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意义--以云南省为例_炎黄文化论文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意义——以云南省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省论文,为例论文,产业发展论文,路径论文,乡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以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云南省26个世居民族文化资源的原始性、丰富性、厚重性为世所罕见。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证,云南省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就在于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云南文化多样性之根在于广大的乡村。乡村是少数民族多元共存文化的家园。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既可以促进文化事业兴旺、繁荣民族文化,又可以使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有机结合。尤其能体现出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乡村文化产业可以为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为了更好地发展云南乡村文化产业,对云南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产业化路径以及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意义等方面做出探索性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疆。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自然景观千差万别。云南省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26个民族世居在这里,除汉族外的25个少数民族中,有15个是云南独有的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形成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性。目前,云南已收集到民歌2万多首、舞蹈6718套、戏剧2000多个、器乐200多种、叙事长诗50多部;云南省拥有品种繁多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异彩纷呈的民族服饰,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各具特色的美食佳肴等等。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在云南省近20年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大体上走过了村民自发性参与、政府倡导发展和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发展三个发展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与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密不可分。

(一)村民自发参与发展乡村文化产业阶段

20世纪80年代,云南的旅游业处于刚刚起步时期,乡村民族文化产业也随之有了一些自发性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首先出现在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地区。这些景区周边的村民在满足了自用的同时,也借助于旅游市场销售一些自制的小商品。如石林旅游风景区周边的一些彝族村民就曾将传统的彝族刺绣品拿到风景区出售。在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之初,曼听和曼春满两个村寨由于其浓郁的傣族风情、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便利的交通,逐步由贵宾参观点发展为大众旅游景点。村民依托良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风民俗,自发地开展乡村文化产业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旅游景区的旅游活动内容,也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益。但是,由于这些乡村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基本上属于村民的自发行为,因此发展规模较小、组织比较松散,尚处于自发发展的状态。

(二)政府倡导发展乡村文化产业阶段

20世纪90年代,云南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云南乡村文化产业也进入了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发展阶段。1992年,云南省政府在西双版纳召开旅游发展大会,提出积极发展边境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1994年,省政府又在滇西北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提出依托自然景观、民族文化、村寨特色,加快发展以体验自然风光、领略民族风情、感受乡村民俗为内容的观光旅游;1996年,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之后,全省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从而带动了其他类型的乡村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发展乡村文化产业阶段

进入21世纪以后,云南省进入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时期,云南民族民间乡土文化的市场化、产业化迅速展开,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已形成燎原之势。如鹤庆县新华村、剑川县狮河村、腾冲县和顺乡、石林县阿着底村等等。这些地方都已把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做得红红火火。像歌舞、木雕、金属手工品、扎染、刺绣、制陶、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节日等也已成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项目。参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呈多样化的趋势,这些主体包括政府、村民、文化企业等。

目前,云南乡村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全省形成了滇中—滇西北—滇西—滇南几大市场为主要核心区域和发展重点的基本布局,带动了整个乡村文化业的发展。从整体上看,云南省的乡村文化业处于一个迅速崛起的时期,在产业格局转变、村民生活改善、民族文化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从总体上看,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主要是依托旅游业的发展来开拓市场的。文化资源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转化成为文化资本。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同,发展背景的不同以及运用开放手段及组织方式的不同等原因,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模式特点。在对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做出初步的考察之后,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出这样几种产业化路径:

第一,日常生活用品向民族工艺产品的转化。云南少数民族的许多日常生活用品,因其具有较为浓厚的民族审美文化特色,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其实用功能逐步被审美功能所取代而开始转化为旅游工艺品。如剑川县甸南乡狮河村的木雕制品、鹤庆县新华村白族的铜银制品、新平县嘎洒乡土锅寨傣族的土陶制品、白族的扎染制品、许多民族的竹编制品等等都开始从生活用品向旅游工艺品转化。

以剑川县狮河木雕为例。剑川县的乡村民间木雕工艺源远流长,1996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木雕艺术之乡”的称号。近年来,剑川县狮河村发展迅猛,成了远近闻名的木雕村。全村90%以上的人家从事木雕生产,男性女性都参与其中,家家户户参与加工,人人都是能工巧匠。由于工艺精良,木雕风格独具,木雕产品远销日、美、英、德、法、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以及港澳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木雕成为狮河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狮河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木雕工艺专业村”。在木雕产业发展起来之后,狮河村开始出现了专业分工,涌现出一大批技艺超群的设计师、工艺美术师和雕刻师,分工与协作进一步增强。全村基本上形成了“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出现了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狮河村有32个木雕工艺能人大户,拥有厂房128间,占地5668平方米,在外地拥有63个经营网点。在协会的统一管理下,这些大户带动本村和邻近8个村的6641人从事木雕专业化生产。协会还发挥了统一组织、统一品牌、统一原料、统一订单4大功能,木雕产品从传统的花草图案为主,向复杂的形式多样的工艺品转化。狮河木雕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本村所生产的木雕产品以及对外承包工程都以“狮河木雕”这一品牌来订单。2004年狮河村被云南省政府命名为文化旅游木雕村和民俗文化试点村,剑川木雕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在狮河真正找到了文化与经济的结合点。

