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机械工业发展的重点_机械工业论文

“九五”机械工业发展的重点_机械工业论文

“九五”机械工业发展重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发展论文,重点论文,机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是先进科技成果物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机械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没有现代化的机械工业,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振兴机械工业是我国经济腾飞、跻身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发展目标

机械工业的振兴将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以前(即“九五”期间)为振兴的第一阶段,2000年至2010年为振兴的第二阶段。“九五”发展目标是:

1.技术发展目标:主要产品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由目前的20年左右缩短到15年左右。到2000年,生产重点产品的大型骨干(集团)企业其主导产品都要实现升级换代,主要产品品种的40%达到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5%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

产品质量、可靠性和整机寿命大幅度提高。到2000年,机械产品标准90%达到国际通用水平。骨干企业的产品标准水平接近国外同类先进企业。

到2000年全部重点骨干企业和有出口产品的企业达到GB/T19000(ISO900)质量管理标准。

2.结构调整目标: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优化组织结构,促进产业集 中和生产集中,逐步建立大规模集中生产体制。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工作母机国内市场满足率提高到2000年的60%左右。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元件的品种质量能保证主机水平提高的要求,基本确立机械产品在用户中的质量信誉,机械工业基础薄弱的结构性矛盾基本缓解。

机械工业前100家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从1992年的18%提高到2000年的25%以上,企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大部分大型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力争到2000年使拖拉机、冶金、矿山、石化、电站、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前8家生产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由1992年40%左右提高到60%以上。

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到2000年要有5个年销售额超百亿元、30个年销售额超50亿元的大企业,真正形成行业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3.总量目标:要求在科技先行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九五”期间,机械工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2000年机械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0亿元左右。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及GNP比重较1993年相比有一定提高。

到2000年出口创汇达到34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创汇比重由1992年的14.9%提高到20%左右,力争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创汇产业。劳动生产率、资金利润率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2000年,机械工业人均装备占有值比1991年提高50%左右,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用CAD、CAM技术。

机械工业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由1992年的8.6%提高到2000年的11%。机械工业自身素质有较大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标,机械工业要坚持五大战略:一是以竞争促发展的战略。机械工业的振兴要自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要把大部分产品和企业推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接受考验,求发展。对少数影响全局发展、单靠市场机制一时难以振兴的产品和企业,实行适当的扶持和倾斜。二是重点突破的战略。按照“特定范围、有限目标、择优扶持、集中突破”的方针,把人、财、物集中配置到重点发展方面。三是依靠科技进步的战略。要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改变共性技术、基础技术薄弱的状况。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四是推行经济规模的战略。对适合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和零部件,要按市场要求,建立大规模集中生产体制,发挥规模效益。五是加强内外结合的战略。既要努力加强与国际经济的融合与接轨,又要促进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

发展重点

“九五”机械工业主要围绕机械工业振兴纲要确定的当前严重制约机械工业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机械、重要基础件以及影响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3个重点振兴领域,选择了其中的20类产品作为重中之重,拟由中央投资为主安排,简称之为“20工程”。具体为:

1.重要基础机械方面安排了数控机床、轿车工业

关键工艺装备、精密测量仪表等3个专项。

数控机床专项。数控机床是机械工业重要的工作母机,目前我国的数控机床在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九五”将把功夫下在提高可靠性,实现产业化上面。为此,明确了数控机床的发展方针:“重点发展6类主机,集中突破数控系统;发展普及型,提高可靠性;内外结合,以我为主,实现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化”。即在品种上主要发展供需矛盾比较尖锐的6类产品: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磨床、数控锻压、数控重型机床和数控电加工设备。集中突破数控机床的核心部分——数控系统。在高级型、普及型、经济型3个档次的数控产品中,根据我国国情重点发展普及型产品。投资的重点是加强品种开发能力、总装调试能力和关键配套件能力,目的是提高产品可靠性和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并为实现我国数控机床的经济规模,逐步形成我国自己的设计开发体系打下良好基础。专项完成后,数控机床的性能、可靠性将达到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MTBF提高到1万小时,机床的产量数控化率由4.5%提高到12.5%,产值数控化率由12%提高到40%,品种数控化率由10%提高到20%,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将提高到60%。

