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记者想抓住大事

当地记者想抓住大事

一、地方记者要抓大事(论文文献综述)

武再勇[1](2019)在《基于CIS理论的武警驻疆部队遂行反恐维稳任务形象力分析与建设对策》文中提出武警驻疆部队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主力军,遂行常态化反恐维稳任务的政治性、政策性强,受关注程度高,对部队形象力提出了最现实、最直接、最紧迫的考验。加强反恐维稳任务中的形象力建设,对于武警驻疆部队有效震慑和打击暴力恐怖势力,给予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信心,树立和展示了新时代部队的良好形象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对武警部队形象力的概念、内涵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借鉴企业形象识别体系CIS理论,分析了武警驻疆部队的形象力构成。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和调查问卷,对武警驻疆部队在反恐维稳任务中形象力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量化分析,以综合形象观为指导,从思想引领、战力提升、依法治军、动中抓建、群众工作、舆情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形象力建设的方法路径,结合实证研究,得出经验启示。本文以武警驻疆某部作为研究对象,对部队基于动态条件下遂行反恐维稳任务中的形象力建设问题进行了量化研究,对进一步提升任务部队的形象力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武警驻疆部队有效履行新时代“两个维护”的职能使命提供了力量支撑。

刘念[2](2019)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精准扶贫报道中的政府政党形象塑造》文中认为中国的“精准扶贫”方略为全世界摆脱贫困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我国对外传播新闻信息的综合性中文日报,要忠实记录、反映“精准扶贫”这一政治热点的最新动态,其新闻报道总体上代表了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方向与进程。《人民日报》(海外版)精准扶贫报道塑造什么样的政府政党形象直接关系到国际社会是否认可、接受中国的扶贫成就,媒体塑造政府政党形象的能力直接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文化软实力。本文对《人民日报》(海外版)285篇精准扶贫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认为其塑造了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型政府政党形象,扎根基层、脚踏实地的实干型政府政党形象,深入调研、科学决策的民主型政府政党形象和情牵群众、心系民生的服务型政府政党形象。《人民日报》(海外版)主要从微观叙述策略、中观呈现策略、宏观传播策略三个方面出发塑造政府政党形象。其中,叙述策略包括:(1)抽象数字与具体事实配合,共同阐释政府政党作为。(2)主语+动词类叙述方式彰显政府政党行动力。(3)故事化叙事从小入手,环境描写以情动人。(4)直接引语强化服务理念,第三方话语力证工作成效。呈现策略有选择性词汇运用凸显政府政党领导力、新闻图片塑造政府政党亲民形象、版面分布以要闻版为主和报道题材多样。传播策略主要表现在:(1)报道聚焦国际热点,与关联议题组合传播。(2)主动设置报道议程,引导国际社会舆论走向。(3)以政府政党自我监督形式,实现负面信息正面传播。(4)新闻报道既关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又兼顾对外传播视角。本文还从叙述策略、呈现策略、传播策略三个层次出发审视《人民日报》(海外版)精准扶贫报道塑造政府政党形象的误区,在叙述策略上表现为大量数据无明确来源和政治类精准扶贫报道模式化,呈现策略方面突出表现为负面议题比重较小和报道对象分配不平衡,传播策略的不足表现为议题同质化和部分新闻报道时效性较弱。考虑精准扶贫报道塑造政府政党形象面临的挑战,《人民日报》(海外版)精准扶贫报道存在的不足以及精准扶贫工作中政府政党形象预期方向,笔者从坚持新闻客观性、增强用户交互、加强新闻策划、抓住生动细节、构建命运共同五个方面出发提出解决路径,以期为《人民日报》(海外版)精准扶贫报道塑造政府政党形象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