又如鹤庆县新华村,该村白族的铜银制品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新华村1999年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引导个体手工艺者进行投资开发,形成产业化经营。新华村的银制手工艺品以传统工艺为基础,沿袭家庭作坊、手工制作、个体经营模式,逐步走上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道路,基本上形成“一村一业、一户一品、前店后厂”的生产格局。手工艺制品包括生活、宗教、装饰、收藏等大类,风格多样,手工精湛、精美绝伦,畅销全国,远销美国、法国、印度、尼泊尔、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他们制作的以九龙火锅为代表的火锅系列,以银碗银筷为代表的餐具系列等三类生活用品以及宗教用品、装饰用品、收藏品等几大系列近百类上千个品种。特别是该村制作的佛教文化用品更是畅销于包括印度佛教、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内的几乎整个佛教文化圈。目前,新华村全村1100多户中有800多户从事手工艺品制作。

新平县嘎洒乡土锅寨傣族的土陶制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嘎洒土锅寨村民祖祖辈辈以制作土陶制品闻名。目前,这些传统特色的土陶制品依然还是生活用品,但随着外界人士对土锅寨手制土陶的关注与引导,各种装饰性土陶制品开始大量涌现。这些新创的土陶制品并不属于家用产品,更多的是销售给游客和旅游公司。

扎染是大理白族创造出的一种奇特的染织技术。扎染布那超然随意的花形,舒适天然的触摸感为来大理的游客所喜爱,周城是大理地区最大的白族村寨,人口超过1万人。依靠开发传统的民族手工艺——扎染,周城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目前,周城全村从事扎染品加工的较大18户私营户主,从事刺绣的80多户,带动了5000多剩余劳动力从事扎染及系列产品加工,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2006年,周城村经济总收入完成32 880万元,扎染、刺绣、旅游餐饮服务业的收入达25 00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76%,人均年纯收入达4 447元。在大理市蝴蝶泉边的周城作为大理的扎染中心带动了大理其他村寨、巍山等县的扎染和刺绣。据不完全统计,为这些扎染厂扎花的人员已达1万多户、2万多人。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在全国来讲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中,少数民族妇女通常是自己制作服饰,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服饰制作工艺。在许多旅游景区周边地区,刺绣品已经更多地以工艺品而不是生活用品的形式出现。以石林县有名的刺绣专业村阿着底村为例。村中的妇女人人都会传统的手工刺绣,刺绣纹样基本保持彝族的原始样式。阿着底村的刺绣工艺品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实现商品化的,过去村中妇女农闲时的挑花刺绣一般都是用于个人民族服装的装饰,多为自用。1996年成立村民为企业法人的普氏民间民族传统刺绣品厂,在多年的实践之后,该村“公司+农户”的生产、销售运行机制不断得到完善。普氏刺绣厂已有固定资产100多万元,固定职工18名,带动了周边6个村、石林县城以及楚雄州等地2 000多名乡村彝族妇女及城镇下岗女工为绣品厂加工绣片,个人最高收入达到8 000元,最低收入也有2 000元,刺绣厂年产值达90万元。民族刺绣品的加工销售成为当地彝族发展农村经济的又一项重要来源。2005年3月,成立了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使民族刺绣品真正走上规范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将日常生活用品转化为民族工艺产品的事例还有很多,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都十分显著。