轿车工业关键工艺装备专项。“九五”主要围绕年产15—30万辆车厂的需要,重点解决整车厂的冲压、涂装、焊装、总装4条线,热加工的铸造、锻造、热处理3条线,发动机的缸体、缸盖、曲轴、凸轮轴、连杆5条线及变速箱和车轿各1条线,共14条线中的关键工艺装备和所需刀具及相应的在线检测仪器。通过这个专项,到2000年,使我国轿车工业所需的关键工艺装备的国内制造比率,按设备数量和价值计分别达到73%和55%,能为年产15万辆轿车厂提供水平不低于目前一汽大众、二汽神龙或上海大众生产线关键工艺装备,并为2000年后提供年产30万辆轿车厂的关键工艺装备作好技术储备。

精密测量仪表专项。“九五”重点围绕:①基础工业和支柱产业所需的质量监测与控制仪器,②测量大气、水质及污染源的环境监测分析仪器,③临床分析及医疗仪器三个领域的需求,重点突破量大面广的中档仪器,并争取在对外合作的基础上,使少数有一定批量的大型高档精密测量仪器有较大发展。专项完成后,50%的主要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产品将普遍采用计算机技术,主要产品的MTBF达到5000小时左右,品种满足率达到80%,中档产品基本立足国内。

2.重要机械基础件。拟在“九五”着重

抓液、气、密和轴承两个专项。

中高压液压件及新型气动元件、密封件专项。“九五”重点发展影响面大的产品:中高压液压元件及重大成套系统;引进技术或国内新开发的高水平的气阀、气缸;橡塑密封件。通过本专项的实施,液气密行业的主导产品中要有40—50%在性能指标上达到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产品寿命普遍提高一倍以上,基本解决元件泄漏问题,为重点主机和重大成套设备品种配套率提高到85—90%。

重点主机配套用轴承专项。重点发展当前急需的“两车”(轿车、铁路)、“两机”(冶金矿山石油化工机械和机床)轴承。规划到2000年,“两车”“两机”轴承的国内市场满足率分别为70%、100%、85%、75%。产品水平基本接近或达到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

3.重大技术装备方面共安排14个专项。

电力设备是重大技术装备中的重点。我国电力设备生产能力已有相当规模,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技术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目前几大制造基地生产集中度比较高。鉴于上述情况,电力设备的发展方针是“立足国内,借助国外”;水火并举,核电补充;质量第一,加强开发。在满足国内需求上应以我为主,在对外合作中也应以我为主,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以获得先进技术和筹集资金。在产品结构上,常规水火电设备仍是主导产品,同时要根据用户需求和国际技术发展趋势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新技术产品的发展。

电力设备方面安排5个专项。

大型水电设备专项。“九五”重点发展三峡电站等所需特大型机组和大型抽水蓄能、贯流式机组等短线产品,计划到2000年,大型水电设备生产能力提高到500万千瓦,并具备年产4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的三峡特大型机组能力。

大型火电设备专项。为提高大型火电设备主机生产水平,“九五”重点发展引进优化型的30万、60万千瓦机组,并研究和发展循环流化床、超临界、联合循环、清洗燃烧等新技术,到2000年大型火电设备生产能力提高到1500万千瓦,新增能力全部达到电力部所要求的热耗标准。

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专项。重点向高电压、大容量、新结构、组合式方向发展。重点发展22万伏及以上交流高压输变电设备,突出抓好50万伏高压输变电设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同时着手研究发展直流输电和特高压交流输变电技术及设备。相应发展电站辅机、铸锻件、自控系统等电站配套产品。本专项完成后生产能力可满足年新增2000万千瓦大型发电设备装机的需要。

大气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处理设备专项。“九五”重点发展大型高效除尘器和30万、60万千瓦燃煤电站所需的脱硫装置,并在联合国资助下大力发展高效低污染工业锅炉。本专项完成后,除尘器在技术上,特别是在制造质量上可达到国际90年代初水平,市场满足率90%。大型电站脱硫处理系统的主要设备可以国内制造,形成年生产10套30万千瓦电站脱硫设备能力,国产化率达到80%,技术可达到国外同期水平,市场满足率为70—80%。工业锅炉效率由现在的60—70%提高到75—80%,二氧化硫排放降低15%。

为重大技术装备配套的自动化控制仪表及系统专项。“九五”以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和主要配套仪表及关键元器件、材料为主攻方向。主要产品实现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化,技术水平达到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MTBF达5—8万小时,可基本满足30、60万千瓦火电机组,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600万吨钢厂,500万吨炼油厂等重大项目配套要求。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冶金、矿山、装卸设备方面安排3个专项。