张健[3](2017)在《地方报业记者职业角色的失调与自我合理化策略 ——以福建地方报业记者为例》文中认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福建地方报业记者的职业角色这一视角出发,探究传媒转型期记者的职业角色的失调与自我合理化机制。研究发现,在报业转型期,记者职业角色中的“营利者”和“宣传者”的角色开始凸显,而且呈现相辅相成共同增长的态势。在目前报业未来发展道路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地方报业对地方政府的软性支持越来越依赖,“品牌宣传”成为地方报业收入的支柱之一;与此同时,记者协助报业经营创收成为常态。在实际工作中记者所承担的“营利者”和“宣传者”的角色越来越显要,记者所扮演的“监督者”角色逐渐式微;然而在记者的职业观念中,“营利者”和“宣传者”这两者却不为记者所认同。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福建地方报业走融媒体发展之路的过程中,记者所扮演的“营利者”角色和“信息传播者”等角色间存在较大冲突;相比较而言,“宣传者”角色的强化和“监督者”角色的进一步式微没有给记者带来太大的冲突感。因此,转型期记者面临职业角色的失调。为此,记者采取了各种合理化策略,改变自己对于特定职业角色的认知,以达成认知与行为的新的平衡,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王可园[4](2016)在《从生存政治到权利政治: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研究 ——以1949-2014年间的浙北优新村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建国以来农民政治行为的研究重点分为两大阶段,一是考察改革开放前国家权力建构乡村过程中,以农民为主体的底层社会的应对方式。二是考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民的维权抗争行动,这方面的研究早期主要考察引发农民维权抗争的原因,近来则转向重点分析农民维权行动的事件和过程。这种研究的优点是可以对每个时段农民政治行为做出比较清析的分析,缺点则是忽略了不同时段农民政治行为逻辑的转变。用“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选择浙北嘉善县一个村庄——优新村作为田野调查点,结合历史档案、官方文件和相关报刊资料等,分析建国以来六十多年间,宏观的政治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微观领域农民不同的政治行为,并将个案村庄农民的政治行为融汇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背景当中,探讨其政治社会效应。作为长线段的历时性分析,本文没有对每一时段农民的细小行为进行具体分析,而是重点考察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事件对农民政治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民政治行为在政治社会领域的反馈性结果,如带来的公共政策变迁等。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每一个时段内农民政治行为的宏观环境发生了何种变化;二是宏观领域的变化促成了怎样的农民政治行为;三是农民政治行为又如何引致新的宏观领域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政治行为逻辑正在从“为生存而行动”向“为权利而行动”转变,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并指出这种转变对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历史上,优新村农民的行为主要受到生存压力的支配。频繁的自然灾害、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和混乱的政治时局,都使得优新村农民不得不为生存而费尽心思。建国之后,随着共产革命的胜利和政权的新建,中国共产党带领农民在农村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第一次实现了贫苦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激发了他们的劳动热情,初步缓解了农民的生存压力。但党与农民之间短暂的蜜月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农业集体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像全国其它很多地方农民一样,优新村农民也面临饥饿甚至死亡的威胁。面对日渐沉重的生存压力,优新村农民选择了现在人们熟知的“反行为”或“弱者的武器”作为应对。农民对集体化的抵制性行为所带来的制度变迁虽在五十年代即已出现,但至六十年代初基本陨落,整个毛泽东时代农村政策都未再发生新的重大变迁。真正的转变自改革开放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邓小平的主导下,包产到户获得重生,农民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获得了王地,农民与国家进入了第二次“蜜月”时期。人民公社固有的弊端导致公社的组织权威不可避免地衰落,促使它们最终解体。农业经营体制的变革和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的改变,恢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农民的生存境遇逐渐改善。但是,公社体制的解体,政治权力向上收缩,在向社会释放空间的同时,也使原本由公社负责的村庄公共事务陷入困境。虽然优新村的干部在分田到户之后仍关心村庄事务,但集体经济的窘迫却令他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民不得不开始自主管理的实践,他们集资、筹劳以修桥、修路,填补了公社解体之后留下的空间。农民的自主管理实践在八十年代末得到官方的正式回应,村民自治制度应声落地,实现了赋权农民的最初尝试。村民自治所实现的政治赋权一定程度上是国家权力退出村庄后的无奈之举,没能在农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划出明确的界限,农民权利缺乏有效保障,导致出现大量的农民维权抗争行动。九十年代,农民的维权抗争主要集中于“税费”领域。乡镇政府将收税任务下派给农村干部,至于农村干部用何种方式完成任务则并不多问,这给农村干部提供了一条侵犯农民权利的绿色通道,农民反抗在所难免。这一时期,与全国其它许多地方农民主要因税费过重而发起抗争维权行动不同,优新村农民在“税与费”之间摇摆不定,他们认可国家的农业正税,但对此之外的附加收费则想方设法进行抵制。相对来说,此时的农民政治行为相对缓和。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优新村农民因在“征地拆迁”中权利受到侵害而发起了多轮上访,直到走上“进京”上访之路。全国性的农民体制外维权行动弱化了农民的政治认同,使中央进一步调整农村政策,取消了在中国实行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对农民的土地权利进行了再确认,缓解了农民与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取消农业税等农村经济政策的改变,恢复了农民的政治认同,但农民生存压力的彻底解除,促使他们有更多的诉求。只有政治上的深化赋权,才有可能更进一步促进农民的政治整合。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干部能够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农民希望有更多的民主权利以制约干部的行为。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基层民主经历了一个从参与到选举的扭曲发展历程,在优新村,农村基层民主已经从选举向监督迈进,并更进一步向参与和协商回归。赋予农民监督村庄精英权力的权利,和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机会,提高了农民对村庄公共权力的认可和信任,以及他们对村庄共同体的归属感,有效促进了农民的政治一体化,使一度“天下大乱”的优新村重新恢复秩序。对优新村建国以来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与一般人们认为生存诉求主导了农民的行动不同,农民的政治行为逻辑经历了一个从“为生存而行动”到“为权利而行动”的转变。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促成了农民生存政治的消逝,以国家权力从农村社会退出为主要特征的体制变革带来了农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农民生活空间的转换,特别是农村一些公共空间的形成,助推了农民维权行动的展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农民能够超越村庄而接触来自更广领域的信息,这些现代性因素的导入对农民的权利政治起到了促进作用。农民政治行为逻辑的转变在三个层面上对未来中国政治发展有积极影响。宏观上来看,农民的权利政治有助于促进党和国家权力政治合法性基础的现代转换,中观上则会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转型,对农民个人来讲,农民的公民能力将会在维权行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詹益锦(Chan Yi-Chin)[5](2016)在《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蕞尔小岛的台湾约有2300万的人口,却有多达七家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电视新闻台,堪称是全世界电视新闻台密度最高的国家。此一盛况源于1991年台湾开放有线电视的设立许可,遂打破了长期以来党政军垄断电视媒体及言论一言堂的局面,渠料数量多样的电视新闻台却因为恶性竞争等诸多原因反而造成电视新闻内容的同质化,内容多元化的期待落空,甚至引发社会大众对电视新闻媒体的高度不满,批评媒体是社会的乱源。日益严重的电视新闻同质化趋向,使得台湾受众接收的是“非多元化”的信息,此一同质化是一种偏向性的失实,排挤公共信息的能见度,将不利于民主社会对多元声音的基本需求,这种偏向是信息生态的失衡,势将导致台湾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失衡,进一步地引发社会生态系统的失衡和危机。本论文主要借助媒介生态学相关理论,结合电视新闻产制生态现象,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参与观察法与深度访谈法,对市场经济下的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进行考察和分析,解读电视新闻同质化对信息生态、媒介生态及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第一章针对媒介原生态,也就是从“组织层次”探究新闻同质化的关系,包括媒体生态位、媒介常规、市场导向等产业结构面向,如何影响电视新闻同质化。本研究的六家新闻台都是市场导向的商业电视台,在生态位的选定上,就已经确立了商业利益至上的趋向,此一趋向导引着新闻台竞相产制感官主义式的新闻为主流,排挤公共议题信息的露出机会,导致公共舆论的社会效益被牺牲,且逐渐形成媒介的新常规,久而久之,媒体组织从高层到底层的新闻工作者,皆耽溺在常规中而停滞,不但欠缺创新突破的企图心,更无暇坚守应有的社会责任第二章针对媒介内生态,从“职业层次”与新闻同质化的研究,包括一窝蜂的产制行为、记者间的互动与媒体博奕、记者间的会稿机制等产制环境面向,如何影响电视新闻同质化。一窝蜂的产制行为是新闻工作者的惰性使然,而一窝蜂产制行为存在于采访、编辑到播报的流程中,同时,不同媒体的记者和记者间的人际互动需求、会稿机制,都导致了烂独家充斥、无关紧要独家新闻等无用信息,使得台湾电视新闻毫无差异性的同质化,另外,新闻工作者对于消息来源的过度依赖,进而受制于消息来源,媒体监视环境的能力式微。第三章针对媒介外生态,从“制度层次”与新闻同质化的研究,包括收视率导向、新传播科技、异业媒体或第三方影音(tpv)等竞争市场与广告面向,如何影响电视新闻同质化。收视率做为电视新闻台的产制指标,引领着新闻台的市场导向与记者的产制行为,日新月异的新传播科技不断地影响产制行为、产制流程与常规,异业媒体的竞争白热化,更影响电视新闻内容取向,导致电视新闻追逐经济效益的极大化,而大量产制污染的、伪劣的、表相的信息,使得真相性、知识性、重要性、思想性等信息匮乏,这是电视新闻台对社会责任的弃守。第四章基于前三章的分析,台湾电视媒介新闻同质化的偏向,严重冲击台湾电视新闻的生态环境,且从原生态、内生态、外生态都产生了质变,使得台湾电视新闻台的信息失衡。从原生态就出现根源上的病征,使得在内生态上也一并出现产制面的问题,加上外生态的竞争环境、广告等因素对原生态与内生态的影响,使得台湾电视新闻产业出现全面性的生态失衡。第五章从电视新闻台的信息失衡,以媒介生态平衡观进一步探究媒介生态的危机,媒介做为社会公器和人民喉舌的角色,台湾电视新闻台不论在原生态、内生态或外生态上出现任何生态失控或失衡,势必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极大影响,对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关系造成破坏。本研究发现,台湾电视新闻生态有三大危机:(一)第四权力(thefourthestate)的退缩;(二)公共领域(publicsphere)的衰微;(三)电视新闻的弱智化。对于台湾电视新闻台所遭遇的生态危机,本研究也基于媒介生态平衡观,提出寻回生态平衡的出路与转机:(一)坚持平等—落实媒体“问责系统”机制的建构;(二)鼓励创新—跳脱收视率箝制,挖掘新的生态位;(三)倡导绿色—深化媒体识读教育与公民监督媒体机制;(四)提倡多元—实行生态位分离策略规避恶性竞争。过去针对电视新闻同质化的相关研究都是从单一层面切入,无法看到较为巨观的电视新闻同质化全貌,以及电视新闻同质化所导致的生态危机,本研究是第一个从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出发,探究电视新闻同质化所引发的信息生态失衡,以及信息生态失衡如何导致电视媒介生态的危机,是理论与实践交互验证的初探性研究,本研究从产制内容与市场竞争等结构面向进行媒介多元研究,有助于媒体多元理论的建构,同时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电视新闻产业界改善电视新闻同质化的偏向,以及所引发的电视媒介生态危机,对于健全台湾电视媒介的生态环境略尽棉薄之力。

