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法制化建设论纲论文_高贵英

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法制化建设论纲论文_高贵英

攀枝花公交客运总公司 四川攀枝花 617000

摘要:社会保障档案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社会保障管理工作过程真实的记录下来,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民生档案管理的一部分,对社会和民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也促进了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在社会保障工作中,需要依靠法律制度来维持各项社会关系之间的平衡以及保护档案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因此,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法制化是势在必行的。然而,在目前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为了促进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建设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法制化在社会档案工作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法制化建设

一、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立法的

1、社会保障建立法治档案管理的基础探析

对社会保障管理档案进行立法的建立基础主要是社会档案保障管理相应的法律依据。因为对社会档案保障管理在立法方面的建设,主要还是在社会立法保障以及对档案进行管理立法的交叉范围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在社会保障这一方面的法律以及法规,同时对地方性的立法以及一些具有规范性的相关文件。通过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我国进行社会档案保障管理方面的立法基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1、国务院中各部委相关方面档案制定以及社会保障局方面的规章 社会档案在保障管理方面会涉及到人力资源以及国家档案局还有社会保障局和民政部几个部门,一些相关的规定也是围绕着这几个部门展开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门中相关的规章比较多,本文重点就两方面展开探析,一是由国家档案局加以实施发布,通过国务院审批的《档案法实施办法》,这一法规对社会档案在保障管理方面进行立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项法规就是由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部还有国家的档案管理局一同制定并实施公布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这是目前在我国唯一的一部有关于社会档案保障管理方面的部门规章,是各个地方在进行社会保险的档案管理方面法制性建设的依据。

2、省以及自治区和直辖市有关社会保障法制性建设地方性的法规 在进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方面相关建设的时候,在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都是有着明确的档案调理的;在对社会进行救助方面,每一个省以及自治区和直辖市都专项制定了“最低生活保障的办法”以及“社会救助办法”这些规章制度。对社会保险进行制定的管理方面,各个省份以及自治区还有直辖市也相应的制定了“失业保险加以实施方法”,在进行各个地方的社会档案保障管理立法建设方面这些地方性立法也提供了比较重要的依据。

二、我国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立法的现状

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社会保障”概念,是党十二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此后的官方文件中,通常把“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作为基础制度,但关于社会保障的说法与内涵并没有完全达到一致。

1、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法总体上相对滞后,但渐趋活跃

我国正式启动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保障档案制度化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战略目标后。在此之前,浙江省早在“十五”期间就制定了有关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意见。我国在制度化建设方面相对较晚,这也使得我国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立法在总体上处于滞后局面。不过,地方各级政府在民政部《关于加强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的通知》发布后,陆续推出本地区的低保档案管理办法,使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相关立法渐渐活跃起来。

2、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立法发展不均

社会保障体系的包容面甚广,主要包括了三大领域: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分为五险项目、新农合、新农保等。社会救济分为低保、五保、灾害救助等。社会福利主要是针对老人、残疾人和妇女儿童等的福利。据出自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关于社会保障档案管理规范性文件来看,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立法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救助领域的低保方面;2.社会保险的业务档案管理方面;3.新农合医疗档案管理方面。

3、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立法各地规范不统一

我国浙江省是对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引起足够重视并探索其法制化建设的首批城市之一。在“十五”计划期间,便推出了《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办法》《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办法》。继而,在2006年发布实施了关于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规章《浙江省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办法》。关于城市低保问题,各省市也相继推出了地方性政策,包括上海市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办法》、江西省的《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办法》、陕西省的《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等,从规章的名称上,就可看出我国各地规范的不统一性。

三、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1、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落实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首先要完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制度,在原来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的社会保障工作形式,对其档案管理模式和制度进行不断创新,建立起一个科学完善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建设制度,对一些救助方面的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尤其是在社会救助方面的档案管理中,要使其管理工作逐渐法制化,避免分割立法的现象发生。对于很多在低保档案的管理方面,要使用比较灵活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统筹的规划,避免分割现象。

2、强化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

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人员是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对档案管理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在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中,促进法制化建设就要首先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而且,还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起职业素养,使工作人员的水平能够跟上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发展。此外,还可以设立相应的监督部门,协调社会保障档案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将社会保障档案管理部门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3、建立法制化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体系

若要建立一个法制化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体系,首先要根据社会保障档案的内涵,为法制化建设奠定正确的基础条件。然后针对平行的单项部门制定出有关社会保障档案方面的法规,对社会救助业务档案、社会福利档案等通过地方政府来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体制,为社会保障的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依据。最后,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社会保障档案方面的的法规制度,设置监督部门和考核部门,加强社会保障档案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法制意识,循序渐进的推动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改善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有必要加强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制定出科学有效且具有操作性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制度,强化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增强其对法制管理知识以及内涵的认识,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档案法制化管理体系,促进社会保障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从而有效提高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社会对档案管理的立法实施,并对民生起到相应的改善和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秀芹,郝丽丽,岳宗福.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法制化建设论纲[J].档案管理,2013,04:15-17.

[2]张蓟红.探究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J].价值工程,2015,03:318-319.

[3]张小英.档案的法制化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4,09:49+51.

论文作者:高贵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  ;  ;  ;  ;  ;  ;  ;  

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法制化建设论纲论文_高贵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