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效果探讨论文_谢颖,张晴晴

谢 颖 张晴晴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611130

【摘 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100例,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受试组50例与常规组50例。常规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受试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结果:干预后,受试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受试组的护理满意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得以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预见性护理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该疾病可引起血管管腔的狭窄/阻塞、心肌缺氧、缺血或者坏死[1]。该类疾病的病程较长,其最危险的因素是脂代谢异常,特别是低密度的脂质蛋白含量高、高胆固醇的患者会诱发冠心病,其次是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精神因素、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2]。该类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传统的护理方法工作单一只是针对于患者的疾病进行护理,不能满足现代护理的需要,本研究就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100例,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受试组50例与常规组50例。受试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心绞痛15例;心肌梗死8例,心律失常10例,缺血性心肌病17例;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53.0+5.2)岁。常规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心绞痛12例,心肌梗死11例,心律失常8例,缺血性心肌病19例;年龄45~71岁,平均(54.0+4.3)岁。两组的总体数据相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3]:患者入院时冠心病的症状以及体征典型;患者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患者能准确表达意愿且积极配合。排除标准:患者近半年内无合并其他严重的疾病;患者无服用精神药品等。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一般的护理如监测生命体征、用药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

受试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具体步骤如下:

(1)护理评估与计划:①建立健康档案:患者入院后便为其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其每日的生命体征、疼痛、服药情况等;仔细评估患者的日常饮食、生活规律,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计划。②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通过或PPT等形式直观的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③。患者出院后定时给予电话随访,督促并协助患者纠正不良行为,防止诱因的发生;嘱其定时复查若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2)护理计划的实施:①健康教育,建立微信平台使患者之间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以缓解其陌生感与紧张情绪;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在谈话期间护理人员主要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并且给予及时的回应,解答其疑惑。②饮食干预,嘱患者日常以素食为主,严格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及总热量的摄入,必要时指导其掌握计算热量的方法。③生活干预,嘱患者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若患者有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应督促其改正并告知其烟酒对血管产生的不良作用。④运动干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建立适当的运动计划,告知患者运动可以增加心肌供氧量,有利于心肌功能的恢复;组织患者参加集体活动如打太极等,使患者适应社会生活。

(3)护理评价:根据实施的过程评估患者的发病情况以及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内容包括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4个方面,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4]。

(2)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根据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患者出院时给予评定,总分为100分,超过70分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十分满意、满意、一般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行t检验、2检验对比。P<0.05。

2结果

2.1对比受试组与常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受试组的生活质量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0.05)。表1。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差异显著,*P<0.05。

2.2对比受试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

受试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表2。

3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护士运用护理专业护理知识并根据护理程序对患者的病情给予判断,能够提前预知护理存在的风险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避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冠心病存在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需要长期控制病情[5]。通过给予患者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出院护理等措施,有效避免了诱因控制了病情。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受试组的生活质量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0.05);受试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预见性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从而缓解病情的发生。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峻云,李健.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39.

[2] 储建华.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6):246-247.

[3] 宋瑞.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9):87-88.

[4] 吴秀芬.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分析[J].蛇志,2017,29(4):517-518.

[5] 储建华.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6):246-247.

论文作者:谢颖,张晴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冠心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效果探讨论文_谢颖,张晴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