范静文[6](2015)在《吴冷西新闻思想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冷西(1919-2002)广东新会人,1941年开始在《解放日报》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担任过新华社总编辑、人民日报总编辑和广播电视部部长。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新闻工作中,吴冷西亲身经历并参与了延安《解放日报》改革、1956年《人民日报》改革、“大跃进”、“改革开放”等对我国新闻事业影响巨大的历史事件,直接见证了中共党报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革,吴冷西的新闻思想经历了由萌芽到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党报思想和毛泽东的新闻思想始终是吴冷西新闻思想的源泉和直接来源。在新闻理论方面,吴冷西结合自己长期的新闻实践对中共领导下的新闻媒体的性质、功能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提出了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新华社是消息总汇、报纸是舆论宣传的阵地、广播电视是最形象的宣传工具等观点。吴冷西长期担任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和广播电视部的领导职务,积累了丰富的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实践经验,在对这些经验总结升华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新闻业务观念。报刊业务方面,吴冷西要求记者在采访写作时要具有“全国观点”,注重调查研究,擅于进行典型报道,并总结出“新闻写作八条原则”。广播电视业务方面,吴冷西提出办节目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以新闻为主体,以服务受众为中心。吴冷西从事新闻工作五十多年,其中在领导岗位上四十余年,有着丰富的新闻媒体管理经验。在担任新华社领导职务期间,吴冷西带领新华社全体社员集中精力建设国家通讯社,着重解决了新华社地方分社管理分散不集中的问题。广播电视事业管理方面,吴冷西主持制定了“四级办”事业发展方针;建立“新闻中心”,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打破了铁饭碗的观念,精简人员,实行国家分配与自行招聘相结合的方法;改变了广播电视系统各自为政、办事效率低、吃大锅饭的状况。吴冷西的新闻思想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全国观点”、“全能记者”“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等观点对当代新闻工作者依然意义重大。但人无完人,吴冷西的新闻思想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如大跃进期间“左”的错误、过于重视新闻的宣传功能等。

