育工作,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学习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体育战线每一个同志长期的任务,我们一定要自觉地坚持下去。

伟人长逝,思想和风范永存。小平同志的逝世,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也是我们体育界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我们缅怀和悼念小平同志,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化悲痛为力量,牢牢把握大局,再接再厉,同心同德,开拓前进。

标签:;  ;  ;  ;  

记住邓同志做好体育工作_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