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县60例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潘丹园,苏常山,韦元芳,李锦雁,黄德恩

武鸣县60例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潘丹园,苏常山,韦元芳,李锦雁,黄德恩

潘丹园 苏常山 韦元芳 李锦雁 黄德恩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妇幼保健院 广西 武鸣 530199)

【摘要】 目的:探讨高危儿早期干预对降低智力低下和脑瘫发生率的研究。方法:将2012年1—12月在武鸣县妇幼保健院自愿接受调查的高危儿中,按照父母意愿分为干预指导组30例和对照Ⅰ组30例,同时选取30例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儿为对照Ⅱ组进行随访观察。干预指导组自出院后按照鲍秀兰教授0~3岁早期教育大纲进行早期干预;对照Ⅰ组及对照Ⅱ组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进行管理。3组研究对象均定期体检、神经运动检查及婴幼儿智力测查。结果:1岁时,干预指导组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Ⅰ组;干预指导组无1例出现脑损伤后遗症,而对照Ⅰ组有3例出现脑损伤后遗症,具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早期干预模式以家庭训练为主,操作简便,效果确切,易推广。

【关键词】 高危儿;早期干预;智能发育;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181-02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存在影响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危险因素的婴儿。高危因素易造成各种类型的脑损伤,并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这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因此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防止伤残、提高其生存质量是围产医学、儿童保健学的重要课题。高危儿早期干预在城市已较广泛开展,但在农村及其较边远地区还未得到重视[1]。本研究通过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充分发挥高危儿的大脑潜力,促进其智能发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干预资料进行汇总,为本县的高危儿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的选择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围产期窒息(宫内窘迫、出生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持续的低血糖、颅内出血和新生儿中枢系统感染等。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选取2012年1~12月在武鸣县妇幼保健院自愿参加早期干预与否,将高危儿分为干预指导组30例和对照Ⅰ组30例,同时选取在该院同期出生的 30 例足月正常儿为对照Ⅱ组。干预指导组和对照Ⅰ组的高危儿的性别、出生体重、分娩方式、Apgar评分、NBNA评分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对象 依据高危儿、高危因素均符合谢鹏[2]等提出的诊断标准选择研究对象,必要时经染色体、头颅CT、脑电图、眼底、TSH检查排除染色体异常及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1.2.2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婴幼儿智能发育测试 (简称 CDCC)[3]、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神经行为检查采用法国 Amtil~Tisom 1岁以内小儿神经运动检查方法[4]。

1.2.3质量控制 固定干预人员,智力测查由经过培训的专人在双盲情况下进行,避免其主观性,保证测查结果可靠。

1.2.4统计学处理 测量数据用SPSS 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各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步骤与方法

1.3.1高危儿在出院之前,由新生儿科医生建立档案,向家长说明干预的目的和内容,取得家长的同意和合作,并发放相应的宣传材料。

1.3.2高危儿均查头颅B超,必要时查头颅CT(纠正年龄1~3个月)和EEG。纠正胎龄满40周后,于第3~5天做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不正常者在第10~12天重复测查。

1.3.3使用以北京鲍秀兰教授等编制的《0-3岁最佳的人生开始》和《婴儿科学健身法 (光盘)》为课题教材,根据高危儿身心发育规律,给家长制定个体化的训练方案及营养指导建议,易学、易操作、以家庭训练为主,内容包括高危儿的视听刺激、按摩体操和主动运动训练,以促进高危儿粗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能力及个人社会交等5个方面的发育,每天按计划具体实施,定期进行体格发育及心理发育评估。

1.3.4定期召开家长会, 讲解早期运动促进、开发智力和全身按摩的重要性,婴儿智力发育规律、喂养护理和常见病防治等。干预指导组从出生后开始进行早期干预到1岁,每月按上述指导1次,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小儿只接受常规体检,不进行干预。

1.3.5如发现运动落后、肌张力和姿势异常则进行物理康复训练,参考课题大纲《0-2岁运动落后姿势异常家庭康复法》家庭训练,经早期发现并诊断为中枢协调障碍的高危儿及时转诊至康复科进行脑康复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康复训练由医生根据个体病情制订康复训练计划,除在康复中心内进行训练及治疗外,同时指导家长在家庭进行康复训练。 定期进行疗效评估,直至恢复正常。

