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法初探论文_钟先华

数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法初探论文_钟先华

◇ 钟先华

(德阳市第三中学 德阳 618000)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高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形象、鼓励、民主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之一,它是高中学生对数学的反应和认同、领悟和内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笔者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教学业绩,也备受学生喜爱,主要得益于一直探究并坚持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数学老师,用故事去启发引导学生。很多故事都是智慧的结晶。恰当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给学生讲故事,往往在教学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届新生入学,我都会选择一些有哲理的故事,引导学生很自然地重视新的高中学习生活。我曾经讲过这个故事:

有几个门徒去向苏格拉底请教什么是时间。苏格拉底带着他们来到果树林旁边。苏格拉底吩咐他们“你们沿着一排果树,从这一端走到另一端,去摘一颗自己觉得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能回头,只有一次选择机会。”

门徒们走进果林。他们非常认真地做着选择。当他们来到果林的另一端时,苏格拉底已经在那里等候。

苏格拉底问他们:“你们都挑选到满意的果子了吗?”

“老师,我想再得到一次选择机会!”有人请求道,“我一到果林里,就看到一颗又大又好的果子,但是我一心想再找一个更大更好的。等我走到尽头的时候,才知道第一次看见的那颗就是最大、最好的果子。”

别的门徒也纷纷要求再得到一次机会。苏格拉底摇头说:“孩子们,只有一次选择机会,这就是人生。”

通过这则故事,我会告诉学生:“高中也是人生的重要选择,既然大家来到这里,很自然,我相信大家会珍惜人生的这次机会,因为你的高中机会也只有一次,我也相信在今后三年中,你们在老师的引领下,你的人生中,高中这一段一定充实,精彩,璀璨”。

抓好数学教学中许许多多“第一”的机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数学形象。

重视高中数学第一堂数学课。高中数学第一堂数学课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很快进入高中状态,是否对数学有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记得在上集合时,我经常把罗素悖论以学生容易理解的“理发师悖论”的形式引入课题。理发师悖论:有个理发师夸下海口说“我专为天下不为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么,同学们,请问“理发师为自己理发吗?”,学生很快发现无论理发师“理”与“不理”都与所夸海口不相符,紧接着,我会告诉学生,这就是1900年前后,在数学的集合论中出现的三个著名悖论之一:“罗素悖论”之“理发师悖论”,这个悖论与集合密切相关,要解决好这个悖论问题就要学好集合,那就让我们师生共同来学习集合吧。

重视高中数学第一次数学测试。第一次测试题要尽量简单,测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高中数学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困难,只要认真学习,有探究精神,就会把数学学好。

所谓重视“第一”,就是重视学习知识时给学生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便于后续阶段的学习。只要学习知识时给学生留下了好的第一印象,学生欣赏老师了,他们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学好。我一直坚持着,受益着。

老师的价值不是从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去发现错误和问题,而是从中去寻找学生学习的价值,并及时表扬鼓励。

我们每个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更何况学生,因此,面对学生错误,我们千万不能大惊小怪。特别是学生做错了的作业,只要我们愿意留意,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做法,虽然有错,但,也有可取之处,特别是那些些闪光点,只要抓着这些闪光点,把学生叫到身边,及时鼓励表扬,引导学生坚持做下去,学生就会有自主探究的愿望,也不怕出错,纵然出错了也会自我纠错,慢慢地自然而然形成了自主探究的能力。这就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出错,并且不断纠错,在纠错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最后形成能力的过程。

让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使“亲其师,信其道,”,“教学相长”真正成为现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成绩的取得,不仅要付出辛劳,更多的是对教育教学不断地总结与探索。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没有经过筛选,其智商的发展本身就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充满着无穷的乐趣。在平时的的课堂教学中,我的做法是:让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会敢想、敢问、敢说。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微笑的面对学生,从不板着脸上课,更不会对学生大声训斥,力求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平时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学懂,学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知一晓十,还要能够用“联想、类比”去学习,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时,我会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提前布置学生用联想、类比法自学,等到上课时,让其中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讲解他们学习的情况,时间20分钟左右;另外三个小组的同学进行补充、纠错、深化,时间15分钟左右;最后,在我的引导下,师生对整堂课共同归纳、总结,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这样一来,把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自然而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的有趣,对知识点掌握的又快又好,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的数学知识扎实,喜欢学习数学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去研究新教材,创设新教法,精益求精,尊重、爱护、教育好自己的学生,时刻做到心中有学生,并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感受数学,认识了解数学,喜爱数学,喜欢用数学的思维去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发展学生求知、求实、勇于探索的情感和态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论文作者:钟先华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3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30

标签:;  ;  ;  ;  ;  ;  ;  ;  

数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法初探论文_钟先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