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安全现状研究及防范对策论文_黎慕

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安全现状研究及防范对策论文_黎慕

黎慕

(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西梧州 543000)

【摘要】综述了产后抑郁症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问题,介绍了其中的安全问题,包括自伤自杀(自缢、服药中毒、撞墙、割脉、咬舌)、外走(跳楼、撞车、溺水)、跌倒及防范对策。通过加强病房管理、加强护士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安全护理技术水平及制定、落实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病人的安全。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护理安全;现状;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003-03

产后抑郁是指女性在其产褥期产生显著典型抑郁症状和发作,是抑郁症的一种类型,诊断标准和抑郁症一样,其临床特征主要是患者情感异常或心境改变,主要表现为“三低”,即行为降低、思维降低和心境降低,严重时失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病人悲观绝望,会伴有异常心境所产生的行为和认知,进而导致人际关系和心理、生理方面的紊乱和改变[1]。产后抑郁症还可以导致产妇自杀,抑郁症的自杀率大概是4~10.6%,是自杀率最高的精神科疾病。给社会、家庭、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现将产后抑郁症患者发生的安全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产后抑郁症自杀的问题得到重视与改善,减少产后抑郁症病人自杀的发生,保障产后抑郁症病人的身心健康,现报道如下。

1.产后抑郁症病人自杀的现状及护理安全

近年来,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抑郁症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是威胁,现已成为第四大疾病,成为人类21世纪的杀手之一,预计2020年将跃居第二。有数据显示,我国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13.1~16.3%,这意味着我国每10个产妇中有2人得过抑郁症,国内每年大约1000万产妇,可以想象抑郁症患者是一个多么庞大又急需更多关注的群体。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也对全国30个省市的产妇做过调查,结果发现38%的调查对象有轻度的抑郁症表现,15%的调查对象有中度的抑郁表现。产后抑郁不仅危害产妇的身体和心理安全,还会对婴儿的生存和长期发展造成威胁,破坏家庭、社会和谐与稳定。产后抑郁症还可以导致产妇自杀,抑郁症的自杀率大概是4~10.6%,是自杀率最高的精神科疾病。产后抑郁症患者还会扩大性自杀,所谓扩大性自杀,就是有自杀倾向的产妇在自杀的同时,试图杀害最亲近的人,一般都是新生儿。这种恶劣的现象已经引发了各个领域的重点关注[1]。

护理安全就是整个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不出现法律法规不允许范围内的功能、机体、心理损害、缺陷、障碍和死亡[5]。护理安全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也是医院的根本所在。在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安全管理方面,安全护理应放在重要的位置。

2.产后抑郁症患者常见的安全问题

2.1 自伤自杀

产后抑郁症患者症状轻时仅仅表现为心境低落,似乎对人的影响不大,但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而言,内心所承受的痛苦是普通人无法体会和理解的。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普通人心里仅仅感觉有些不愉快且几分钟就过去了,而产后抑郁症患者往往将问题归结为自我的能力、价值低下,而又没有勇气面对这个局面,很容易产生心结,并沉浸这个消极的情绪体验中,如果没有及时对其进行疏导排解,累积的反面情绪越积越多,情绪从闷闷不乐发展到悲痛欲绝,有的甚至可能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更加剧了患者对自己的不接纳,放大了患者的自卑、不安全、羞愧、内疚心理,严重时患者认为自己不配活在世上,或者认为眼前的世界太危险必须逃离,最终产生自杀自伤行为。患者悲伤低落的悲观思想和对现实世界的恐惧抗拒都是促使患者自己结束生命的原因[6]。

2.2 外走

由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因素影响和精神症状支配,个别患者自知力缺乏或不足,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不安心住院治疗,窃机逃走。在逃走过程中会爬窗、爬水管,不慎跌伤或发生意外;又由于担心被工作人员找回,逃走时不怕危险或不知危险出现跳楼、撞车、跳水等意外事件。有的患者受精神症状幻觉、妄想支配下出现外走,外走过程中无家属或工作人员看护,出现精神症状幻觉、妄想,受症状支配下做出自伤自杀行为;如拿利器、绳索自伤身体,撞车、跳水等。