第二,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将民族歌舞转化为民族歌舞演艺业也同样取得了良好效果的。“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是对云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生动写照。云南农村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歌舞音乐等文化资源。随着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这些文化资源都是可以转化为文化产品,从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石屏县哨冲乡保存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最具滇南彝族歌舞特色的是海菜腔和烟盒舞。2001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海菜腔随着李怀秀、李怀福姐弟在国家级舞台上不断获得各类“原生态演唱”比赛的大奖而名声大振。这些歌舞原是彝族人在劳动之余和节庆活动时的娱乐活动,现在已经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成为当地人展现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增加经济收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为了提高演艺水平,他们对舞蹈的各个动作都做了加工和雕琢,成为被许多艺术家称赞的“绝妙艺术”。此外,黄草坝村的女子舞龙队表现得十分活跃。这个女子舞龙队有两个特点,一是耍龙的队伍都由村子里的妇女组成,二是她们的龙形态特别,龙身用木凳自由组合,显得短小灵活,既好看,又好耍,在国内众多耍龙队伍里也算是独具特色。1999年,镇内的彝家女子舞龙队前往北京参加全国庆祝澳门回归文艺表演,获得民间艺术金奖。舞龙原本是当地彝族人在传统节日中才举行的,但现在她们已经开始在年节之外进行表演了,不仅在当地为游客们表演,而且还经常受邀到外地演出。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在一些乡村,有表演才能的农户,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也开始组建文化表演队,例如富源县农村文化户开始成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发展农村文化户140户,由147名农民演员组建了16支业余文艺演出队,他们常年活跃在全县广大农村,进行文艺表演。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个体文化户每年的经营收入可达到800余万元。陆良县在2007年就有农民“文化户”139户,年平均演出4 600场以上,观众达到220余万人次,年经营总收入达到400余万元。文化专业户的表演,一方面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因为演的多是当地人身边的事,所以比较受当地百姓的欢迎,另一方面,这些演出也有了相当丰厚的经济回报。

第三,利用特有的民族民俗风情,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开发乡村旅游是乡村文化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途径。西双版纳的傣族园就是利用保存完好的傣族民族文化特色开展旅游产业的。傣族园里有保存完好的傣族自然村落群,悠久的傣族民族历史、富有特色的民族歌舞、服饰、饮食等。在傣族园的运作中,实行的是“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即村民提供村寨资源,以其世代所居的干栏式竹楼建筑群落、自然生态环境、田园风光以及古老的佛教文化、长期生活劳作中所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景区的主背景,公司以资金形式投入对景区基础设施、接待环境进行改造,负责总体经营及管理。公司积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同时也引导村民多渠道积极投入到旅游活动中来。傣族园现有员工1 184人,其中村民员工占82%,共971人,截至2006年底,傣族园累计接待游客290万人次,累计实现门票收入6 300余万元,上交税收280万元,仅2006年收入达到1 633万元。创造就业机会近1 000余个,景区内五寨村民人均实现年旅游收入5 000元,年实现社会综合效益5 000余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了实现。

第四,对传统民族艺术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引导这些艺术品走向市场是一些地区进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方法。马关县仁和镇阿峨新寨的版画市场化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阿峨寨全村104户人家,其中壮族93户,占90%以上,和大多数壮族村寨一样,阿峨新寨的村民世代以农耕为生。版画在阿峨新寨普遍受到喜爱,几乎每家每户都制作版画,一家有2~3个人参加是常事。为了使阿峨版画成为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2000年,马关县政府把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列入“第十个五年计划”项目,作为马关的民族文化产品加以扶持和发展。2001年,又拨了专项经费,保证农民版画的正常运行。同年,县文化馆发放了大量的木板,希望培养一批素质较高的农民版画家,使一部分人率先成为“版画专业户”,做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现在,阿峨新寨的版画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第五,利用传统文化古镇、民居发展文化旅游业也是云南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在发展文化旅游业方面,禄丰县黑井古镇具有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1995年黑井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1年黑井引进昆明投资商,成立了云南禄丰黑井古镇旅游开发公司,投入16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岌岌可危的古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建成集吃、住、娱乐为一体的展示盐文化和古建筑的旅游景点。2002年春节投资商在昆明投入20多万元宣传经费,大力宣传黑井古镇,在昆明市场上掀起了黑井旅游热,使黑井古镇成为昆明等地游客经常会光顾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面对良好的市场前景,旅游公司又投资30多万元恢复古法制盐作坊。现在,黑井镇居民切身体验到发展旅游所带来的好处,主动参与开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镇旅游接待床位从初期的300余张增加至1 000余张,增长近4倍,旅馆从10多家增长至30多家,但在每年3个黄金周期间还是难以满足各方游客的消费需要。自2001年以来,黑井镇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保护和开发黑井古镇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特色支柱产业。