赵鹏[7](2012)在《泥土香里酿真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全部的工作只有一个目标:到基层去,到一线去,把所有的不知道变成知道,把真实客观的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告诉世界。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是个地道的北京人。1994年山东大学毕业后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当月就被安排到当年的福建记者站现在的福建分社工

康香阁[8](2012)在《着名学者梁衡先生访谈录》文中认为梁衡先生是我国当今着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从事新闻实践和新闻管理工作38年,在新闻写作和理论研究、散文创作和理论研究、科普创作和理论研究、政治管理和理论研究诸多领域卓有建树。多篇新闻作品荣获全国好新闻奖,30多篇作品60多次入选各种大中小学课本和其他行业读本,是当代作家作品入选教材最多的一位作家。2012年5月3日,笔者就梁衡先生的治学方法和他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做了访谈,同时还邀请到北京大学博士后董岩和清华大学博士后来尚武两位专家撰写了2篇专题研究论文,与访谈录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朱颖华[9](2012)在《对广播媒体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研究 ——以“中国之声”为例》文中指出目前,日益兴起的新媒体与其它媒体的竞争空前激烈。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必须迎接挑战,寻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路径。本文从新闻广播入手,选取“中国之声”作为案例,尝试分析新闻广播的报道模式并加以归纳总结,以期得出一些有益结论。“中国之声”作为专业报道新闻的频率,具有典型性,对新闻类广播及其它类型广播的发展有借鉴意义,这也是本文将其作为案例来分析的原因。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中国之声”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中国之声”的报道模式及其特点,特别是最新改版以后在运用新媒体方面的表现,得出内在性的结论。本文从新闻来源、传播途径、互动模式等角度来分析“中国之声”新闻报道模式的特点,论及其频率的专业性、内容的丰富性、新技术的运用情况以及与受众的充分互动等问题,找出其在新环境下的生存之道。基于此频率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当下广播媒体发展的新方向。

