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制度标准化建设是电力行业发展及国家电网“三集五大”改革对电力企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供电企业推进制度标准化建设工作意义重大,制度标准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虽然目前制度标准化建设工作在大部分供电企业中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限制着供电企业制度标准化的真正实现,因此加强供电企业制度标准在电力企业中的有效应用非常必要。
关键字:制度标准;电力企业;有效应用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制度标准化建设,把其作为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管理效率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公司管理规范运作的重要基础,是公司新型管理体系顺利建设和规范运行的可靠保证,是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重要途径,通过全新的制度性安排,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撑保障。
一、制度管理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
1.标准化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电力企业的制度管理标准化,广义而言,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一种有效管理形式,是伴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以一种科学有效的管控手段,一般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了企业的领导和激励制度、企业的发展、生产经营、机电设备、党团建设、战略方法、组织组织等。如果将企业的标准化经营进行分类的话将会具体到每一项经济策略、法律法规、行业发展规划、人力资源等,这也是企业的领导为了将企业制度标准化而进行的划分,我们要从企业的生产经营、人事处理、故障检修等多方面进行规范化的指导,企业的工作人员要根据战略部署进行自我约束,要形成这些制度化标准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摸索、和改革,并能够不断完善。企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将标准化的制度建设形成体系的建立健全起来,通过科学化、高标准的管理手段将各项任务融入其中,全员要个遵守,如在制度存在不够标准不够完善的情况,那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提前计划、决策一些重大事项,便会存在无据可依的局面,从而难以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标准化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支柱。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的管理思想,即由系统的综合的观点出发,以求企业整体在动态的过程中,在确定的质量、成本、产品目标下达到最优化的效果。由于大量的管理标准的出现,为各个环节上的质量保证活动规定了程序、方法。从而是各项工作都能够有一定的依据,为管理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离开了标准也就谈不上管理,这也是在国外质量管理中的一种发展趋势。
二、制度标准在电力企业中的有效应用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不断克服供电企业制度标准落地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坚持“四个导向”,构建“三级”学习机制,推进“双融合、双闭环”制度标准管理体系,实现公司制度标准有效落地实施,不断提升公司管理效率。
(一)明确方向,坚持“四个导向”推进制度标准落地执行
电力企业在制度标准落地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国网公司制度标准管理要求,最大限度发挥制度标准落地应用在公司运营中指导和引领作用,明确制度标准落地实施管理方向,始终坚持“四个导向”,不断强化公司各专业部门制度标准执行力,切实推进制度标准落地执行。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在制度标准落地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制度标准执行工作定位,明确各阶段制度标准执行要求,创新工作技机制,定期召开月度、季度、年度制度标准执行专题会议,充分明确各阶段工作方向及目标,采用“回头看”工作方式,分析各阶段工作中存在偏差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修正,确保公司制度标准落地实施按计划稳步推进。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在不断深化落实制度标准落地应用过程中,整理编制现行有效的制度标准清单,并借助“回头看”工作方式,及时整理公司制度标准落地宣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国网公司对制度标准执行应用要求与现有问题进行认真对比分析,编制《制度标准问题对照表》,明确问题出现原因,有针对性制定相应改进措施,避免同样问题重复出现,不断提升公司制度标准落地宣贯、应用工作效率。
三是坚持“责任导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确保制度标准落地应用工作在公司各专业部门有效开展,将制度标准应用工作落实到各专业具体岗位、具体个人,实现专业部门制度标准与执行岗位的一一对应,制度标准执行与专业具体个人一一对应,做到精准定责;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准确抓牢制度标准具体条文要求,做到高效履责;制度标准工作管理部门要及时督查执行情况及工作台账,定期开展考评,做到常态督责。
四是坚持“效果导向”。在企业内部构建“一月一检查、一季一通报、半年推初评、全年抓总评”制度标准总结机制,将制度标准宣贯、执行与公司绩效考核相结合,实现制度标准执行全过程监管,严肃考核标准,以效果评定工作,形成抓落地的倒逼机制,提升执行效果。
(二)区分需求,推动“三级”学习机制
一是公司领导学精神:公司在接收到新下发的制度后,第一时间将制度宣贯学习纳入公司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公司领导层在对标准制度深度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周例会、专题学习会等方式开展讨论学习,深刻领会制度的规章要点,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有力传递遵纪守规、依规办事的工作精神。
二是责任岗位学要点:在正确识别新发制度适用范围后,由识别确认的责任部门直接开展制度宣贯学习,通过专题会议、集中学习、岗位自学等方式学习领会制度内容要求,责任岗位明确工作规范,紧抓规范要点,确保岗位关联制度有效落地执行。各专业在宣贯学习后,及时总结学习过程及效果,整理后报送至制度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择优向各部门推荐参考,提高制度学习效率,同时利用员工“碎片化”时间,创新制度宣贯平台,促进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学习相关制度知识。
三是新进员工学基础:为让新进员工适应工作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精心编制制度宣贯学习课程,通过PPT介绍、微视频播放等方式,将制度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以通俗易懂地讲解制度文件要求,并将制度纳入入职考试内容,作为实习期考核重要依据。
(三)市县统一,推广“双融合、双闭环”制度标准管理体系
供电企业作为国网公司基层单位,在进行制度标准宣贯、学习的过程中,在因地制宜的同时,也需要与上级单位制度标准工作方法进行有效对接,实现制度标准落地工作的纵向统一。供电企业将公司现有制度标准落地应用工作方式与上级单位制度标准管理组织架构相融合,在公司开展基于“宣贯培训、学习监督、应用反馈”为基础的“双融合、双闭环”制度标准管理体系。与上级单位统一构建融合市县集体企业组织架构的三位一体管控机制,形成制度宣贯平台常态化开展制度执行业务相融合、市县集体企业三大体系制度宣贯体系相融合的“双融合管理体系”,促进市县公司制度执行成效互相促进闭环管控。
一是融合制度系统平台,普及常态化开展理念,整合制度宣贯平台资源,利用协同办公系统实效性,准时OA平台推送至各单位部门制度标准联络员,定时要求反馈制度标准材料;
二是融合市县集体企业三大体系,强化全面执行水平,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公共网盘管理平台,构建市县集体企业三大体系制度推广应用交流渠道,将制度标准宣贯任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时按逆向途径完成制度标准反馈任务。
三是监督检查闭环管理,保障制度标准宣贯落地成效,探索表单式考核,对信息系统已完善业务,开展现有业务流程与通用制度的详细比照,主动转变工作习惯;四是创新市县公司“互助”闭环管控,提升制度标准宣贯落地效果。
三、总结展望
电力企业在制度标准落地宣贯应用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整合优势资源,系统构建了涵盖识别确认环节、分解落实环节、宣贯培训环节、执行应用环节、信息反馈环节、监督检查环节等制度标准落地应用管理机制,同时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在公司内部树立良好的制度标准应用学习榜样,有效端正公司员工思想态度,在公司内部形成了“学制度、知制度、懂制度、用制度”的良好氛围,极大地促进了公司制度标准落地工作效率,公司运营管理流程愈加优化,公司的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顾鑫,李燕波. 电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提升的有效措施分析[J]. 中国标准化,2017(08):77.
[2]戚远淑. 基层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标准化,2017(12):98.
[3]佟丽明. 电力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与有效运行[J]. 中国标准化,2017(22):194-195.
[4]郭丹丹,王楠. 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研究与创新[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7):52-53+55.
论文作者:胥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制度论文; 标准论文; 公司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