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初探论文_周鸿虹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初探论文_周鸿虹

(四川省南部县定水中学 南部 63730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爱国,这是每个人最起码的要求和责任。我国素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内容的文章,是我们今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把爱国主义教育融于高中语文教学之中,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一袋新人。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发挥教师榜样作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榜样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古时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未成年人可塑造性、模仿性强,情绪化明显,容易爱屋及乌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就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老师处于:“教师其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最直观最富有教育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的特殊地位。所以,我们教师要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胜于言教的意识,自觉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感召学生。教育应以“育人为本”,教师要善于和乐于与学生交朋友、谈知心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真正做到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

二、深入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在高中语文课文中,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文章相当多,是我们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沃土。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后一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别了,司徒雷登》、《〈指南录〉后序》等等,还有闻一多的《死水》、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穆旦的《赞美》等诗文都充满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惟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振兴的强烈愿望。《我爱这土地》是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而写下的慷慨激昂的诗。穆旦的《赞美》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坚韧的生存力的礼赞。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从回溯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到以发自肺腑的语言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无不充满诗人的爱国情怀。巴金的《灯》以“灯”为象征物,通过灯给人带来希望和光明,表达对抗战必胜的信念。鲁迅的《灯下漫笔》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剖析,对国民命运的高度概括,对未来时代的深切期盼,饱含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我在教学这些课文时,重在引领感悟,避免单调说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经历,介绍这些爱国作家在面对千疮百孔、衰败落后或遭受外敌入侵的祖国时,他们在拿起笔写作的同时又是怎样积极地投入到振兴祖国、抵御外侮的行动中,让学生感受他们以行动来表达自己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愿望;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诗文中那些蕴蓄着作家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佳句的学习,充分体会到诗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爱国情感并受到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指导学习讴歌祖国壮丽山河的文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在高中语文中,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文很多,这些名篇往往是写山则情满于山,写海则情溢于海。在教学这些情文并茂的诗文时,教师要借助于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描绘和赞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一文时,作者对“长城”“大河”“群山”“高原”“千里”等崇高伟大形象的描写,借助于“舞”“驰”等动词的传神描绘,以及修辞格的巧妙运用,把一幅气势恢宏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祖国河山图展现在学生面前,我指导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雄壮、磅礴、美丽如画,自然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的赞美之情。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美感,又能让学生自然生发出热爱祖国的情怀。

四、指导学习英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国主义教精神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在指导学习有英雄人物形象的文章时,我常常借助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自古以来我国就不缺少热爱自己国家的人民。古有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一生飘泊潦倒、但始终关心祖国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杜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近有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爱国战士朱自清,为了祖国英雄就义的刘胡兰,为了保卫祖国而勇于献身的“最可爱的人”等,这些人的优秀精神品质,在教材中闪闪发光。通过对他们事迹的分析,在教学当中让学生去感受到他们的那种爱国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集声像动漫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例如,在教学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时,有三课分别是《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这四首诗。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我利用多媒体大屏展现毛泽东故居、橘子洲头、万山红遍、鹰击长空等图景,带领学生领略青年毛泽东的革命豪情;教学《再别康桥》时,播放课件再现剑桥风景,剑桥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为世界人民培养了众多学子,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带领学生体会徐志摩的母校别情;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可以用图片再现历史上著名的母教子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巴金对忙碌、沉重、贫穷、勤劳、博爱、温馨的大堰河的爱及作者表达对保姆的深深的悼念、悠长的追思和真挚的感恩。从而渗透学生对祖国、对人民、对父母的强烈的敬爱之情。

总之,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爱国主义内容的文章比比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的思想在爱国主义的不断熏陶和感染下,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我们就一定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培养出一代代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论文作者:周鸿虹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1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初探论文_周鸿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