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内分泌治疗中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论文_晏四珍

妇科内分泌治疗中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论文_晏四珍

湖北省汉川市新河镇卫生院妇产科 湖北省 汉川市 431600

摘要:目的:研究妇科内分泌治疗中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接收的妇科内分泌患者中,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治疗的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为25例、30例、32例,A组患者应用来曲唑进行治疗,B组患者应用阿那曲唑进行治疗,C组患者应用依西美坦进行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机体内血清雌二醇的抑制情况,对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A组、B组、C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患者治疗前体内雌二醇水平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治疗后体内雌二醇水平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血清雌二醇抑制率高于B组、C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有效抑制率高于B组、C组要,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与C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抑制率、有效抑制率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均无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体重增加、潮热、胃部不适,其中,A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明显;与B组、C组比较,A组患者体重增加的患者情况显著,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治疗效果较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芳香化酶抑制剂;妇科;内分泌;效果

临床上,妇科内分泌疾病是常见的疾病,其涉及的范围有病理、生理、神经科、妇产科等多个方面,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患者就会产生各种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痛经、月经不调、卵巢早衰、不孕等疾病,且患者的全身系统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1]。且妇女体内内分泌失调会引发乳房胀痛、乳腺增生等疾病,乳腺癌的发生也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2]。以往治疗妇科内分泌疾病主要使用米非司酮药物进行治疗,该药物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药效持续时间并不常,患者的病情只能得到暂时性的控制,临床疗效并不理想[3]。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妇科内分泌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25例,B组30例,C组32例,在A组中,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41.38±8.19)岁,9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0为乳腺癌,6例为子宫肌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B组中,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40.27±7.89)岁,10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8为乳腺癌,12例为子宫肌瘤。C组中,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41.56±8.01)岁,7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3为乳腺癌,12例为子宫肌瘤。三组患者治疗前雌二醇水平、病情、年龄等基础资料差别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尿常规、血常规检查,并使用B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的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其中,A组患者应用来曲唑进行治疗,每天口服来曲唑药物1次,每次2.5mg。B组患者应用阿那曲唑进行治疗,每天口服阿那曲唑1次,每次1mg。C组患者应用依西美坦进行治疗,每天饭后口服依西美坦1次,每次25mg。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持续时间为6~20个月。

1.3判断标准

对三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已经药物抑制血清雌二醇的情况进行观察。将治疗效果分为四类,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仍较显著,甚至情况愈加严重。有效:患者生命周期有一定的延长,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受孕时间超过24个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所缓解,子宫肌瘤体积变小。显效:患者生命周期明显延长,临床症状得到较明显的改善,受孕时间6~12个月,子宫内膜异位症基本消失,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变小。治愈:患者的生命周期显著延长,临床症状消失,受孕6个月内,子宫内膜异位症消失,子宫肌瘤消失。晚期乳腺癌患者第6周机体内雌二醇水平使用化学发光法进行确定,使用雌二醇抑制率=100%×(治疗前浓度-治疗后浓度)/治疗前浓度公式对抑制率进行计算。

1.4统计学方法

将上述数据收集完整,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使用F进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三组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血清雌二醇抑制情况比较

治疗前,A组、B组、C组患者体内雌二醇水平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C组治疗后体内雌二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雌二醇抑制率比B组、C组要高,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治疗后有效抑制率比B组、C组要高,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雌二醇抑制率和有效抑制率与C组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

2.3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三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均无显著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出现体重增加、潮热、胃部不适的不良反应,A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明显。A组患者体重增加的患者情况与B组、C组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加,而多囊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乳腺癌等疾病对女性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这些疾病与内分泌系统失常有密切关系,均属于妇科内分泌疾病。目前,临床上多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对妇科内分泌疾病进行治疗,取得的效果较好,获得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5]。

参考文献:

[1]张丽梅.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05):55.

[2]邓金凤.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妇科内分泌疾病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13(25):75-77.

[3]陈敏.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9(14):3138-3139.

[4]赵坤,李新,吕艳欣.分析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17(05):156-157.

[5]李秀萍.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04(20):41-42.

论文作者:晏四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  ;  ;  ;  ;  ;  ;  ;  

妇科内分泌治疗中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论文_晏四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