2.3 跌倒

由于生产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活动少而食欲下降或有自责,产生无用感而进食少或拒食,随病情和症状加重,思维迟钝,自知力不足或缺乏等,导致个人应对无力,不能适应和预感环境改变,感知觉功能下降,出现行走步态不稳,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致眩晕等。除此之外,体力下降、姿势改变都对步态产生影响,进而导致跌倒损伤[7]。在患者上卫生间时、洗漱时跌倒,走路因地板有水迹滑到;起床或上卫生间站起时眩晕跌倒,卧床翻身时坠床。

3.产后抑郁症病人自杀自伤的工具

产后抑郁症病人自杀自伤的工具:吞服异物,如体温针、铁钉、发卡等;窃取尖锐物品如玻璃片等割破、刺破血管或皮肤;以头撞墙或硬物;利用热水、烟头等高温物品烫伤皮肤;从高处坠落;利用毛巾、衣物自制绳索自缢;有计划的私藏精神药物并大量吞服;触摸高压电。

4.产后抑郁症患者自杀自伤的护理防范对策[12-20]

4.1 做好新入院病人的护理

病人新入院后,首先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对焦虑抑郁严重或伴有丰富幻觉妄想的病人,安置在重点病房,24小时在护士的监护下活动,避免病人单独行动,重点交班;针对存在自杀倾向的患者要实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安排专人护理,不让病人单独活动,可让家人陪护或按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白天责任护士主动接触病人,了解其心理动态,夜间密切观察病人的睡眠,掌握病人的休息习惯,以便在工作中发现病人的异常表现,若存在异常要及时应对,尽最大可能避免发生意外。

4.2 严格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特殊自杀方法的实行情况与获得的可能性是存在相关性的[11]。要对病房管理进行强化,对其中隐藏的风险因素尽早发现,及时清除隐患。每日检查病人床单位及病房环境是否有危险物品(如刀、剪、绳索等),有危险物品及时清除。对病房设施有损坏或存在隐患的要及时报告维修和清除隐患,保证病房设备安全完好。禁止患者及其家属将危险品带入到病房当中,检查发现予以收缴或令家属带回,并做安全宣教。办公使用的可能存在危险的物品要在交接班时核对清点,并进行例句和交接,防止被患者作为自杀的工具。

4.3 严格巡视制度

严格执行定时、不定时、重点病人、重点巡视制度。患者自杀自伤行为多发生在节假日、中午、晚上工作人员相对少时间段。特别是护士值夜班时,到了凌晨会非常疲乏、困倦,查房次数减少,患者若蓄意自杀病情掌握了护士巡查规律,便极有可能自杀成功。因此护士的不能有固定习惯查房,让患者无规可循,对于高危患者更要多加关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以往经验,值班人员要以防止自杀昨晚工作的重中之重。

4.4 做好药品管理,注意药物的发放数量,密切观察患者服药情况,避免患者自行取药,督促服下后要检查口腔,防止将药藏于舌下;患者服药后不得立即离开去厕所或无人的房间,角落;防止病人将药吐出后积藏。避免患者将药物积藏后一次吞服自杀。做好药物副反应观察,指导患者起床下地活动和上厕所站起时动作要慢,有扶手要扶,站立一阵再行走,特别是刚入院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以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晕倒跌伤。

4.5 约束护理

对出现强烈自伤自杀意图患者,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并要专人看护。约束时要告知患者和家属,取得家属同意,注意约束带与约束肢体的松紧度、肢端的循环情况。并做好约束患者的生活护理,如饮水、进食、大小便等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报告医生给予对应治疗处理;待症状好转时及时给予解除保护性约束,并要加强对患者病情观察和看护。部分患者实施了保护性约束,对此类患者护士要执行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并且避免患者将束缚带解开将其作为自杀或他人自杀的用具。

