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只是一段心路历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路历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是一名刚入中学的初中生,但我追星时间绝对超过四年。
北京西城中学学生 何洁
上课也想着明星,是我们犯过的错误。如今,我已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了。
上海黄埔中学学生 吴颖
对待明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不论好坏长短都追,否则,会伤害自己。
重庆渝北中学学生 曹诚
我在学校里不会过多谈明星,主要在校外网上聊天时喜欢议论明星。
深圳罗湖中学学生 熊斌
走入追星误区,让我痛失学习机会。我后悔、无奈。
宁波戒毒所 张晶
有一位明星说过:因为年轻,有许许多多事情可做。所以,追星族的形成,并不稀奇。处在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几乎人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明星偶像。据《中国中学生报》调查表明,城市中学生99%追星,乡村中学生也有85%以上的同学追星。有鉴于此,我们借助互联网邀请来自国内十几个省市的中学生、中学生家长、中学教师和有关专家共30多人,就追星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
清(女生,天津第16中学副班长):追星并不可怕。是明星,不管是歌星、影星,还是其他明星,就有其优点,抑或说是特长和优势。我也崇拜明星,李连杰就是我的偶像,他不仅外表潇洒,心灵也很美。
荣(男生,杭州希望中学学习委员):在中学生中追星族很平常。我就一直在追星,我是那种平淡的追星。买的资料都是有关明星的个人成长历程。我喜欢了解明星是如何成为明星的。
娓(女生,四川都江堰中学小组长):我家父母都下岗了,本来很迷恋明星的我,一下子清醒过来。母亲抚着我的头说:“不是不让你恋明星,是你的父母没条件让你迷这些名人,我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也成一名被人追逐的明星。”
峰(男生,河南开封中学坐最后一排的):差生在老师眼中已是“形象差、学习差、品德差”的代名词。但我仅是学习成绩差。当然,我喜欢明星,也模仿过明星。可我却没有为此逃过学,只不过是“业余爱好”而已。就是这样,班主任还要批评我,我有点不服气,也有点想不通。
莹(女生,湖南怀化中学):说心里话,我是女生中不争气的一个,但我绝对不是因追星而影响学习的。对追星我的个人观点是,有机会有条件有兴趣,就追一追。我从9岁到现在,断断续续追过三位明星;但现在又想换人了。 我觉得明星也在不断变化。
海(男生,南昌十九中):论经济条件,我并不属富裕家庭的子弟;论学习成绩,我还算个中等生;讲思想道德,我也可以称得上是个好同学。就是这样一位老师眼中的良好生,我也会为追星而付出真情。那年南昌红谷滩秋水广场竣工剪彩时,来了几位明星,我因为不知道而错失良机,为此,我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都在生气,跟自己过不去。
慧(女生,安徽合肥八中寝室长):军旅歌手,是我追捧的明星。他(她)们英武的身姿、嘹亮的歌喉让我兴奋、激动和欢呼。当然不要为追星而逃学,或者为某个明星而辍学,抑或与同学为追星而打架相骂。因为这些都是不应该的。一个人追星,不要太过分,不要妨碍别人就行了。我爸妈对此不赞成也不反对,只是常常提醒我:“凡事要有理,有节,有度,有限。”
梦(男生,江西分宜中学):毋庸讳言,追星也是一朵生活中的小浪花。校园生活虽说丰富多彩,但毕竟还是以学习为主。真正让给学生发展兴趣提升综合素质的空间,的确少得可怜。因而,追星有时也可以说是好事,起码激发了生活兴趣,让自己生活得更加有滋味些。我认为反对追星并没有什么道理,就跟反对上网也不能绝对一样。要有合理合情的疏导教育和安排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才能正确引导我们向前进。
凯(女生,江西靖安中学学生会干部):农村学生进城读书,机会难得,所以我读书很用心,但这也不妨碍我成为追星族的一员;我觉得追星是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很多事情说不明白,想不顺畅时,也许在追星过程中使得到启发,迎刃而解了。如写作文时,便有了更多的心理描写和活动场景的描写,使文章一下子显得更加深刻和有味。
晶(男生,江西赣州八中,校团委干部):学生是应该遵守纪律的,追星可以,但不能违反课堂纪律。学习明星也只能是学明星的优点。
艺(男生,云南大理中学,侗族人):少数民族的父母,让我也成了新一代少数民族。家中前两年装上了闭路电视,我也就成了追星族人。主要是追捧歌星,我觉得他(她)们很有天赋。他(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成了我模仿的范例。虽然我是个五音不全的人,却快乐得像个神仙。老师批评我,我也用歌声来回答,搅得老师也改变态度说:“你啊!还是改读文艺学校吧!”
