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索治国之道--“以群治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综述_群书治要论文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索治国之道--“以群治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综述_群书治要论文

从历史文化中探寻治国理政之道——“《群书治要》与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座谈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纪要论文,之道论文,中国古代论文,座谈会论文,历史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1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伦理学学科举行“《群书治要》与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座谈会,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侯才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凌孜,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原所长钱逊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葛荣晋教授,北京大学地方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彭真怀教授,团结出版社副社长梁光玉编审,中央党校原研究生部主任宋惠昌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副主编刘学侠编审,中央党校哲学部何建华教授、任俊华教授、蔡德聪教授、朱辉宇副教授等部分教研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博士生、硕士生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伦理学教研室主任杨信礼教授主持。

侯才教授在致辞中说,《群书治要》是奠定贞观之治思想基础的重要经典,它撷取了唐朝以前中华传统经典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之精华,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德治传统,而且也为我们从古圣先贤治国理政智慧中吸取教益,以解决现代性危机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凌孜认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进行文化建设和文化教育,应从文化根源上做起。只有通古方能晓今,要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找到真正属于“中国特色”的文化基因。

钱逊教授集中阐述了《论语》中的为政理念。《论语》强调“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苟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说明为政是一种责任,正己方能正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素质。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既要依靠法律,更要依靠人的素质提高。因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葛荣晋教授说,《群书治要》所选经典以儒家为主,但又不限于儒家,可以说涵盖了四史、六经、诸子百家的治国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是一部难得的治国理政经典。其中有些思想非常精辟。如要“亲君子,远小人”;要“欲而不贪”,“君贪则亡其国,臣贪则亡其身”,既承认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又认为对人的欲望应有所节制。而要节制欲望,必须解决深层的价值观问题。

宋惠昌教授认为,《群书治要》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很重要,它的编纂奠定了贞观之治的思想基础。中国古代与现代国家治理所面对的关系不同,政治的实质不同,治理方式不同,为政之本不同,素质要求不同。只有把古代治国理念与现代国家管理的要求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借鉴古人的治国智慧。

彭真怀教授从民本思想、用人思想、纳谏思想、吏治思想等四个方面讲述了《群书治要》中的治国理念,认为这些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梁光玉编审和肖祥剑编辑从多个方面对于历史上盛世和衰世作了区分。盛世之主与天下同喜同忧,衰世之主独制其民;盛世之主任用贤臣、勤于政事,衰世之主相信佞臣、荒废政事;盛世之主乐闻其过,衰世之主乐闻其誉;盛世之主抑损情欲、安不忘危,衰世之主骄傲自满、贪图享乐;盛世之君尊崇道义,衰世之主违背道义;盛世之主以天下为公,乱世之主以天下为私。兴盛之世,民风淳朴,上下谦让;衰亡之时,人心不定,上下无礼;兴盛之世,从善者多,人人重道义,衰亡之时,从善者少,人人重利益;兴盛之世,农业得到重视,人人务本,衰亡之时,追求奢华之风,人人热衷奇技淫巧。

刘余莉教授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特点出发,指出盲目学习或照搬根植于宗教文化传统的西方政治制度会导致“异体移植”的弊端,若忽视人的素质提高,单纯进行制度建设,解决不了因良心泯灭带来的社会问题。从《群书治要》中体会到古圣先贤的治国智慧,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任俊华教授强调,领导干部学国学不能仅重视形而下之“术”,更应重视形而上之“道”。例如《易经》最重要的两句教诲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但却为一般人所忽视。而《群书治要》以修身和任贤为两大主线,恰可以纠正国学热中的急功近利之偏。朱辉宇副教授对《群书治要》在日本的影响进行了考证,强调不仅要重视领导干部的传统文化教育,更要重视对未成年人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杨信礼教授在主持会议和总结时说,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蕴涵着天下兴亡、民族兴衰、政治清浊、社会治乱、人生荣辱的历史鉴戒与经验教训。学习研究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借鉴运用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有助于认知、把握立身行事、为政治国之道,有助于开阔思想视野,洞彻历史规律,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素质能力。《群书治要》作为唐以前经、史、诸子中治国思想之精粹,为当时与后世提供了治国安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当今时代,也不失为领导干部修身齐家、为民行政的重要参考。中央党校哲学部伦理学学科将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讲话精神,加强对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官德修养之道、治国理政智慧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工作之中。

(有增改)

标签:;  ;  ;  ;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索治国之道--“以群治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综述_群书治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