2.结果

2.1 基本情况比较 

婴幼儿智力发育水平和围生期情况、新生儿期并发症、生后喂养方式、性别、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等因素关系密切。经统计学处理,干预指导组和对照I组的胎龄、性别、分娩方式、Apgar评分、出生体重、新生儿并发症、住院天数、喂养方式、NBNA评分等差异无显著性 (P>0.05)。

2.2 1岁以内神经运动检查结果 

检查内容依次为持续手握拳、拇指内收、肌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落后、原始反射4个月不消失、Vojta反射阳性等。30例干预指导组中在3~8个月出现中枢协调障碍 12例,经早期干预和综合康复治疗,到1岁时均痊愈,无1例发展为脑瘫,智力测试为中等水平;30例对照Ⅰ组中出现中枢协调障碍11例,1岁时2例智力发育、运动发育为边缘状态,1例发展为脑瘫。出现异常为生后3~8个月,经训练矫正时间为6~10个月。

2.3 各组研究对象MDI、PDI比较 本研究结果发现,1岁时,未干预的对照Ⅰ组MDI、PDI均明显低于干预指导组及正常对照Ⅱ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指导组MDI、PDI与正常对照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各组研究对象MDI、PDI比较(X±s )

组别 例数MDI PDI

干预指导组30 94.4±5.391.2±7.0

对照Ⅰ组 30 88.6±5.985.9±6.9

对照Ⅱ组 30 96.0±4.693.1±5.4

注:干预指导组与对照Ⅰ组MDI比较P<0.05,干预指导组与对照Ⅰ组PDI比较P<0.05,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MDI比较P<0.05,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PDI比较P<0.05,干预指导组与对照Ⅱ组MDI比较P>0.05,干预指导组与对照Ⅱ组PDI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围产医学技术及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大力发展,高危儿的存活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脑损伤所致的脑瘫并无明显下降。0~2岁是小儿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大脑可塑性最强的时期[5],生后早期给予高危儿丰富环境刺激,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康复治疗,使受损大脑得以更大程度的康复。

3.1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高危儿早期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Ⅰ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指导组中3~8月出现中枢协调障碍共12例,经早期干预康复治疗,1岁时均痊愈,未出现脑瘫等,而未进行干预指导的对照I组30例高危儿有中枢协调障碍共11例,虽经积极治疗,到 1岁时出现智力、运动发育边缘状态2例,脑瘫1例。干预指导组的预后明显优于未干预组,这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6]。

3.2 干预指导组与对照Ⅱ组(足月正常儿)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的比较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高危儿经过早期干预和适当的康复治疗以后,能促进高危儿的智力发育,智能发育能够达到或接近正常儿的水平。

因此在高危儿脑发育的关键期进行以家庭训练和医院康复相结合的早期干预可促进受损大脑功能恢复,减轻由于早期不良因素带来的潜在危害,可提高高危儿的智力发育,降低脑瘫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此方法易掌握,操作简便经济,效果确切,易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玉红,杨勤.湖北农村贫困地区6~24月龄儿童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1):67-69.

[2] 谢鹏,林义雯,吴昭琳,等.高危儿保健和脑损伤的早期诊疗.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

[3] 范存仁.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手册.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88:1.

[4] 鲍秀兰.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170~204,279~299.

[5] 龚群,何琳,陈孙敏.早期智能发育干预效果评价[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1): 45-46.

[6] 蒋翠英.早期干预高危儿的神经行为测定及对智力发育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5):129-130.

科研项目类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合同编号:20110514C)

科研项目名称:高危儿早期干预降低智力低下和脑瘫发生率的研究成果推广应用

论文作者:潘丹园,苏常山,韦元芳,李锦雁,黄德恩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  ;  ;  ;  ;  ;  ;  ;  

武鸣县60例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潘丹园,苏常山,韦元芳,李锦雁,黄德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