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体制机制创新论文_黄刚1,李程伟2

浅析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体制机制创新论文_黄刚1,李程伟2

(1、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新厂分段车间,江苏 靖江 214532;2、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江苏 泰兴 225453)

摘要:船舶海洋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关技术体制与机制沿着科学的道路,进行创新化的发展。现如今,很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海洋工程专业相关的课程,所以对专业技术进行创新也是刻不容缓的。本文从海洋工程专业的角度出发,对现今船舶工程技术的相关创新工作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海洋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船舶海洋工程;技能培训;创新

随着海洋经济的大力发展,一些船舶企业和高校都已经意识到了对船舶工程技术进行创新的必要性,特别是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已经亟待实施。而体制机制包含的内容有很多,既有高校的办学体制,也有相关的教育管理体制,还有人才培养体制等等方面,在一系列创新变革的过程中,务须大胆求变,进行多次试验,方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一、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机制

现如今,海洋工程专业拥有较大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的缺口,所以在培养这一专业的人才时,不仅仅需要他们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也需要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1、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学校和企业结合的运行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机制,由是可以组织专门的人员成立指导委员会,让海洋工程高端人才和各个船舶企业的精英汇集到一起,继而将责任细分下去,优化现有的海洋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2、组建船舶工程技术中心

广大船舶企业应当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与理工类高校深度开展合作教学,从而将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形成强大的体制机制创新合力。

(1)建设“校中厂”

船舶海洋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光学习到充裕的理论知识还不够,各大理工类高校要不断强化实习基地的建设,从而让实习基地发挥出该有的作用,建设更多的“校中厂”,让学习能够在这些实习基地全面地检验所学知识,了解船舶企业的相关体制机制,以及海洋工程专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强化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建设“厂中校”

“厂中校”的建设,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即是在船舶类的企业中建设一些有针对性的实习基地,而后在前期高校与企业进行沟通对接的基础上,让海洋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在企业里体验到真实的工作场景,检验各自的知识掌握度,学会如何将船舶工程专业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增强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建设“船舶设计工作站”

建设船舶设计工作站,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此举主要是对相关初级人才进行高效的设计培训,从而完善技术研发的机制,修葺一些管理制度,让这样的运行模式能够始终稳固地高效运转。

3、完善制度建设

众所周知,制度建设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虽然船企与院校的合作已经开始了好多年,但是这项工作的质量并没有达到最优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在后续的日子里继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探索更多可行性较强的人才教养方式,使这项工作能够常抓常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监督教学质量,完善评价保障机制

为使船舶海洋工程人才的培养工作更上一层楼,需要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控,也需要对现有的评价保障机制进行相应的完善,以上这些都是势在必行的工作。

1、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监督委员会

对于各大院校来讲,船舶海洋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组织一些船舶企业的专家以及骨干教师成立相应的教学监督委员会,在教材选择、教学水平提升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从而让海洋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够感受到这个专业的职业化因素,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委员会成员需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全面地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检查。

2、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保障制度

为进一步提升船舶海洋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要不断完善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修缮评价保障机制,从而让人才培养始终处于正确的轨道上,使相应的培养方式不断更新、健全。

3、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对培养人才质量的评价要反船舶企业相关岗位对专业人才的评判标准放入相关的课程考评里,让企业人才充分参与考评,对所培养的人才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评,让我们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也正是企业中合格的专业人才。

三、健全社会服务体制机制

就现如今的情况来看,针对船舶海洋工程人才的培养,缺乏相应的社会服务能力,这一点应当予以全面的重视。未来的日子里,还需要建立并完善社会服务体制机制。

1、 船舶工程专业的技术支持

在与各大院校进行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船舶企业要以身作则,给予一些技术方面的支持,比如如何进行工学方面的有序结合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讨论。

2、 船舶工程专业的技能培训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在各大船舶企业实习的过程中,要确保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活泛起来,根据岗位的实际情况,将这些知识活学活用起来。此外,船舶企业内部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持续不断地予以推进,将校企共同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加大技能方面的鉴定,对行业及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船舶工程专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机制体制创新完善方面,也要多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将船舶于海洋工程专业的国际交流合作重视起来,推促船舶海洋工程专业人才的国际化培养进程,让机制体制实现不断更新,让人才培养真正与国际接轨。

四、结论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船舶行业与海洋行业的发展速度将会越来越快,对高端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也会越来越多。这就对广大船舶制造企业以及部分理工类院校提出了更大的要求。而专业技术体制机制的创新是一条必由之路,要结合时代的需要,大力开展合作教学,修缮现有的监督评价制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冬琴,赵东,刘可锋.船舶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分析——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2018,(24):62-63.

[2]郦姣.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25):34-35.

[3]王磊,李洪涛,安兴伟.装备制造业高端人才工程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2):134-137.

论文作者:黄刚1,李程伟2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浅析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体制机制创新论文_黄刚1,李程伟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