4.6 严密监测患者的睡眠情况

强化对患者的病情观察,识别高危患者。在预防策略中加入识别高危患者的内容。判断高风险患者的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其临床因素和流行病学是否与自杀有相关性。临床上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无望感、无价值感、精神运动性迟滞;妄想;严重的睡眠障碍和焦虑情绪,特别是早醒的危险性更高;早醒是另一个极高危险因素[13],抑郁症患者自杀多发生于凌晨,这与患者早醒,醒后难以再入睡,让患者出现了度日如年的无望和孤独感,进而出现自杀行为。所以,观察病情时要将观察患者睡眠作为重要项目,针对患者的早醒、失眠等情况尽早治疗,改善患者的睡眠,进而缓解其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也能够预防患者自杀。

4.7 加强护士安全意识的培训

安全意识是精神科护士特有的专业素质,在临床护理中,精神病患者受病态支配,随时可能发生自杀自伤,因此,精神科护士应将病人的安全放在首位。加强新入职护士培训和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培训,提高她们的专业素质、专科应急能力。定期组织护理人员集体学习,讲解精神科护理常规及有关安全护理的重要性,每个护理流程环节中都再次的患者意识进行强化,引导患者对问题就那些发现和解决。

4.8 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

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引导患者将自身的不良情绪主动表达出来,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应激性。给予患者生活的希冀,告诉其痛苦是暂时的,经过治疗病情完全可以康复好转。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帮助其了解发病表现;引导患者学习和训练全新应对形式方法,如何在社会中适应和生存,建立积极向上正确的人生观。帮助患者正面面对日常中的不良事件,建立积极良好平和的心态,这是因为有研究报道显示,不良生活事件也是诱发抑郁患者结束生命的因素之一。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增加家属对于疾病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缓解病情。

5.小结

产后抑郁症患者发生自伤自杀占所有自杀事件的1/2~1/3,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稍有不注意,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通过做好新入院病人的护理,严格病房的安全管理,从环境上防范产后抑郁症患者自杀工具的获得;通过严格执行巡视制度,从时间上防范病人自杀的发生;通过加强病人的用药护理和约束护理,才能减轻病人的不适,保障病人的安全;通过加强护士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本上确保防范措施的落实;只有对患者进行更为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才能给患者希望,让病人有真正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上述这些措施均可保障产后抑郁症病人的安全,有效防范病人自杀行为的发生或降低自杀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姜能志,王艳郁,孙宏伟.抑郁症伴发自杀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6):478-479.

[2,3]沈渔邨.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544-561.

[4]陈彦方.精神科护理学[M].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94-95.

[5]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6]王进义,林义川,叶红水,等.精神分裂症服药自杀未遂者的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7,19(6):362-363.

[7]王艳玲.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山东精神医学,2000,3,3:51-52.

[8]唐文新,张萍,淘明,等.抑郁症自杀未逐者的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318-1319.

[9]孙振晓,于相芬,刘贤臣,等.抑郁症未逐自杀及相关因素研究 [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5,21(4):216-218.

[10]刘惠,王亚平,黄永清. 抑郁症与自杀(附189例分析)[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5):284.

[11]王东波,徐松泉.妄想性抑郁症55例临床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4):208-209.

[12]周立霞,田明霞,王文琦.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9,9(4):43-44.

[13]陈进.精神病患者的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5):303-304.

[14]陈少仕.抑郁症自杀的危险因素与干预[J].南海医学, 2004,15(9):128.

[15]陈进,张小红,灈书涛.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相关问题[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0):717.

[16]陈淑德.开放式病房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分析与对策[J]. 护理学报,2009,16(7A):69-70.

[17]马成梅.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8:2584-2585.

[18]张丽威.综合心理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B):64-65.

[19]柳群芳,张玉琦,李桂林,等.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J].中国临床康复,2004(18): 3456-3457.

[20]吴绪峰,李书光,常娇.患者家属的心理行为干预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B):70-71.

论文作者:黎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安全现状研究及防范对策论文_黎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