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类型及养护论文_伍鑫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类型及养护论文_伍鑫

贵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遵义营运管理中心 贵州省遵义市 5646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随着我国的公路建设也不断发展,可能会带给路面更多的危害。如果有关单位不加以重视,就会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对此为了让行车更加安全,而且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便捷,就要对其沥青路面的危害进行了解,进一步地找出可以解决的方法。基于此,就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概述入手,主要分析了常见的危害问题,并且提出了有效的养护方法,可促进我国的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沥青路面;路面病害类型;养护策略

引言

随着交通行业的发展,我国各城市的公路数量明显增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自然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出现破损的几率往往较高。如未能加以养护,导致病害严重化,极易对居民的出行造成阻碍。传统的公路路面养护原则以“先损坏后维修”为主,不仅容易增加养护成本,而且容易影响交通的畅通性。因此,实施预防性养护较为关键。

1沥青路面病害类型

1.1龟裂

龟裂主要发生在路面的局部范围之内,一般表现为裂缝相互交错,在龟裂产生的同时还会出现沉陷和唧泥的现象。我们一般认为,龟裂是由于重复荷载的不断作用而导致的疲劳开裂,其主要原因是路面的强度不够。它是一种局部范围内相互交错的裂缝,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路面在荷载的重复作用下,尤其是重荷载所产生的疲劳损伤和反复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局部薄弱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龟裂一般是自上而下发生,而且会贯穿于整个路面,主要发生在汽车的轮迹处,有时候还会有沉陷和唧泥的现象。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由于沥青混合料的脆硬以及混合料的老化都会造成龟裂的产生,但是这种裂缝只会发生在道路表面,而且此时的道路变形量很小,这样就对道路的结构影响比较小,可能会发生在道路表面的任何位置。

1.2坑槽

当将沥青投入使用之后就会出现坑槽这样的普遍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就是因为使用的沥青材料在配置上出现问题。而且因为当投入运营之后,压力不断地增大就会造成不断的变形,所以就形成了坑槽。主要有底层以及基层2种坑槽形式。而且因为会进行修补主要对其沥青路面刚建成而言的,但是因为在局部就会出现破坏,而且加上松散现象形成的坑槽是从上而下形成的。所以在坑槽的水就会在空隙位置发生渗漏现象,所以当到底部时,就会对底层的根基有所影响,主要就是造成压实度不够,所以当进行修补时,依然会出现各种问题,主要有松散的结构以及网裂等问题出现。目前都是在早期因为有非常严重的交通压力造成的,而且因为人员没有修补中进行彻底的修补造成的。

1.3车辙与泛油病害

当沥青路面出现大量的车辙时,会严重危害路面的使用性能,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运行。而车辙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沥青随着气温的上升而发生软化,具体来说,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能是关系到沥青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沥青混凝土强度往往随着沥青稠度的加大而增强,然而黑色的沥青路面极其容易吸收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的热量,尤其当沥青路面温度高于60℃时,沥青就会发生软化,此时再加之上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就极易导致车辙病害。

1.4块状裂缝

块状裂缝是将路面划分为矩形裂缝的一种交叉裂缝。其中块状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外界温度的变化、反射裂缝以及沥青的老化等。当路面的纵向和横向裂缝比较密集时,将路面划分为近似矩形的相交裂缝,这样就产生了块状裂缝。人们普遍认为块状裂缝主要是由低温收缩、反射裂缝和沥青老化而引起的裂缝,裂缝的深度通常局限于路面的表面,其中对路面的性能没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宽度任何地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

2.1路面预防性养护较其他养护的不同点

(1)养护时间。路面状况良好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时,应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反应性养护措施只有在路面条件状况很差的状态下才采用。(2)养护目的。预防性养护以修复路面为主,延长路面使用时间。而反应性养护的主要目的在于恢复路面性能,是为了保证路面能够正常使用,而使路面恢复到能达到一定服务水平的阶段。(3)养护费用。预防性养护需要的施工量少且施工工期短,所需要的成本也低,而反应性养护施工量大且施工工期长,施工所需要的成本也高。

2.2沥青及水泥养护技术

1)沥青养护技术:沥青为沥青路面的主要材料之一,该材料的质量,是决定路面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达到预防性养护的目的,本工程决定将改性沥青应用到路面的养护过程中,以避免裂缝以及沉陷等病害发生。本工程所应用的改性沥青,针入度为50~80(1/10mm),延度为-0.2cm、溶解度为99%、25℃弹性恢复率为75%。上述指标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能够达到提高路面质量的目的。2)水泥养护技术:本工程所选择的水泥以及碎石,以骨架密实型为主。为判断上述材料质量是否达标,工程通过筛孔实验的方式,对材料质量的合格率进行了观察。实验发现,当筛孔密度为31.5mm时,所有材料均能够通过孔洞,材料质量合格率100%。当筛孔密度为19mm时,合格率为90%~100%。随着筛孔的缩小,材料合格率有所降低,但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3车辙及泛油的治理措施

一般来说,可以运用加热路面的方式对车辙病害予以处置,此外还可以运用沥青材料将车辙部位予以填平处理。总的来说,车辙治理的核心思路在于确保路面强度。因此在具体施工中,务必要注重材料的选用以及铺筑工艺的把控,应该严格依据规范和设计要求开展路面的压实工作,避免单遍碾压的现象。当公路路面的车辙现象较为严重时,应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首先,对路面车辙两侧的拱起部位予以局部铣刨以及整形;其次,借助微表处车辙修复技术,即开展轮迹带车辙填充或者微表处罩面技术进而对车辙予以处置。一般来说,较为严重的车辙往往是由于面层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不佳而导致的,在处置过程中,务必要在车辙所有结构层铣刨之后仔细研究下承层的具体情况,针对具体情况开展对应的处理措施。务必要在确认下承层无病害的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开展微表处车辙修复技术。对于路面中出现的泛油,一般在病害部位铺筑石子以及黄沙以改善泛油,而对于较为严重的泛油则需要在铺筑石子的基础上开展二次压实操作,进而有效改善泛油。与此同时,务必要从根本做起,在施工环节就严加把控沥青原材料的选用以及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进而将泛油的问题扼杀在摇篮中。

2.4加铺设计技术

因为在路面整体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冷再生稳定剂,其中的重要部分就是水泥,所以在检修路面的过程中依靠相关检验标准,将其稳定粒料标准作为依据,就可以设计以及优化路面大修时实现其维修以及建设。对此在对大修进行选择时就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因为应用时因为使用的设备非常普遍,所以应该对工艺进行采用时,对稳定剂须做出一个合理的选择,且应该通过机械对其较为严重的路面进行处理,就可缩短其检修的时间,而且为了实现其工程的要求,当清除路面时,应该全面地考虑其对施工造成的因素。

结语

总之,目前车辆在高速公路及西宁行驶的过程中,对其安全有影响的重要因素主要之一就是沥青路面的病害,所以应该针对病害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主要就从设计、施工以及养护等过程进行重视实现其质量的保障,对此就可以为行车提供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詹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分析及养护办法[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8):28–29.

[2]张东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与养护、维修方案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8):75.

论文作者:伍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8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类型及养护论文_伍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