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纤维瘤的CT及MR诊断论文_沈钢

新疆吐鲁番地区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强力纤维瘤的CT及磁共振(MR)诊断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15例弹力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均对其实施CT及MR诊断检查,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对。结果:经临床病理学诊断证实,15例弹力纤维瘤患者共20个病灶,均位于背部肩胛下角区肌肉深面,其中13个病灶累及双侧、5个病灶位于右侧、2个病灶位于左侧。CT与MR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和8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及MR表现均为肌肉样密度(信号)软组织肿块、脂肪样密度(信号)灶,增强扫描后均未见强化迹象。结论:CT及MR诊断强力纤维瘤均具有较好效果,联合应用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加确切的诊断资料。

关键词:强力纤维瘤;磁共振;病理学诊断;肩胛下角区;软组织

强力纤维瘤是目前临床较为罕见的发生于背部肩胛下角区深层的良性纤维瘤组织,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痛感,所以经常被忽视[1]。目前关于强力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诊断资料较为丰富,而相关影像学资料则比较匮乏,对临床治疗及研究工作造成一定阻碍。为此,本次研究针对强力纤维瘤的CT及MR诊断展开深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15例弹力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35岁~65岁,平局年龄(48.5±2.5)岁。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或局部肿胀、背部酸沉麻木、轻微钝痛。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病理学诊断确诊为弹力纤维瘤者;②无其他重大传染性疾病者;③临床依从性好者。

1.2方法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均对其实施CT及MR诊断检查,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对。

1.2.1CT及MR诊断检查

本次研究中CT及MR诊断设备分别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 LightSpeed VCT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仪和GESIGNA HDe1.5TMR诊断仪。所有入选病例均进行背部CT平扫,扫描范围涵盖整个肺部器官。之后对其实施增强扫描,于患者肘部静脉血管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氟醇(250mgl/ml),总量为120ml、流速控制在3.2ml/s。增强扫描共进行两侧,分别与注射后60s以及120s实施诊断扫描。具体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10kv、管电流220mA、层厚以及层间距均为2.0mm。

CT诊断结束后实施MR诊断,扫描范围由胸廓上口位置直至与肋弓部位持平。之后行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成像,详细扫描参数如下:轴位T1:TR500.00、TE8.50;T2:TR2850.00、TE85.25;轴位STIR:TR4850.00、TE70.00;冠状位T1:TR650.00、TE8.90;冠状位STIR:TR4650.00、TE72.85。

1.2.2病理学诊断检查

临床诊断工作完成后对患者实施肿瘤切除术治疗并将取出的良性肿瘤制作成标本,采用石蜡包埋,5μm层厚切片,实施HE染色后采用光镜观察切片并总结诊断结果。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病理学诊断检查结果

经临床病理学诊断证实,15例弹力纤维瘤患者共20个病灶,均位于背部肩胛下角区肌肉深面,其中13个病灶累及双侧、5个病灶位于右侧、2个病灶位于左侧。

2.2CT及MR诊断效果比对情况

CT与MR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和8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CT及MR诊断效果比对情况[n(%)]

图1 同一患者CT及MR影像学资料

图1中1a为CT平扫影像学资料,患者弹力纤维瘤内可见半圆形软组织肿块且密度分布不均,呈肌肉密实度。图1b~d为MR诊断影像学资料,序列依次为MR轴位T1、T2以及STIR。由资料可知,其弹力纤维瘤呈梭形肿块影,并且内部夹杂条纹状信号,增强扫描未见肿块强化迹象。

3 讨论

弹力纤维瘤尽管在2002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软组织肿瘤分会定义为良性纤维细胞/肌成纤维肿瘤,但是目前医学界关于弹力纤维瘤是真性肿瘤还是反应性纤维组织增生病病变尚未形成一致性意见[2]。大多数学者认为弹力纤维瘤主要是由于患者身体内部潜藏的暗性损伤或机械摩擦所致。由于该病症缺乏典型临床特征,并且通常不会伴有痛感,少数患者可能会发生局部肿胀、背部酸沉麻木、轻微钝痛等表现,但却容易与一般腰痛症状所混淆,误诊、漏诊几率较高。临床病理学检查是目前公认的诊断“金标准”,能够准确判断患者肿瘤类型、病变组织形态等信息,但是,该诊断需要实施手术进行辅助诊断检查,往往会对患者身体机能造成一定损伤,因而不具有广泛推广使用价值。

随着CT及MR诊断设备的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CT所具有的空间高分辨率及MR组织分辨能力已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应用在弹力纤维瘤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可行性。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实施CT及MR诊断检查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对后发现,二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和85%。出现误诊漏诊共5例,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肿瘤与周围组织发生黏连有关。同时,具体影像资料也与病理学检查相吻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而本次研究所得论断也得到了国内学者刘景旺[3]等人(2010)临床研究证实。因此,在与既有研究成果相互印证后认定,CT及MR诊断强力纤维瘤均具有较好效果,联合应用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加确切的诊断资料。

参考文献:

[1]姚剑,彭如臣.肩背部弹力纤维瘤的64排螺旋CT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08):99-102.

[2]张进强,王红亮,王炜,等.背部弹力纤维瘤9例CT表现与临床特点[J].医药论坛杂志,2011,33(21):179-180.

[3]刘景旺,许美,刘秀丽,等.肩胛部弹力纤维瘤螺旋CT诊断(附5例报告)[J].淮海医药,2010,25(03):205-206.

论文作者:沈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  ;  ;  ;  ;  ;  ;  ;  

弹力纤维瘤的CT及MR诊断论文_沈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