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应用分析论文_曾丽君,黄如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广州 510080

摘要: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0例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围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HAMA、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喉癌患者,采取围手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喉癌;围手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

喉癌是发生在喉黏膜部位的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复杂,多和饮酒、吸烟、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空气污染、病毒感染等有关。据统计喉癌的患病率大约占全身肿瘤的1%[1],且呈年递增趋势。喉癌术后患者多行气管套管,无法发声、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且因癌症无法根治等原因,患者多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手术的效果[2]。为了探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笔者特进行此次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0例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观察组: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43~60岁,平均(48.49±1.22)岁。手术方式:全喉切除术16例,喉部分切除术36例,喉裂开术8例,垂直扩大喉切除术10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学历16例,高中学历30例,大学及以上学历24例。对照组:男性47例,女性23例;年龄41~60岁,平均(48.70±1.02)岁。手术方式:全喉切除术18例,喉部分切除术38例,喉裂开术8例,垂直扩大喉切除术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学历20例,高中学历30例,大学及以上学历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环境护理、健康宣教、术前皮肤准备、监测病情、术后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2.1术前个性化心理护理

①喉癌患者从住院到确诊癌症,患者此时期思想复杂,一时难以接受自己所患癌症的事实,护士应该多关心患者,加强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并采取多种方式(PPT、图片、座谈会、宣传册)等方式给患者普及喉癌的知识和手术,使患者意识到配合手术的重要性。②询问患者的需求和反应,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给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休息环境。

1.2.2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

从确诊到手术前这段在手术间的阶段,因即将接受手术患者较为焦虑、不安,护士应再次行心理护理,给患者讲解情绪波动对于心率、血压影响较大,不利于手术顺利实施,可采取眼神交流、语言鼓励、握手等方式加强情感支持,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

1.2.3术后个性化心理护理

手术结束后至康复这段时期,患者多不能说话和进食,仅依靠气管套管来完成排痰、呼吸,再加上术后疼痛、身上管道众多,患者多出现烦躁等心理,护士应及时安抚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减轻痛苦。待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如何清洗和消毒气管内套管,指导处理伤口的方法等。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1)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分)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评价。HAMA评分:0~8分表示患者无焦虑;9~19分表示患者轻度焦虑;20~34分表示患者有中度焦虑,超过35分表示患者有重度焦虑。SDS评分:一共有20个评定项目,把所有项目的得分相加得出的分值为粗分,粗分×1.25是患者的标准得分。正常总得分<35分,35~49分为轻度抑郁,50~69分为中度抑郁,超过70分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差异性。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HAMA、SDS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SDS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HAMA评分和SDS评分(x±s),分

3讨论

喉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破坏性大,术后患者多不能发声、经口进食,患者无法表达自己的合理需求,和护士交流困难,多存在信息沟通无效,患者心理多烦躁、不安。且喉癌的发病年龄大约是50岁,此阶段的患者正处于家庭中坚力量,需要赡养老人,抚养子女,再加上患上癌症,担心疾病的预后和手术费用,故患者心理压力极大[3]。因此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可增强患者对于喉癌的正确认知,了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4];术后加强心理护理,可减少心率和血压的波动,增强手术的安全性[5];加强术后护理,可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促进预后。

观察组HAMA、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对于喉癌患者,采取围手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徐梅.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5,11(3):493-495.

[2]李丽.喉癌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7,12(1):00203-00203.

[3]杜春慧.个性化心理干预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6,22(35):100-101.

[4]阚秀华,富瑶.心理干预对喉癌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7,38(4):791-792.

[5]吴迪,李杰.临床护理路径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6,24(2):152-153.

论文作者:曾丽君,黄如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应用分析论文_曾丽君,黄如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