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究论文_赵铭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究论文_赵铭

赵铭 四川省合江县九支中学 646205

【摘要】目前,核心素养已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教学设计和学生培养应以核心素养为参照标准。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科教师应明确把握教学主体核心素养的构成和内涵,优化学科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本文论述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总结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措施。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0-371-01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构成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思维几个层面。其中,物理观念主要包括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或者现象所持有的物理观念,如蒸发现象、如光的传播、光的折射现象等;由于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问题的探索、物理现象的解释都需要科学探究的方式得以求证。所以,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素养,是学生探究和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物理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探索更多、更加丰富的物理知识,并将之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所以,物理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师在物理学科教学中便需要引导学生秉承着科学的态度并引导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物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既考验着学生的推理能力,也考察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此,物理学科知识的特性决定了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得以同步发展。

基于如上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构成的分析,教师在以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可以通过如下措施开展教学。

二、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初中物理实践措施

(一)引入生活情境,培养物理观念

物理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观念看待生活中的现象,学会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解释生活现象。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秉承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原则,要引入丰富的生活情境以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例如,从声音部分的教学开始,教师便可以引入生活中与声音有关的知识,帮助学生拓展对声音的认识。从声呐这种回升测距的工具,到超声波洗牙、击碎胆结石等应用,帮助学生认识声具有能量这一性质,让学生秉承着物理观念看待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和物质。在光学这一部分中,引导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便可以从折断的筷子、叉鱼等现象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光路会发生偏折。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入海市蜃楼等现象,引导学生应用所掌握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并帮助学生从生活现象和生活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知识解释问题,优化初中物理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注重实验设计,提升探究能力

实验设计过程是学生实验素养的重要体现,实验设计的能力既是学生探索能力的重要构成,也是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重要基础。对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深度参与,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例如,在《二力平衡》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一实验便可以由教师提供实验器材,由学生亲身参与设计。首先,教师以“拔河比赛”这一情境作为引发学生合理猜想的教学资源,要求学生猜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有哪些要求满足时才能实现二力平衡?随即学生可能会猜想到: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等;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立足于如上教学猜想的基础上,自主选用实验器材和实验资源,设想如何设计实验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何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由问题提出到实验设计,从实验操作到最终的实验分析和结论的获得,由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得以锤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以有效培养。

(三)注重逻辑推理,培养科学思维

物理知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要求学生有缜密而严谨的思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知识、主动概括知识。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设“引子”,让物理教学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主动揭开物理知识的面纱。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应用里理想实验法获得的,教师在教学中便引导学生逐步减小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摩擦力减小后物体的速度减小情况,从而推理获得:任何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学生基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分析,并应用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总结获得的。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得以培养,学生对实验结论的演绎能力得以增强。

(四)结合社会生活,培养科学责任

节能减排是当前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倡议,是维护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知识内容,将节能减排等思想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秉承着这种绿色生态的意识,主动承担科学责任。例如,在《机械效率》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以汽车这一机械为例,分析其机械效率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的原因以及损耗能力的部分有哪些,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如何实现节能减排,提升机械的机械效率,以提升学生的科学责任意识。

三、结语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在学科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更加注重知识对学生个体思维和能力的影响。注重教学资源的挖掘,以释放学科的特点和优势,促进学生的培养。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情境、重视实验设计、注重逻辑推理、整合社会生活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吉玲.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探究[J].新课程(中),2018,(09):34.

[2]纪进荣.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7):31-32.

[3]冯继光.提高综合能力 培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浅探[J].文理导航(中旬),2017,(12):44.

论文作者:赵铭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究论文_赵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