腾冲县的一个小镇和顺乡,2006年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和顺古镇依山傍水,青幽秀丽,大盈江蜿蜒环绕,与远方的火山群相互辉映,形成完美和谐的景致。和顺别具一格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以及火山石镶砌的墙基、走廊、洗衣亭、街巷等,历数百年风雨而独具星罗棋布的唐宋明清古寺道观点缀在明山秀水之间。始建于1928年的和顺图书馆当时被誉为“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历史在这里沉淀下了独一无二的资源:水岸湿地和活地良田、一万多侨居海外的同胞、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等等。和顺交汇东西方文化以及它独有的生态文化是其旅游的两大特色。按照文化民俗田园风光的思路,着手实施保护和开发战略。居民在开发中得到实惠,在和顺,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大到玉石,中到藤器,小到松花糕烧饵的摊点,都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和顺有1 000多村民进入旅游业就业。和顺文化开发和建设采取的“政府+企业+村民”的运作模式。政府引进昆明柏联集团开发建设和顺文化生态村。该公司入驻和顺后致力于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和顺的侨乡文化,通过发展文化产业赋予新的文化内涵。2004年到2005年,公司累计完成投资4 000多万元,实现经营收入700多万元,带动了250名当地村民就业,与原来年年亏损、职工发不出工资、五年负债高达1 300万元的国有企业和顺公司形成鲜明的对比。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只是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有特色也较为成功的一些事例,更多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正在进一步探索之中。只要对各种不同种类的文化资源要素进行认真分类盘点,充分分析文化产业市场,发现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乡村文化就有可能找到进入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三、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意义

云南不少乡村已经从文化产业开发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乡村文化业发展不仅保护了民族文化及生态资源,而且传承和发展了民族传统文化。广大民众积极参与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使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乡村文化是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基质和内涵。借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依托旅游产业,把乡村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市场所需的文化产品,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及社会事业发展,是云南乡村文化产业的创新之处。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①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最终目标就是要把云南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民族团结、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强省,从根本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创造性地实现多民族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又是整个文化产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云南这样的多民族地区来说,乡村文化产业以其涉及面广阔、个性鲜明而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以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为契机,把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与乡镇社区文化建设、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民间文化产业开发、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基层文化单位改制等各项要务结合起来,让最基层的普通村民也能够参与其中,并能因此在增加经济利益、提高可行能力等方面受益,另外,改善社区组织结构也是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追求。

目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较好地区的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教育和科技受到重视,村落环境得到改造,乡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把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工作落实到乡村基层,使众多的民众参与到文化大省的建设实践中来,一定会全方位、深层次地推动云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微观上看,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活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也可以促进“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建设。

从表面上看,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使当地人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可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从更深的层面上看,要想真正把乡村文化转化为文化产品,村民如何进行组织进行实践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单一的以小农形式存在的村民们很难进入市场,而且也很难抗御来自市场的风险。较为成功地发展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地方,大都是村民们较为成功地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了重新组织的地方。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曾经说过,“经济增长本身不能理所当然地被看做是目标。发展必须更加关注使我们生活得更加充实和拥有更多的自由。”②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也往往是在这些经过了组织化的地方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人作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存在,既需要迫使来自自然和社会的限制退却,又需要和自然与社会达成和谐相处的关系。来自自然和社会的限制只会退却而不会最终消失,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关系的建立也不会一劳永逸地达到,总是要在和谐与不和谐的过程中谋求新的和谐,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新的自由。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组织化方式的寻求,就是在努力探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内生机制培养的一种可能途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曾经使广大农村释放出了极大的生产力,但毋庸讳言的是,乡村的社会组织结构建设是不完善的。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与村民们的共同利益相关的、出于自愿原则的各种新型组织结构开始建立。这样就有可能使以零散状态存在的村民能够以组织化的或集体的形式参与市场经济建设,这就使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活动,同时也是乡村社会组织建设的实践。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对丰富的自然资源保护的真正意义,认识到了自然资源保护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问题,越来越意识到了“与人的存在密切相关的生物多样性存在的前提条件,就是文化多样性的存在”。③换句话说,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保持人作为类的存在的多角度理解的视觉,是保持自然资源多样性持续存在的必然要求。由于人类生境与文化图景的高度重合,从某种意义而言,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已经被高度扭合在一起而无法分开。这就使得保护自然资源和传承民族文化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事实上,当地居民一直都是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参与力量。他们在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完成了参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自娱自乐。也就是说,乡村文化产业以其特有的方式满足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而深受当地村民欢迎并因此而蓬勃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而言,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事实上还在承担着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功能。云南的许多乡村地区,由于受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村民看书难、读报难、看电影难、欣赏文艺演出更难,因而,当地村民自办文化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正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云南省乡村文化产业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发扬光大。必须坚持突出特色与打造精品并重的原则。必须广泛吸取现代文明成果,在传承中创新民族文化产品,实现传统原创性特色文化产品与现代文化精品的对接,提高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让民族文化产品有一个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在突出特色基础上打造精品和名牌,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资产积累能力。

注释:

①云南省文化产业办公室、云南省社科院课题组:《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进程》,载《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4页。

②[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③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页。

标签:;  ;  ;  ;  ;  ;  ;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意义--以云南省为例_炎黄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