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支持工作_国防教育论文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支持工作_国防教育论文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形势下论文,努力论文,双拥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我省军民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指示,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广泛开展了“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谱写了新时期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篇章,全省出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民团结、社会进步的局面。

一、深入进行宣传教育,深化对新时期搞好双拥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

毛泽东同志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事业胜利的保证。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同志对双拥工作的热情不够高了,一些地方甚至发生了军地军民纠纷,影响了军政军民关系。究其原因,我们感到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一些同志产生和平麻痹思想,而忽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随着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容易使一些同志只重视经济建设,忽视国防建设;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物质利益观念普遍增强,在处理军政军民关系时,一些同志往往考虑经济得失多,甚至重“利”轻“义”、讲“利”不讲“情”。针对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我们从深化广大军民对新时期搞好双拥工作的重大意义入手,着重抓了以下教育,以提高双拥的自觉意识和工作热情。

进行全民国防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地“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内容、以促进和加强国防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国防教育摆到重要位置,先后下发了《关于对各级干部进行规范化、制度化国防教育的通知》及《关于在全省县以上党校增加国防知识培训内容的通知》。省及市、地都成立了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对国防教育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教材、统一检查。各地各部门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宣传舆论工具,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全省中小学校全部把国防教育纳入了课时并严格落实;42所大专院校全部完成了军训任务,平均每年有5 万名大中专学生接受军训;县以上党校全部开设了国防教育课,8 万多名各级领导干部已在各级党校修完了这门“基础课程”;全省6000多个基干民兵连均已完成了国防教育五年规划。深入的国防教育,强化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国防意识,进一步树立了“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思想,加深了对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使我省提出的“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的口号日益深入人心,在全省形成了拥军优属的良好社会风尚。

进行我军性质和宗旨教育,使广大指战员自觉地“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为了把拥政爱民变成广大指战员的自觉行动,驻豫部队各级党组织坚持对广大指战员经常进行我军性质、宗旨和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教育,把拥政爱民教育纳入年度政治教育计划,做到了课堂政治教育必修、野外军事训练必训、日常宣传教育必有,战士一茬一茬地换,教育一遍一遍地搞。许多驻军单位编写了拥政爱民教材,摄制了反映军政军民团结的音像、录音带下发部队,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到大力支持部队建设的先进单位参观,请拥军优属先进典型作报告,使广大干部战士从感情上与人民群众的心贴得更紧了,从而牢固树立了“爱人民、学人民、为人民”的思想。

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双拥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驻豫部队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党史、军史对广大干部群众和指战员进行革命光荣传统教育。通过教育使人们从缅怀历史中,受到爱军爱国爱人民的光荣传统教育,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之情,使双拥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得到了发扬光大。近年来,中原大地上相继涌现出了一大批拥军爱民的英雄模范人物,全国著名拥军模范赵趁妮,爱民英雄、驻豫部队某部班长徐洪刚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二、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促进地方发展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根本任务,扎扎实实地开展双拥工作

党的基本路线确定了党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既对双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了双拥工作新的内容。双拥工作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促进地方发展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根本任务,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近年来,我们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双拥工作的内容,拓宽双拥工作的领域,理出了做好双拥工作的新思路。

拥军办实事,优属解难题,为部队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把支持军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满腔热情地帮助部队解决战备训练、生产营建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好退伍军人、转业干部、军队离退休干部、随军家属的安置及烈军属的优抚工作,努力为部队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每当驻军进行野外军事训练或演习时,各地党委、政府都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全力支援。1994年5月,部队在豫西地区举行夜间训练演习, 演习区域涉及3县1区、50多个乡镇、480多个行政村。我们接到通报后, 立即以省政府的名义下发了支持部队做好演习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并召开协调会,向各有关部门、单位明确了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洛阳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演习保障领导小组,建立了30多个部门、单位参加的保障网络。当地政府和干部群众像当年支前那样千方百计保证演习部队的后勤供应,不分昼夜维修演习区域的道路,群众还主动为部队腾让住房2800多间,保证了演习任务的顺利进行,受到了中央军委首长和演习部队的称赞。为确保部队人员车辆在我省境内畅通无阻,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拨出专款1000多万元,铺设、修整了通往营区的道路。在土地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全省近年来先后为部队生产、营建、训练划拨土地38662亩。为使广大官兵安心服役,献身国防, 我们注重研究和解决优抚安置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切实做好优抚安置工作,以解除官兵后顾之忧。在各级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省除及时足额发放抚恤补助款外,还建立了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标准、义务兵优待标准的正常增长机制,保证优待补助标准每年随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而增加。

把支持和保证驻地的发展与稳定作为新时期拥政爱民工作的重点。近年来,驻豫部队以振兴河南为己任,把支持和保证驻地的发展与稳定作为新时期拥政爱民的重点,主动承担并出色完成了大批急难险重任务,为我省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驻豫部队发挥主力军、突击队作用,积极支援我省确定的“十大基础工程”及“二十项振兴工程”,计投入劳动日近百万个,出动机械车辆5万多台次, 为改善我省的投资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作出了积极贡献。驻豫各部队、军事院校还注重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科技助民、科技共建活动。驻豫各部队针对部队分布广、距离农村近的特点,把帮助驻地建设小康村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结合点,在机关连队和人武部广泛开展包村帮户奔小康活动。我省旱涝灾害频繁,每当驻地发生重大灾情、险情,驻军总是主动请战,担当抢险救灾主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双拥工作新形式,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相互团结、相互支持的大好局面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如何探索、创造富有时代特色的双拥活动形式,不断提高双拥工作的整体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按照“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要求,充分尊重广大军民的首创精神,积极探索新的路子,使双拥工作渠道有拓展、形式有创新、难点有突破,军民鱼水相依、水乳交融的局面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扎实开展群众性的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我们始终把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摆上各级党委的议事日程,作为目标管理分解到日常工作之中。从省到乡(镇、街道办事处)普遍建立了双拥工作领导组织,使军地双方的军民共建活动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建立军民共建点14630个,社会覆盖面达到95 %以上。全省绝大多数共建点被评为县以上文明单位,全省有6 对共建单位还受到了中宣部、总政治部的通报表彰。

军民携手,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是新的历史时期双拥工作的创举,是实现双拥工作社会化、经常化的有效形式。在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中,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军定期召开军地联席会议,商讨创建双拥模范城(县)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规划,正确把握创建活动的根本目的,端正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各市地都把创建双拥模范单位纳入行业目标管理,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截止去年,郑州、开封、洛阳、安阳、许昌5个省辖市, 南阳、商丘两个县级市荣获了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强化政策法规建设,使双拥工作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我们重视加强双拥工作的政策指导和法规建设,先后制定了优抚、安置、军供等方面的单项地方性法规。全省17个市地中有15个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拥军优属工作的综合性政策规定。今年元月,省政府颁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部队建设做好拥军优属工作的若干规定》,对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保护军事设施,保证部队水、电、粮、油等物资供应,解决军人家属随迁,军人子女入托入学及军队建设征地用地等方面作出了15条明确规定。

标签:;  ;  ;  ;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支持工作_国防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