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行业发展路径探讨论文_林中

林中

广东大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如今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受到严重破坏,气候问题备受人们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低碳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因此节能便成为了时刻需关注的问题。然而中国传统建筑中高耗能和建筑材料浪费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基于国际背景下的减排目标,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需要制定低碳标准,降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并提高通过节能技术和其他措施的低碳建筑,建筑行业才能更好的发展,同时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建筑;节能减排

一、低碳经济的背景

1、什么是低碳经济

碳是21世纪世界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经济的形式多样,低碳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所谓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新能源等手段,尽最大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形式。最初,“低碳经济”发表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而低碳全球普及的真正概念是由于“巴厘路线图”的制定。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清洁能源,创新的能源技术,追求绿色生活方式的发展。同时,在世界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都极为恶化,低碳经济成为当务之急。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部分原因是公民应积极承担保护环境,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责任;另一种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新兴产业的发展,利用可再生新能源,并建立一个更好的环境。

在全球提倡低碳的背景下,一系列新的概念开始被提倡,比如,“低碳经济”,“低碳发展”,“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等。随着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和思想的发展,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并且开始追求低碳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人类文明可能迈进了一大步,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单位排放量是美国的1.6倍,是印度的1.4倍,因此,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的压力。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高能耗

1、中国传统建筑业的发展

近年来,房地产的发展突飞猛进,中国建筑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程度水平提高,国民收入逐年增长,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对居住坏境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新中国成立的初始阶段,城镇化率只有18%左右,自改革开放以来,从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5.82%提高到2006年的32.53%。特别是近几年,城镇化开始了高速发展,中国建筑物的面积也在大幅度攀升,目前中国每年新建的建筑物面积已达到20亿平方米。

2、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高能耗和材料浪费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高峰来到,同时也带来了国家建筑能耗比重的增加。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建筑物所涉及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除了在施工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建材、还包括二氧化碳在生产过程本身产生。有资料显示,英国5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于建筑物,欧洲也有45%左右。据统计,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建筑单位面积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但是中国的经济仍在快速的发展中,今后的建筑能耗是不可逃避的问题。

现在每天都有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新型的小区开盘销售。但是这些新建的建筑大多数并没有采用节能技术,反而青睐高耗能的设计和材料。如今,落地窗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阳光通过单层玻璃的热量是普通同面积墙体的2倍,如果住宅中选择了大面积的落地窗,会增加空调的耗电量,浪费更多的资源。在有些人的心中,通透的落地窗显得房屋明亮,是他们装修的不二选择。但调查后发现,几所所有的楼盘宣传册上都没有提到“节能”二字。虽然大窗户和采光和通风,更好的视觉效果,但从建筑节能方面来看,约50%的能量通过窗户和玻璃损失的。但是如果这些窗户采用双层、三层的中空玻璃或者特殊材料的窗户可以尽最大的可能弥补这些能量损失。写字楼市场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大多数人都追求的办公环境是有着时尚夺目的玻璃幕墙,因为宽敞、舒适。虽然玻璃幕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物时尚,美丽和大气等特点,殊不知这是建筑上的主要耗能点。

目前越来越多的节能口号在传播,但是在建筑节能方面,并没有完善法律可以用来支撑。政府对建筑的耗能没有一个标准线,会使不良商家继续开发高耗能建材谋取高利益,阻碍低碳建筑的发展。如今在全民节能意识不高,政府没有相关节能政策保障的情况下根,消费者对房屋节能的意识不够,开发商建设节能建筑动力不足,节能建筑的材料很多还只是停留在设计上。

三、对低碳经济下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建议

1、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低碳建筑标准

建设目标应该因地制宜,将当地的天气条件,经济条件,资源条件等结合起来,不能盲目制定发展计划。并且在实施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已经成熟的节能技术和材料,避免因利用新技术而产生的不必要的问题。目前,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能源系统节能控制技术、采暖末端装置可调技术已发展成熟并且能够有效的实行节能减排工作。如果在当地的资源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本地的材料以节省运费和成本,最大可能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木材等可再生可循环的材料,也能够大大的降低碳排放,节约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2、在建筑开发的过程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由于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宽敞的居住环境,大户型的房子也倍受青睐。但是大户型的房子中不必要的空间实用性差并且能耗高。相比大户型的房子,小户型或紧凑型户型的房子更具有实用性。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要提倡简洁环保的室内装修,过度浪费的室内装修不仅需要较多的建筑材料,还会排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提倡使用健康、环保、可循环利用的装修材料,既避免了二次装修的麻烦,又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有资料显示,我国住宅装修浪费非常惊人,每年高达3000亿元,占2006年我国居民装修总费用的30%-40%。因此,提倡实用化、节约化的装修是实现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环节之一。事实上,开发商如果注重设施配置的实用性和美观,更好地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设计房屋,考虑到业主的心理需求,就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过多的浪费现象发生。此外,各主管部门也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条例,减少在家庭装修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3、积极开发和普及节能减排技术

由于开发商资金的限制和目前技术的不成熟,真正的低碳建筑并没有实现,但是目前的一些成熟的技术仍有利于实现低碳目标。比如我们熟知的太阳能技术、地热技术、风力发电技术等可再生可循环的资源实现的新型技术。但是这些技术运用起来耗资巨大且复杂,阻碍了低碳建筑前进的步伐。但是人们仍旧不断的去探索新的节能技术。近年来,节能产品在全国范围内被大规模推广,比如在北京开展的“1元节能灯”换购促销活动,坚持定期为市民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连续三年发布推广目录供市民了解,并大力宣传节约能源的重要性,普及节能的小知识和措施,推广节能超市试点,让节能走进寻常百姓家。随后北京还大规模的推广绿色照明光源,截至2009年,推广的节能灯数量已达2000万只,每年可节电达7.5亿千瓦时,并已覆盖全北京市以及城市的 293多所学校以及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等公共服务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达150万吨标准煤,相比三年前年增长了140%,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快速增长,同时注重一系列重点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实施进程。

总之,发展低碳建筑是我国发展道路上一项不容忽视的部分,低碳建筑是保护国家重要资源和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中国继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已有的建设结构,实现真正的低碳生活,打造国民今后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政府也应鉴于他国的经验,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建筑评价体系,让低碳建筑有一个准确的基准线,促进更好的低碳经济、低碳建筑的发展。

论文作者:林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1

标签:;  ;  ;  ;  ;  ;  ;  ;  

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行业发展路径探讨论文_林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