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周要钢1,马凯2

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周要钢1,马凯2

1.身份证号码:41078219660409XXXX 河南辉县 453600;2.身份证号码:41078219880828XXXX 河南辉县 4536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面积越来越紧张,建筑物的规模和楼层在不断增加,沉降观测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沉降观测,能够有效避免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不均匀沉降问题,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就高层建筑出现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进行沉降观测的基础条件进行了介绍,具体分析了沉降观测的程序步骤,希望能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沉降观测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在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的发展为建筑施工提供了更好的保障,逐渐满足了人们对建筑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高层建筑相比于一般建筑在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更高,在施工过程中很可能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均匀沉降的出现,下面,先对高层建筑物出现沉降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

1 高层建筑物出现沉降的原因

由于高层建筑需要的资金较大,施工过程中劳动强度大,为了防止建筑的突然坍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保护居民的安全,需要详细可靠的沉降观测。

1.1 基层混凝土不均匀

不同的建筑物地下土地的质量和地基,因此测量高层建筑的土地的成分是进行建设高层建筑之前需要做的工作。如果测量的地质与地基成分和建设地的实际土质不一致,建成的高层建筑很可能发生沉降。

1.2 地基选取不当

由于建筑公司缺乏土地地基选取的知识和专门技术人员,在土地地基选择的过程中不能对地基情况做有效处理,对一些劣质的地质,在没有处理的情况下仓促进行施工。还有一些公司不了解当地土地的实际地质情况,使得高层建筑物沉降问题经常发生。甚至有些建筑公司,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在建设过程中违规操作,减少用料,使得高层建筑的质量问题凸显,建筑物的寿命也较低。

1.3 设计不合理

为了追求外观的美观,一些建筑设计单位,刻意降低一些设计参数,没有对建筑物各部分进行详细准确的设计,这将无法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在建设施工时,建筑设计又是重要的参照。

1.4 施工中的意外事故

高层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筑垃圾的产生不可避免,过多的垃圾会造成建筑物的沉降,地下管道的破坏也经常发生也会造成沉降,如果附近建筑物出现沉降且沉降量较大时也将造成高层建筑物的沉降。

2 进行沉降观测的基础条件

在我国的各项基本建筑工程中对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也比较广泛,这主要是因为沉降观测技术不但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更从根本上保证了建筑的安全性。高层建筑中对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要重点考虑到施工的技术和建筑的真题结构,从全局的角度分析问题,并对测试的结构进行记录和讨论,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质量的要求,才能提高我国建筑的整体水平,保证高层建筑额安全性,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2.1 观测设备与观测人员的基本要求

2.1.1 对观测设备进行严格检查

如果观测设备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就无法保证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同时也不利于对高层建筑的质量的控制。选择合适的沉降设备要考虑到水平尺的应用,该设备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观测的时候也要注意对周围环境温度的控制,检测人员在检测完毕以后,要及时的对结构进行记录,同时也要注意对测试误差的纠正,如果测试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要进行多次的测试取平均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 对测试员工进行培训

要先了解整个高层建筑的结构,从实际出发进行测试,保证员工能够正确的掌握高层建筑的沉降知识,并能够通过对高层建筑的分析,得出了高层建筑的具体沉降情况,然后再由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使用。

2.2 严格控制观测时间

在对高层建筑物进行沉降的观测时,要对观测的周期进行一个良好的把握,观测的周期是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内要每天对建筑物的周期进行观测,观测的角度也不能太单一,而且还要针对每次的观测做一个准确的记录,这样才能保证观测的稳定性,最为下一次观测的参考,如果在观测的过程中有中断,并没有按照规定的检测时间进行观测,就会到导致观测出现很大的误差,尽管在补救也无法测定出那个时刻的观测结果,这给周期性的观测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尤其是对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如果对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就无法进行沉降观测,无法保证观测的准确性。

2.3 观测点的要求

观测人员在观测中还要注意对观测点的选择,一个正确的观测点会给沉降的观测带来很大的方便,提高了观测的准确率和正确性,所以在选择观测点过程中要注意对高层建筑图纸的研究,通常在建筑物的对称点的位置就是观测点的位置,而且该位置也是观测的良好的位置,能够有效的对沉降情况进行观测,观测点之间的距离也不能够太小,这样不能够使得观测的位置具有代表性,从而也降低了沉降观测的作用,所以施工人员在进行观测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观测点的选择,并控制好每个观测点的距离。

3 沉降观测的具体施测程序

3.1 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是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00米。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1.5m)。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3.2 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3.3 沉降观测

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3.4 观测数据的汇总和计算

首先需要对之前观测记录的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一个汇总,之后将汇总过的数据整理成建筑物的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趋势折线图,通过对图标的观察可以大致发现一个沉降规律,之后按照计算公式对建筑物可能发生倾斜的概率以及未来的沉降趋势进行预测和计算从而为后期工程施工和建筑物的维护提供借鉴。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均匀沉降对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非常严重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沉降观测,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解决,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相关技术人员应加强对沉降观测技术的研究,在建筑施工中予以广泛应用,切实保证建筑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谢事亨,郑瑞英,陈国华.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物施工中的应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2]李耀寅,孙广欣.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注意的问题[J].福建建材,2007(1).

[3]王齐.谈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技术及相关问题[J].低温建筑技术,2009(12):60.

论文作者:周要钢1,马凯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周要钢1,马凯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