胡邦定[10](2010)在《说说北京《大公报》(上)》文中指出《大公报》是一张老报纸,1902年创刊于天津。它曾经数易其主。创办人是天主教徒、满洲正红旗人英敛之。他思想开明,支持变法维新,敢于议论时政,报纸办得很有生气。英敛之退隐

二、地方记者要抓大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方记者要抓大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IS理论的武警驻疆部队遂行反恐维稳任务形象力分析与建设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现实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武警驻疆部队遂行反恐维稳任务形象力建设理论分析:基于CIS的分析框架
    2.1 武警部队形象力概述
        2.1.1 形象
        2.1.2 形象力
        2.1.3 武警部队形象力
    2.2 武警部队形象力的内涵
        2.2.1 凝聚力
        2.2.2 吸引力
        2.2.3 威慑力
        2.2.4 战斗力
        2.2.5 感召力
    2.3 武警驻疆部队遂行反恐维稳任务形象力建设的意义
    2.4 武警驻疆部队形象力建设运用CIS的适切性和可行性
        2.4.1 CIS理论概述
        2.4.1.1 CIS的渊源与发展
        2.4.1.2 CIS的构成
        2.4.1.3 CIS的特征
        2.4.1.4 CIS的机能
        2.4.2 武警驻疆部队形象力与CIS的比较
        2.4.2.1 功能目标的差异性
        2.4.2.2 塑造方式的差异性
        2.4.2.3 评价标准的差异性
        2.4.3 武警驻疆部队形象力建设运用CIS的可行性
    2.5 基于CIS理论的武警驻疆部队形象力构成
        2.5.1 理念识别系统
        2.5.2 行为识别系统
        2.5.3 视觉识别系统
        2.5.4 听觉识别系统
        2.5.5 环境识别系统
第三章 武警驻疆部队遂行反恐维稳任务形象力建设现实分析
    3.1 形象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1 基本情况说明
        3.1.1.1 调查方法与问卷的设计
        3.1.1.2 调查对象的选择
        3.1.1.3 研究对象的划分
        3.1.1.4 内部调查对象
        3.1.1.5 外部调查对象
        3.1.2 调查过程的展示
        3.1.2.1 内部调查
        3.1.2.2 外部调查
        3.1.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1.3.1 内部官兵的认知与分析
        3.1.3.2 外部公众的认知与分析
    3.2 原因分析
        3.2.1 理念层面
        3.2.1.1 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待加强
        3.2.1.2 与民族群众的情感交融缺乏深入
        3.2.1.3 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受到冲击
        3.2.1.4 敢打必胜的血性胆气遇到挑战
        3.2.2 行为层面
        3.2.2.1 战斗力建设的质量不够高
        3.2.2.2 依法从严治军的标准不够严
        3.2.2.3 动中抓建的心思精力不够集中
        3.2.2.4 形象训练成效不够明显
        3.2.3 视觉层面
        3.2.3.1 部队标识的区分性不够明显
        3.2.3.2 官兵精气神保持不够经常
        3.2.3.3 对外宣传展示不够充分
        3.2.4 听觉层面
        3.2.4.1 语言交流存在障碍
        3.2.4.2 执勤用语不够规范
        3.2.4.3 舆论引导缺乏主动
        3.2.5 环境层面
        3.2.5.1 营区驻点环境建设不够正规
        3.2.5.2 内部风气不够纯正
        3.2.5.3 维稳群众工作不够扎实
第四章 武警驻疆部队遂行反恐维稳任务形象力建设对策
    4.1 理念识别层面突出思想引领
        4.1.1 坚持把熔铸政治灵魂作为首要
        4.1.2 坚持把确保政治方向作为要害
        4.1.3 坚持把涵养政治觉悟作为基础
        4.1.4 坚持把站稳政治立场作为根本
    4.2 行为识别层面突出以战领建
        4.2.1 练强实战化本领
        4.2.2 增强法治化能力
        4.2.3 提升动中建队水平
    4.3 视觉识别层面突出宣传展示
        4.3.1 加强标识区分
        4.3.2 拓展文化交流
        4.3.3 培树宣扬典型
    4.4 听觉识别层面突出舆情引导
        4.4.1 跟进抓好舆情监测
        4.4.2 主动提升舆情效应
        4.4.3 高效应对舆情危机
    4.5 环境识别层面突出群众工作
        4.5.1 更加自觉提升爱民情怀
        4.5.2 更加深入宣传教育群众
        4.5.3 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
        4.5.4 更加有力巩固基层政权
第五章 实证研究
    5.1 案例背景
    5.2 主要做法
        5.2.1 以强军目标为引领,培塑绝对忠诚政治素养
        5.2.2 以战建一体为指向,锻造打赢制胜核心能力
        5.2.3 以宣传展示为抓手,丰富视觉传达效果
        5.2.4 以舆情主导为重点,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5.2.5 以柔性维稳为关键,持续巩固军民团结成果
    5.3 几点启示
        5.3.1 形象力建设不能一己之力
        5.3.2 形象力建设不是一时之功
        5.3.3 形象力建设不会一成不变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武警驻疆部队形象力建设调查问卷(内部)
附录B:武警驻疆部队形象力建设调查问卷(外部)