年产600万吨级钢厂及大型连铸连轧设备专项。“九五”重点发展连铸连轧设备、大型烧结机、大型焦炉、大型铁水车等17种设备。专项完成后可生产具有宝钢2期水平的年产600万吨钢铁厂成套设备、单流100—120万吨/年大型板坯连铸成套设备、单流8—10万吨/年小方坯连铸成套设备,并相应发展薄板坯连铸机,产品基本可满足冶金工业的需要。

2000万吨级大型露天矿及500万吨级井下矿成套设备专项。“九五”重点发展大型自卸车、牙轮钻、大型挖掘机、电铲、大型提升机成套设备及井下无轨装运设备等20项关键产品。专项完成后,可形成年产2000万吨级露天矿成套设备和500万吨级井下矿成套设备各2—3套的能力,产品质量及水平达国际80年代末同类产品水平。

集装箱运输装卸设备专项。“九五”继续发展和完善港口集装箱装卸设备,重点开发和发展公路和铁路集装箱专用装卸设备,使我国集装箱装卸设备基本立足国内,水平达到目前国际水平。

石化通用设备方面安排3个专项。

三大化工关键设备专项。“九五”重点是对大型压缩机、大型高压容器及换热器、高压加氢反应器、化工用泵、阀门等生产企业进行改造。本专项完成后,乙烯设备达80年代初水平,国产化率达70%;煤化工设备达80年代中期水平,国产化率达75%;化肥装置达80年代末水平,国产化率达80%。

1—3万立方米/小时大型空分设备专项。专项完成后,1.5—3万立方米/时空分设备,提取率达到97%以上,无故障运行周期1.5—2年,制造能力达到16万立方米/时,可以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冶金型3万立方米/时形成批量,国产化率70%;化工型3万立方米/时具备制造能力。

沙漠石油成套设备专项。“九五”重点发展6000—8000米沙漠钻机、140兆帕固井压裂成套设备及油气集输设备,本专项完成后可形成年产5套沙漠油田成套设备的能力,产品水平能满足沙漠油田开发需要。

农业和工程机械方面安排3个专项。

适用先进的大中型农机具专项。本专项重点围绕粮、棉、油所需的农机具,发展当前农业专业户和农业生产商品基地急需的中型拖拉机及与其相配套的农具、中小型自走式和背负式收割机、排灌机械、农副产品加工及运输机械。专项完成后,可生产大中型拖拉机20—23万台、联合收割机4250—6800台、大中型农机具8—10万台,产量和产品水平可基本满足国内需要,并能部分出口。

大中型工程机械专项。“九五”重点发展挖掘机、推土机、轮式装载机、工程起重机、叉车、凿岩机械、路面机械和压实机械等8类产品。专项完成后,产品水平达到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MTBF提高到400小时以上,国内市场满足度80%以上,专业化水平和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值比1993年增加一倍。

内燃机及其关键附、配件专项。“九五”重点发展近几年引进技术的各种工程机械主机产品和新型的大型农机配套的新型多缸柴油机及其关键附配件。专项完成后可基本扭转目前这类内燃机基本依赖进口的局面。主要产品技术经济指标达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可达到80%以上。

除了以上3个重点方面(重要基础机械、重要基础件及重大技术装备)外,我们还安排了扩大机电产品出口专项。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机电产品应尽快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导产品,这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扩大机电产品出口不仅可以为国内庞大的机械工业开拓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外汇收入持续增长提供可靠的保障;而且可促进国内机械工业通过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素质,“八五”期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全国外贸出口,而且也高于机械工业同期总产值增长速度。因此,千方百计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是“九五”机械工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1993年机械产品出口创汇145亿美元,到2000年,要达到340亿美元,在全国外贸出口额中的比重由1993年的15.8%提高到20%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稳定出口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提高成套设备出口比重,开拓农机产品对第三世界的出口市场,改善售后服务,加强出口的宏观管理。同时还必须建设一批稳定的出口基地。“九五”拟选择一部分出口基础强(已出口500万美元及以上)、出口前景好(可新增出口500万美元及以上)、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给予一定支持,使之成为机械产品出口创汇的骨干力量,逐步优化出口机械产品的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标签:;  ;  ;  ;  

“九五”机械工业发展的重点_机械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