云(女生,广西桂林中学,苗族人):说起追星族,我也算半个吧!一来我喜欢买明星照作书贴,二来多认识几个明星也是一种文化积累(这是我班老师的话)。崇拜刘翔,时时都在关注他,对他的电视镜头,我能录像的都录制了。刘翔给我的印象不单是人美,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美,他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文(男生,吉林中学少春学校):我给好几位明星都写过信,也都收到了他(她)的回信。有的是亲笔信,有的是秘书AI写作的。不管谁说我,我都将会珍藏这些信。因为这些信都是很有价值的,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一种成功对话。我将更加努力学习,用优异成绩向明星们汇报。
靓(女生,黑龙江哈尔滨十九中):成长在冰城的我,十分喜欢成龙。我觉得他魁武有力,有英雄气魄,在影视明星中,成龙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他爱打抱不平、胆大心细的性格特征,值得学习与宣扬。
纲(男生,河北石家庄中学):有追求才有奋斗目标。追星并不是唯一目标,但对身处长见识阶段的初中生来说,适当的时候,做点追星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我觉得追星族比小群团好得多。因为小群团专门攻击别人,做些令人发指的事;而追星族做的大多是对个人虽无大益但对别人也无妨害的事。只要有师长的正确引导,追星族是不会误入歧途的。
家长视点:孩子,健康追星我安心
本刊就学生追星热问题,向家长作过一个小型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孩子追星的家长占10%,反对孩子追星的家长占70%,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家长占15%,另有5%的家长持无所谓的态度。其实,学生追星如果不影响学习生活, 我们应该持热情引导的态度,才能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家长甲(九江庐山区教育局):我的小孩读初二,对明星有一种近乎狂热的追逐欲。上次为了看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组主持人董浩,提前一周要我买票。由于董浩是来庐山录制节目,不会停留好久,我就不想让他去。为此,儿子冲我发脾气:“你一点都不爱我,是吗?”我只好陪他去见了一回董浩,还缠着让人家签了一个名字才算罢休。
作为家长的我,不担心追星本身,却担心追星不顺可能造成的后果。生活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有长短,才显得生活丰富多彩。明星成长的艰辛过程绝大多数孩子不知道,家长要善于启发教育孩子,不要盲目追星,而要从小多锻炼多学习,长大才能成有用之才。
家长乙(鹰潭月湖区计生委):对家长来讲,都希望孩子早日成才。孩子追星也证明了孩子本身也想成为引人注目的人。
当然,学校教育一方面要抓书本知识学习,另一方面就应抓好活动。学以致用才是真知,培养孩子用脑用手,开口开心的能力,从而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责任心。活动课重点要抓思想品德教育,育出有责任感、有爱国心、有善良情的新一代中国公民。
家长丙(新余政研室):年少时我也追过星。但那是一段很短又很长的心路历程。内心喜爱明星的程度,无以复加,几乎难得一天不查看明星动态,好像明星是我生活的全部意义。
到了大学,仍有一段时间追星。但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追星梦。那次晚会上,班上安排我模仿某明星唱歌。一上台,我就紧张得心跳腿颤,唱出的调音不准,吐出的字听不清,搞得全场一片嘘声。自此以后,我不再追星了,也讨厌追星的人。从此我加倍努力学写作,现在终于有了收获!