(2)《人民日报》(海外版)精准扶贫报道中的政府政党形象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人民日报》(海外版)相关研究
        二、精准扶贫报道相关研究
        三、政府和政党形象塑造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精准扶贫报道中的政府政党形象分析
    第一节 政府政党形象理论概述
        一、政府政党形象的含义
        二、政府政党形象的特征
        三、影响政府政党形象的因素
    第二节 精准扶贫报道中的政府政党形象分析
        一、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型政府政党
        二、扎根基层、脚踏实地的实干型政府政党
        三、深入调研、科学决策的民主型政府政党
        四、情牵群众、心系民生的服务型政府政党
第二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精准扶贫报道塑造政府政党形象的策略
    第一节 政府政党形象的叙述策略
        一、抽象数字与具体事实配合,共同阐释政府政党作为
        二、主语+动词类叙述方式彰显政府政党行动力
        三、故事化叙事从小入手,环境描写以情动人
        四、直接引语强化服务理念,第三方话语力证工作成效
    第二节 政府政党形象的呈现策略
        一、选择性词汇运用凸显政府政党领导力
        二、新闻图片塑造政府政党亲民形象
        三、版面分布以要闻版为主
        四、综合运用多种报道题材,长、短篇幅均占较大比重
    第三节 政府政党形象的传播策略
        一、聚焦国际热点,与关联议题组合传播
        二、主动设置议程,引导国际社会舆论走向
        三、以自我监督形式,实现负面信息正面传播
        四、关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兼顾对外传播视角
第三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精准扶贫报道中政府政党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塑造政府政党形象中叙述层面的不足
        一、数据无明确来源,损害公开透明型政府形象
        二、政治类报道模式化,政府政党形象单一、固化
    第二节 塑造政府政党形象中呈现层面的不足
        一、负面议题比重较小,形成全能型政府误区
        二、报道对象分配不平衡,损害贫困户脱贫积极性
    第三节 塑造政府政党形象中传播层面的不足
        一、议题同质化损害政府政党因地制宜的领导形象
        二、新闻报道时效性较弱,对事前报道关注不足
第四章 精准扶贫报道塑造政府政党形象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第一节 精准扶贫报道塑造政府政党形象面临的挑战
        一、不平衡的国际舆论环境
        二、党政形象在华人华侨群体中不稳定
        三、精准扶贫报道政治属性与经济专业性的冲突
    第二节 精准扶贫报道塑造政府政党形象的方向
        一、承担国际责任、开展对外援助的政府政党形象
        二、加强建设、持续学习的政府政党形象
        三、合作开放、互利共赢的政府政党形象
        四、改革创新、自力更生的政府政党形象
    第三节 《人民日报》(海外版)塑造政府政党形象的路径
        一、坚持新闻客观性,提升媒介公信力
        二、增强用户交互,报道内容贴近海外侨胞
        三、加强新闻策划,联络国外记者开展专项报道
        四、抓住生动细节,打造丰满党政形象
        五、摒弃总结性报道,构建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附录 A 285 篇精准扶贫报道样本基本情况
致谢

