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疗效分析论文_赵其芳 王丽梅

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疗效分析论文_赵其芳 王丽梅

海阳市辛安镇中心卫生院 265124

王丽梅 海阳市凤城街道卫生院 265118

【摘要】目的:探讨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疗效。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72例慢性附件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月经第1天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在月经结束后5天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复发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期内对慢性附件炎患者进行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阿奇霉素;慢性附件炎;经期;疗效分析

慢性附件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出现在盆腔、子宫、腹膜、输卵管处,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月经失调、小腹坠痛、腹痛等症状,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特点,若没有及时的治疗,会发展为脓血症、不孕症等疾病[1],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健康。为此,需要探讨出更加有效地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该病的复发率。本文以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72例慢性附件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经期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72例慢性附件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6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6.8±2.5)岁,病程时间6个月—6年,平均病程时间(3.4±0.8)年。对照组患者36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8.2±2.7)岁,病程时间5个月—7年,平均病程时间(3.5±1.0)年。排除标准:合并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囊肿、心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2]。所有患者精神均正常,临床确诊为慢性附件炎,并签署了知情责任书。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对比和分析。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月经第1天开始接受治疗,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注射液0.5g和葡萄糖注射液500ml,滴注速度为45滴/min,1次/d;静脉滴注甲硝唑注射液250ml,滴注速度为45滴/min,1次/d。连续治疗4—7d,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于月经结束后5d开始接受治疗,方法与观察组一致。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通过超声及内检来判断治疗效果,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避免延误治疗。

1.3 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超声及内检结果显示无炎症表现;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超声及内检结果显示炎症范围缩小5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未出现好转迹象,超声及内检显示炎症范围缩小程度不足50%,或出现了新的病灶。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率+治疗有效率[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计算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使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使用x±s表示,当P<0.05时,所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中治疗显效者15例,治疗有效者20例,治疗无效者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35/36);对照组中治疗显效者8例,治疗有效者18例,治疗无效者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26/3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中共3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2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36);对照组中共9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5例,腹泻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3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复发率 治疗后6个月回访,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因个人卫生习惯不佳导致病情复发,复发率为5.56%(2/36);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病情复发,复发率为19.44%(7/36)。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附件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附件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了威胁女性生殖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根据病程时间,附件炎分为急性附件炎和慢性附件炎两种类型,其中慢性附件炎病情进展比较缓慢,早期表现出的症状不够典型,因此患者有所察觉时往往已经到了病情非常严重的地步。慢性附件炎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患者出现经常性的月经异常、白带增多情况,并伴随着间歇性的下腹疼痛、小腹坠痛等症状,病情时轻时重,无规律。②患者的炎症现象反复发作,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腹痛感,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盆腔出血、结缔组织纤维化等情况[4]。③妇科检查现实患者的附件区有单侧或双侧的炎症表现,有压痛性包块,下腹不适感强烈。根据上文提到的,由于病情不典型,且变化较慢,很多患者没有重视自身的疾病,导致治疗难度较大,复发率高,部分患者还出现了不孕不育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生殖健康。另外,由于治疗反复,患者本身承受的生理及心理压力也较大,因此需要结合临床实际,探讨出更加有效地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减少生理、心理及经济上的压力,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阿奇霉素是目前临床上用药治疗妇科炎症的一种常用药物,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实践证明,阿奇霉素的抗菌性强,使用方法灵活,既可以口服,也可以静脉注射。同时,阿奇霉素进入人体后,药效会迅速分散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并向血液中缓慢释放,药效维持的时间较长,能够减少药物使用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另外,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后,可正常饮食,药效不受食物影响。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将阿奇霉素认定为抗感染的一线药物,肯定了其在慢性附件炎中的应用效果。相关理论认为,月经期间患者的内环境发生了变化[5],导致细菌繁殖速度加快,临床症状也会相应的加重,因此,月经期间用药能够起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可提升药物吸收率,有利于毒素排出,达到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另外,由于慢性附件炎复发率较高,患者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还应该改变自身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控制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避免生冷、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加对细菌病毒的抵抗能力。同时,注意避免不洁性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换内裤,注意清洁会阴,避免过度使用清洁洗液,这样才能起到更好地恢复效果,降低病情复发情况。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近期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较为理想,炎症反应消失速度比较快,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经期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患者治疗的效果。从复发情况上看,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复发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药效维持时间更加持久。但是,本次研究中所选用的患者人数较少,时间跨度比较短,因此所得数据并不十分有代表性,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和对比,这是本篇文章的不足之处。综上所述,

在经期内对慢性附件炎患者进行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蒋玮琳.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05(11):495-497.

[2]张宏元.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42例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4(06):207-208.

[3]刘芳.探讨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7(16):13-14.

[4]艾勇.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3(09):149-150.

[5]王丽萍.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效果研究[J].北方药学,2016,10(17):96-97.

论文作者:赵其芳 王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疗效分析论文_赵其芳 王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