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精准学情库在高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雅宁

大数据精准学情库在高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雅宁

王雅宁(安徽省淮北市第十二中学 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教育技术的革新,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学习方式。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堂教学,其核心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和反馈。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收集、判断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教师据此实现有的放矢的备课,选择适应的教学策略。基于数据的分析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依据,通过课后作业数据分析和反思评价,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实现教学的持续改进,从而改变教学现状,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高三复习;化学教学;精准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2-029-02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的三个重要环节是测试、评析、讲解,为了体现高三化学教学的高效性,必须做到精准诊断,明确问题,优化策略。教育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升级,大数据海量和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处理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更强的优化力、洞察力和决策力,从而全面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率。

淮北市第十二中学于 2017 年引进科大讯飞智学网学习平台,并在全校推广使用。教师利用该系统的大数据精准学情分析,详细统计学生在预习、作业、测试、月考等考试中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利用系统提供的信息,教师可以及时快捷且精准的有了解个体和整体的真实学习情况,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选好教学起点,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能够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精准提问,从而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和能力,促进高三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9届高三化学备课组安排每周一次测验,一次50分钟,题目设置为7+4即7道客观题和4道主观题,目的是检验复习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便于及时查缺补漏,同时严格规定做题时间增加学生的时间观念。以高三二轮复习中“化学平衡”专题为例,整个流程如下:

一、紧抓高考热点,根据考纲预判出卷

根据高考考点的出题频率和难度统计,对本专题出现的常考点即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定量表示方法、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标志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计算在智学网组卷中心选择知识点组卷(如图1)。

图1 知识点选题组卷

试卷保存后自动生成二维码方便识别,将纸质试卷发给学生,学生只需将自己的学号信息涂写完整即可,其余正常做题书写。完成后收回纸质试卷,教师正常批改,只需在每小题的分数栏将学生得分用红笔划出。阅卷完成后用大讯飞提供的专用扫描仪进行扫描,一般一个班的试卷只需2min即可完成,并且立即可以得到成绩和统计结果,客观题可以统计到每个选项的选择率和选择人数、选择比例,主观题可以统计到每个小题的得分率。

二、测试分析,精准纠错

教师根据考试分析报告,包括每个题目的平均分、得分率、标准差、难度、区分度和知识点说明等细目,分析知识点和重难点掌握情况、学生成绩分布情况、得分率较低题目的归因。如图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高三10班_化学平衡知识点明细年级得分率班级得分率

用盖斯定律及有关计算0.670.8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0.650.6

化学平衡常数0.640.59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0.770.7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0.840.74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0.730.7

化学平衡的计算0.630.61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0.80.74

化学反应转化率0.70.6

图2 化学平衡测试结果

从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易错点并不在我们最初凭经验预估的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而是化学平衡的计算包括平衡常数的计算、转化率的计算,以及化学平衡标志的判断,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是对学平衡状态的内涵理解不透彻;而是化学平衡计算技巧掌握不到位,在计算过程中不能准确找出解题数据,“三段式法”运用不规范等。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展示测试情况,包括分数档、最大进步、最大退步、三个临界档的具体学生名单,首先对于进步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并适当提醒退步的同学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其次分析本班的高频错题,展示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高频错误答案,小组内讨论分析错误原因。最后由老师总结整张试卷中学生错误率最高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化学平衡标志的判断和化学平衡计算。

三、回归课本,当堂练习

如何突破这两个难点呢?师生共同查阅考纲要求,明确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3.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化学平衡是基础性概念,此时引导学生回归课本,认真梳理有关化学平衡的知识点,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接着进行拓展训练点加以巩固,十分钟定时训练,考查知识点包括化学平衡状态的直接标志(速率、浓度);化学平衡状态的间接标志(气体总物质的量、总体积、总压强等);化学平衡常数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关系;QC与K比较判断平衡移动方向;通过三段式的应用计算平衡常数。十分钟后,教师投屏答案,学生自行批改,并立即扫描答题卡。师生共同查看本次训练的情况,由抽取做错的同学解释做题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尽量能够自己总结出错误原因和思考误区,同时也起到警示其他学生的作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做题思路和策略。班级共性错题解决后,教师继续布置课后作业,学生自己登陆智学网学习平台将两次测试中出现的错题下载打印下来,集结成错题本,首先分析错因,如审题错误、概念模糊、思路错误、运算错误、粗心大意等;然后将错题进行订正;最后练习错题后的变式练习。通过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理解有了全面的提高,正确率也有所上升。

大数据时代,教学将更加依赖于数据和分析,而不是直觉和经验,大数据的时效性和全面性也是前所未有的,其应用能有效提高试卷的讲评效率,从而实现精准教学、精准复习,帮助学生节省大量的实践和精力,把学生从被动的统一的知识接受者解放为主动的个性化的知识建构者。同时大数据精准教学也让教师摆脱了简单的机械重复劳动,实现更高层次的专业发展。当然我们对大数据精准学情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很不深入、不全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化学教学实际中进行探索和印证。

参考文献

[1]梁峰丽.“极课大数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化学教与学,2015(09).

[2]彭清峰.基于极课大数据的学情诊断与精准教学.[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7(06).

[3]付达杰,唐琳.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探究 [J].现代教育技术,2017(7).

论文作者:王雅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2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大数据精准学情库在高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雅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