(3)地方报业记者职业角色的失调与自我合理化策略 ——以福建地方报业记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回顾
    1.1 角色理论
    1.2 记者的概念
    1.3 记者的角色认知
        1.3.1 西方记者的角色认知
        1.3.2 国内记者的角色认知
    1.4 影响记者角色认知的因素
    1.5 记者的角色行为
    1.6 记者的角色冲突
    1.7 记者的角色模糊
    1.8 小结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问题
    2.3 研究方法
        2.3.1 调查
        2.3.2 深度访谈
第三章 福建地方报业记者的职业角色认知
    3.1 福建地方记者群体的基本情况
    3.2 福建地方记者的职业角色认知
    3.3 小结
第四章 福建地区报业记者的职业角色行为
    4.1 “营利者”角色凸显
    4.2 “宣传者”角色强化
    4.3 “监督者”角色式微
第五章 福建地方报业记者的角色合理化策略
    5.1 “营利者”角色的自我合理化
    5.2 “宣传者”角色的自我合理化
    5.3 “监督者”角色的自我合理化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2 启示
        6.2.1 记者职业角色调整的未来方向
        6.2.2 体制之痛
        6.2.3 商业模式之痛
    6.3 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不足
        6.3.1 创新点
        6.3.2 不足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4)从生存政治到权利政治: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研究 ——以1949-2014年间的浙北优新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与理论资源
        (一) 核心概念
        (二) 理论资源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
    四、分析框架与章节安排
        (一) 分析框架
        (二) 章节安排
第一章 研究综述与个案择取
    一、海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海外中国农民政治行为研究综述
        (二) 国内中国农民政治行为研究综述
        (三) 国内学术期刊相关研究综述
        (四) 文献评价与本文思路
    二、研究样本与资料来源
        (一) 研究样本
        (二) 资料来源
第二章 权利之前:生存压力及其对农民政治行为的塑造
    一、农民生存压力的自然历史根源
        (一) 频繁的自然灾害
        (二) 落后的生产条件
        (三) 不合理的土地制度
        (四) 混乱的政治时局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生存压力的缓解
        (一) 革命胜利与政权新建
        (二) 土地改革的宣传与发动
        (三) 农民“身心”的初步解放
    三、集体化、人民公社与农民生存压力之复杂变奏
        (一) 从互助组到高级社:农业集体化的启动与加速推进
        (二) 人民公社:“大跃进”引来的歧路
        (三) 集体化时期农民生存压力的复杂变奏
    四、生存压力与农民政治行为的多重面相
        (一) 生存压力下农民的政治行为
        (二) 农民的政治行为和制度变迁的兴起与陨落
第三章 接触权利:自主管理与政治赋权的最初尝试
    一、农民与国家的第二次“蜜月”
        (一) 包产到户的重生
        (二) 短暂的第二次“蜜月”
    二、农村人民公社的解体
        (一) 难以避免的弊端
        (二) 组织权威的衰落
        (三) 公社制度的终结
    三、农民的自主管理实践和初获赋权
        (一) 困境中的村级公共事务
        (二) 自主管理在行动
        (三) 赋权农民的最初尝试
第四章 徘徊与反复:权利贫困与农民的体制外维权行动
    一、贫困的农民权利及其成因
        (一) 权利贫困下的农民
        (二) 农民权利贫困的多种成因
    二、权利贫困与农民的体制外维权行动
        (一) 摇摆于“税与费”之间的农民
        (二) “征迁”引发的“上京”行动
        (三) 体制外维权与农民政治认同弱化
    三、农民的体制外维权与农村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一) “千年”农业税的取消
        (二) 农民土地权利的再确认
第五章 朝向权利:政治赋权与农民的政治一体化
    一、从参与到选举:农村基层民主的兴起与扭曲
        (一)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 民主在农村基层的兴起
        (三) 被扭曲的农村基层民主
    二、深化赋权:拓展的农村基层民主及其回归之路
        (一) 从选举到监督:拓展中的农村基层民主
        (二) 从监督到协商:重新迈向民主的本质
    三、赋权农民及其政治一体化
        (一) 农民的政治一体化
        (二) 农村政治秩序的重建
第六章 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的动力与意义
    一、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的动力
        (一) 经济发展与农民生存政治的消逝
        (二) 体制变革与农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三) 生活空间的转换与农民维权行动的展开
        (四) 现代因素的导入对农民权利政治的促进
    二、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的政治学意义
        (一) 政治合法性基础的转换
        (二) 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转型
        (三)农民公民能力的提升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中文着作、论文;博、硕论文;网络及报刊资料
    第二部分 英文着作、论文、博士论文
    第三部分 个案相关资料(档案、史志、文件选编及其它)
附录
    一、优新村行政(村域)变迁
    二、访谈提纲
    三、访谈顺序及访谈对象概况
    四、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后记

(5)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媒介原生态中的同质化探究
    第一节 媒体生态位(Niche)相似的影响
    第二节 媒介常规的束缚与影响
    第三节 市场导向(Market-Driven )下商品化的影响
第二章 媒介内生态中的同质化探究
    第一节 一窝蜂(Pack Journalism)的新闻产制行为
    第二节 人际互动关系与媒体博弈行为
    第三节 记者间之会稿机制与行为
第三章 媒介外生态中的同质化探究
    第一节 收视率导向的制约与影响
    第二节 新传播科技的运用与影响
    第三节 异业媒体与第三方影音之影响
第四章 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引发信息失衡
    第一节 原生态的信息失衡
    第二节 内生态的信息失衡
    第三节 外生态的信息失衡
第五章 台湾电视新闻的媒介生态危机与转机
    第一节 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失衡
    第二节 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危机
    第三节 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转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后记

