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之中药炮制学习体会论文_谭富林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之中药炮制学习体会论文_谭富林

湖南省茶陵县中医医院 湖南茶陵 412400

【摘 要】中药是祖国文化的瑰宝,当前国家空前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制定并出台了《中医药法》为其保驾护航。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不断的升高,国际对中国的期待和需求也在日益剧增,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医药也被广泛输入国际市场。作为祖国的瑰宝,中药产业具有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及丰富的社会医学经验基础,这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及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具有重要贡献。中药炮制是中药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传承中具有深厚的基础,但现代中药炮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从各方面对中药炮制的发展及问题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中药传承;中药炮制;问题探讨

中医药是先辈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相关部门对中医药的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从中西医结合、中药现代化到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政策等,政府部门一直是不遗余力的支持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的炮制在中医药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药炮制是我国劳动人民历经数千年实践总结出来的瑰宝。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中草药及炮制技术,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如苗、蒙、藏、维等,在炮制技艺方面也有不同的技艺方式,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由于近年来西方医学的引用,中药西化等问题的出现,致使中医在临床上的使用倾于弱势,同时也导致了中药炮制技术的衰退甚至失传[1]。为弘扬中医药特色技术、培养技术传承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国开展了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笔者结合培训内容及相关报道,对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1民族文化传承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文化传承未中断的国家。中医作为华夏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其历史可追溯到三皇五帝,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可以说中医伴随着华夏儿女走过了无数的春秋。在现存的古文献中,有关中医的文献大约占半数左右,可以说中医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药炮制是我国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生活中实践总结出的,早已形成了特有的炮制技术及理论知识,且不同地域的炮制理论也不相同,如樟帮、建昌帮、川帮、京帮等。但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华传统的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不断践踏,西方的文化不断的侵袭着中华传统文化,致使中华文化传承不断的压缩,而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中医药更是被边缘化。中药西化,中药饮片使用的弱化,导致了中药炮制技术面临衰退。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不断升高,全球也兴起了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潮,而中西文化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而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抓手便是复兴中医药文化,延续中药炮制传承与创新、促进中医药发展。

2炮制流派传承

众所周知,中药的炮制流派可分为樟、建昌、京、川四派,各流派均有不同的炮制体系,如樟帮,提倡“制虽繁、不惜工”,其特点是切制精良,如“白芍飞上天,木通不见边,陈皮一条线,半夏鱼鳞片,肉桂薄肚片,黄柏骨牌片,甘草柳叶片,桂枝瓜子片,枳壳凤眼片,川芎蝴蝶双飞片,槟榔切108片,一粒马钱子切206片(腰子片)”。建昌帮与樟帮并称“江西帮”其讲究工具辅料独特,工艺取法烹饪,讲究形色气味,毒性低疗效高,切刀与众不同,可一刀多用。京帮源于我国北京,现代可看到的以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为代表,京帮切药用高案刀,饮片大小适中,其炮制特点在于炮制的方法及辅料,如以药制法即用药用液体辅料炮制药物;姜制法等。川帮起源于四川省,以精益堂为代表,其炮制历史悠久,其讲究炮制工艺流程,尤其讲究火候温度,其特色炮制品有“九转南星”、“仙半夏”等,且其经营模式多为“前店后坊”,另外对道地药材附子的炮制方法研究较为考究。传统的各炮制流派自成体系,各具特色,但普遍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缺点,因此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且各流派炮制辅料未统一标准,方法也存在差异,因此炮制饮片存在差异,难以实现统一质控[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药用资源方面

种子质量、生态环境、加工方法是决定药材质量的三个要素,因此若想提高药材质量,就必须从源头抓起,要对药材进行全成分研究及种质研究,不能单纯追求有效成分。现在国内部分地区已开展药材种植园,建立种子资源库、保护濒临灭绝及退化品种,对与野生稀有品种倡导保护,加大人工种植投入力度,对分布散、规模小的药材进行抢救及建立基地,例如云南省开展的“云药之乡”认定工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尽管如此,仍有部分地区的药用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如东三省,其人参、五味子、淫羊藿等道地药材,部分出现种质退化、种子基源混乱现象。还有部分地区对根类药材使用“壮根灵”在没有完全自然生长成熟的情况下进行采挖,这也导致了药用资源混乱。此外,药材的质量与产地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如:辽宁引进伊贝母,虽在外形、质地上无明显变化,但引种后的伊贝母在薄层板上多了斑点因此不能作为伊贝母入药,这就是道地药材与异地种植的隐患。另外鲜药材的质量评价与产地初加工也致关重要,因为药材不同产地,不同生长期,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采收部位,直接影响中药的质量,也有的药材含热敏性和挥发性成分、易被酶降解成分、易被微生物降解成分等对加工工艺都有不同要求。因此,应加强药用资源基地的建设,重视药用资源的生产程序及技术指导,加强源头监管,方可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3]。

4特色炮制技术方面

不同地区、不同流派都有自已独特的中药炮制沿革。如四川江油附子,广陈皮,福州薏苡仁用砂炒爆开花、熟地用酒、人乳渍透九蒸九晒并拌以砂仁粉,山西广誉远砂罐球密封炮姜炭,维吾尔药艾科麦提、面粉、毛料炮制等等。我省中药炮制严格按照炮制规范对中药进行净制、切制和炮制,针对药材的不同,净制工艺也不相同,对切制工艺则强调润制的重要性,认为药材的软化与饮片切制的质量密不可分。因此,对不同的药材会采取不同的软化方式,针对临方炮制,强调传统炮制,强调传承。切制强调根据药材的性状切重视精美,如蝴蝶片、如意片、盘香片等;对不同患者切片也有差异,如对婴幼儿的饮片切制便比成年人薄,这种切制方法利用控制用药剂量的准确性,便于调剂。此外,我省中药炮制重视在传统炮制及饮片功效的基础上重视饮片的品相、色泽、味道等,在对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上,多以传统经验进行鉴别[4]。

5展望与建议

中药炮制的的传承及发展需要强烈的文化认同,中药文化在经历的百年西方医学文化的摧残下,现保留的区域少的可怜。现存中药文化保留较为完整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安徽、江西及河南等地,这些地区是传统的药材产地及交易市场,还有许多祖辈传承下来的制药手艺。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国家政策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及支持,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需求下,中医发展及中药炮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努力的挖掘、继承并不断的寻求发展及创新。针对药用资源,我们应因地制宜、保护好现有的中医药传承人及道地药材,对中药炮制,应不断的强化从业人员的理论功底,要让他们掌握中药炮制传统的工艺精髓及现代生产方法,提高对中药饮片的鉴定、炮制能力,以“精英式培养”模式为传统中药炮制传承及现代中药开拓培养接班人才[5]。同时,应顺应现代科技发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规范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建立统一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措施、质控标准及不同等级中药饮片产品的辨识、检测技术和方法。

综上所述,中药炮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内容博大精深,应加快开展中药炮制传统特色技术的挖掘、搜集及传承,吸取精华,并结合现代工艺有效的推动中药炮制技术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杨明,钟凌云,薛晓,等.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3):357-361.

[2]齐玉歌.中药传承任重而道远--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心得点滴[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47):9473-9475.

[3]基于河南中医药特色的文化旅游示范基地设计与开发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4):125-128.

[4]李红伟,田连起,李娴,等.不同地域中药炮制特色技术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42-43.

[5]李红伟,孟祥乐.我校不同专业开设中药炮制学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4):93-94.

论文作者:谭富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之中药炮制学习体会论文_谭富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