家长丁(萍乡芦溪中学农场):我和丈夫都下岗了。在教育孩子方面尽了心,却似乎帮不到力。借这次大讨论机会,我想提几条建议:一是孩子追星不能不管;二是家长要民主;三是配合学校综合教育。
家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从小言传身教,教育孩子该做什么,什么事怎么做才对,让孩子耳濡目染,追星热兴许就会渐渐降温。
教师视点:学生追星需耐心引导
有人说,开明的教师教出开心的学生。快乐教育的确很重要。一个学生倘若能乐观向上,全面发展,那也就是一件最大的乐事。但事实上,却不能尽如人意。唯其如此,更能彰显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万老师(北京101中学政教处):学生追星要辩证地看。学校要正确引导学生健康追星、文明追星。明星都有特长,的确有其吸引力。教师要善于抓闪光点和思想火花,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
虽然明星不是万能的,但学生喜欢明星也不无道理,不能一概斥之为胡闹。学校有责任加强引导,组织活动,教育帮助确有特长的学生自我成才,最终成为耀眼的明星。
邬老师(山西太原八中团委):青少年总是有梦想的。这是好事。追星说明学生有追求目标。作为校方要紧的不是责备,不是追究,不是评价,而要先理解,再了解,后沟通,然后再疏导。
现代中学生独生子女占大多数,教师认识上要有动力,思想上要有活力,教育上要重脑力。追星热因人而异,教师的引导更要因人而异。
陈老师(陕西西安光明中学):追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学校要在承认事实的基础上,顺藤摸瓜。
简单粗暴不行。追星热有好的方面,也有不是之处。但不宜横加指责、妄下结论。
放任自流不行,毕竟是学生,是未成年人,不闻不问、任其发展,追星热会越来越变味。
不去沟通不行。初中生刚刚处于心理“断奶”阶段,心理上还只是“想独立”。但绝没有达到能独立的成熟程度。教师要主动去与学生沟通。
林老师(浙江宁波大学附中):我的学生钱某是个追星狂。她追的星,不准别人追,不准别人谈,不准别人看。更有甚者,同桌偶然看了一张明星照,被发现后,竟然大打出手、大骂出口,闹得全班乱哄哄的。
我是先疏导她,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引导她,让她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后教导她,让她重新振作精神,努力发展艺术特长。
三年后,她果然考取了国家重点艺术学校,成为当地美谈。
戴老师(江西上高四中):追星热也暴露出学校教育的弱点。“周一至周五,天天谈读书;周五至周一,日日不休息”,不讲效益的教育绝对是失败的教育。
学生有追星梦,学校就要有相应的对策。各科兴趣小组既要认真组织,又要精心安排,还要悉心指导,把学生们的追星变成追梦,并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文体竞赛,在赛事中,展现风采。
专家视点:追星热彰显素质教育魅力
明星会有光环,但会过时,所以可以培养不过时的星;明星会诱人,但会过时,所以可以培养不过时的星。本刊作为负责的中学生杂志,不仅从广度上、宽度上探讨了追星热现象,而且还诚心邀请了两位相关专家来谈论初中生追星问题。
记者:苏教授,您好!作为名师您一直是学生追逐的明星。据说,学生们每年有数万人向您求教写作文的方法。您是怎样看待追星热的呢?
苏教授(北京大学中文学院语文研究中心):过奖啦!的确有些中学生向我问过写作方法。每年还有不少同学向我寄自制的明信片,这些让我非常感动。现代中学生追星热,也证实了和平年代学生们的精神需求更丰富了。
我本人认为中学生追星,一要选准明星;二要明白羡慕和欣赏明星的哪些方面;三是追星要合时合理合情合法,盲目地狂热追星不仅浪费时间精力,更会荒废学业。
记者:吴教授,您好!眼下中学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也越来越活跃,现实教育教学有明显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倾向。那么,请问吴教授,初中生追星热说明了什么呢?
吴教授(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精力旺、活力强、动力足,对于多梦季节的青少年,追星也是一种探求新生活的方式。我们的校园教育不能仅仅看到学分点上,而要重视素质面上的问题。现在影视明星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能演、能说、能唱、能舞等,能力很强,当然人人喜欢。
初中生追星热正说明我们教育更要适应学生新的需求。其实,追星只是学生成长中的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
结束语: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求真知。”正处于成长期的初中生更要牢牢把握好青春岁月,追星要有选择地学习他(她)们,万不可脱离自身实际盲目模仿某明星,因为任何一个“自我”都与众不同。建设祖国需要各类有用人才,但愿初中生朋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原载《初中生之友》(南昌),2007.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