(6)吴冷西新闻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吴冷西新闻思想的流变和渊源
    第一节 吴冷西新闻实践的历程
        一、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时期
        二、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时期
        三、广播电视首任部长时期
    第二节 吴冷西新闻思想的流变
        一、萌芽期(1939-1949)
        二、发展期(1949-1982)
        三、成熟期(1982-1985)
    第三节 吴冷西新闻思想的渊源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党报思想的影响
        二、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影响
第二章 吴冷西的新闻理论观
    第一节 新闻媒体性质观
        一、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二、对不同媒体性质的思考
    第二节 新闻媒体功能观
        一、三大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
        二、新闻媒体不同时期的任务
第三章 吴冷西的新闻业务观
    第一节 报刊业务观
        一、英雄造时势
        二、注重调查研究
    第二节 通讯社业务观
        一、记者必须具有“全国观点”
        二、重视典型报道
        三、新闻写作的八条要求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业务观
        一、新闻是广播电视的主体
        二、受众本位意识开始凸显
        三、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
        四、培养全能记者
第四章 吴冷西的新闻事业管理观
    第一节 通讯社管理观
        一、强化国家通讯社职能
        二、建设世界通讯社
    第二节 广播电视管理观
        一、成立新闻中心
        二、四级办电视
        三、管理的“三套马车”
        四、改革人事制度
第五章 吴冷西新闻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吴冷西新闻思想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
        一、学习“全国观点”,新闻工作者要胸怀大局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更要“扬独家优势,汇天下精华”
        三、全媒体时代需要“全能记者”
    第二节 吴冷西新闻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一、大跃进期间“左” 的错误
        二、过于重视新闻的宣传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泥土香里酿真情(论文提纲范文)

最好的新闻在脚下
思考没有终点
文贵出新
思贵求深

(8)着名学者梁衡先生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治学感悟:一个实践、一个宏观
二、新闻理论家:新闻定义的提出
三、新闻 (报纸) 4个属性理论的提出
四、“三点一线”采访法理论的提出
五、新闻与文学12个区别理论的提出
六、新闻与政治“四点交叉统一律”理论的提出
七、培养博士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八、散文家:首倡写大事、大情、大理
九、散文美“三层次”理论的提出
十、“文章五诀”理论的提出

(9)对广播媒体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研究 ——以“中国之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本理论梳理
    2.1 传播模式的研究
    2.2 新时代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研究
第三章 广播媒体在中国的发展
    3.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的发展历程
    3.2 “中国之声”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 对新闻报道模式地梳理
    4.1 新闻来源
        4.1.1 最初的新闻来源
        4.1.2 现在的新闻来源
    4.2 新闻传播途径变化
    4.3 新闻互动模式
        4.3.1 通过通讯工具与受众的互动
        4.3.2 媒体人与受众的互动
第五章 总结“中国之声”新闻报道的创新之处
    5.1 准确定位:突出专业性
    5.2 强调新闻的实时性、挖掘新闻深度、跟踪新闻进展
    5.3 综合运用各种媒介手段,整合各方资源为我所用
    5.4 重点加强与受众的互动
第六章 结语
    6.1 新闻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
    6.2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说说北京《大公报》(上)(论文提纲范文)

毛泽东拍板, 《大公报》合并、迁京、定向
向财经专业方向进军
几位老总

四、地方记者要抓大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IS理论的武警驻疆部队遂行反恐维稳任务形象力分析与建设对策[D]. 武再勇.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2]《人民日报》(海外版)精准扶贫报道中的政府政党形象塑造[D]. 刘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3]地方报业记者职业角色的失调与自我合理化策略 ——以福建地方报业记者为例[D]. 张健. 厦门大学, 2017(05)
  • [4]从生存政治到权利政治: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研究 ——以1949-2014年间的浙北优新村为个案[D]. 王可园.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5]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研究[D]. 詹益锦(Chan Yi-Chin). 苏州大学, 2016(11)
  • [6]吴冷西新闻思想初探[D]. 范静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7]泥土香里酿真情[J]. 赵鹏. 青年记者, 2012(19)
  • [8]着名学者梁衡先生访谈录[J]. 康香阁. 邯郸学院学报, 2012(02)
  • [9]对广播媒体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研究 ——以“中国之声”为例[D]. 朱颖华. 兰州大学, 2012(09)
  • [10]说说北京《大公报》(上)[J]. 胡邦定. 百年潮, 2010(04)

标签:;  ;  ;  ;  ;  

当地记者想抓住大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