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世界历史上的社会主义运动_世界历史论文

近代世界历史上的社会主义运动_世界历史论文

近现代世界历史中的社会主义运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近现代论文,世界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以后,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把社会主义运动的形成和发展置于近现代世界历史的坐标中加以考察,以增进我们对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认识。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它的出现已有几百年的时间了。15世纪下半叶,西欧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兴起。在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小生产者遭到无情强制剥夺,沦为无产者,大量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社会呈现出严重两极分化的趋势,引起了当时社会的普遍不满。在英国、意大利和德国,托马斯·莫尔、康帕内拉和托马斯·闵采尔等有识之士率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对未来社会作了美妙的幻想。因此,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以资本主义制度的主流政治意识个人私有价值观念的对立面强烈地反映在一批进步思想家的理想中。

17、18世纪英国、法国等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时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加深了下层人民生活的困苦,并使他们奋起反抗。在英国,温斯坦莱掀起掘地派运动,明确提出土地公有等激进共产主义的要求。尤其在法国,摩莱里、马里布等人从社会下层人民的利益出发,对现存制度的罪恶作了进一步的揭露和批判,并从法律制度的角度对未来社会作了具体的设想,社会主义的思潮开始逐步形成为一种理论。

19世纪初,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已在英法等国初步确立,英国的欧文和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财富分配不均所造成的人类在体力、精神、道德上的不平等,他们不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现实作了无情的批判和揭露,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的制度,而且幻想建立一个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公有制社会,进一步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憎恨以及对理想社会制度的向往。马克思、恩格斯称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建立了“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1〕。

19世纪上半叶,产业革命在英法等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生产新技术的发明和利用进一步强化刺激了非利润即死亡的原则,进一步加深了社会矛盾,恶化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在西欧广为传播。至40年代中叶,社会主义已成为非常时髦的社会思潮,社会各等级中均有不少人自称是社会主义者。当时除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之外,还出现了封建的、小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者。这种状况正如恩格斯在1888年《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序言中所指出的:“当我们写这个《宣言》时,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一方面是各种空想社会主义体系的信徒,……另一方面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庸医,他们都答应要用各种补缀办法来消除一切社会病痛而毫不伤及资本和利润。这两种人都站在工人运动以外,宁愿向有教养的阶级寻求支持。……可见,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的,……至少在大陆是‘上流社会’的。”〔2〕

19世纪中叶以前,由于受到历史阶级条件的限制,一切社会主义思潮均未能摆脱文学形式的描绘,小生产者主义、复古主义、平均主义、禁欲主义以及唯心主义的束缚。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过现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它不能对付这个生产方式”〔3〕。 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不成熟的理论,终究是一种空想,而且一开始就注定了要成为空想,它愈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愈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4〕

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历史转变,他们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察看到工业化时代的“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5 〕他们研究了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同时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人类优秀的文化思想成果,并在由此造成的政治经济状况中找到了解决冲突的办法。他们认为,“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的产物。”〔6 〕因此,只有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真正实现理想的社会目标。1848年,他们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具体阐述了他们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阶段基本矛盾直接展现的必然结果。在工业化初期,机器的发明和利用强化刺激了资本对利润的无限度追求,使社会关系极度恶化。这种历史的状况为马恩的社会主义探索提供了大量的现实材料,使他们赋予社会主义理论以新的内容。尽管他们的许多理论前人和同时代的人均曾有过零散的表述,但是,它们不是前人和同时代人的思想的简单拼凑,而是马恩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运用它们的合理思想的结果,是他们深入剖析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和积极探索总结工人运动经验的产物。它和以往的一切社会主义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马恩社会主义理论,是马恩在研究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现实基础上得出的经验性的结论,而不是根据一般理性从头脑中推导出来的。现实性是它的理论基础,而现实性则恰恰是科学理论的前提。其次,马恩认为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私有制是资产阶级从旧的统治阶级那里继承得来的最不合理的制度,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消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罪恶。第三,马恩把无产阶级看着是社会利益和社会进步的最全面的代表,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和主要力量。第四,马恩强调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的必要手段,使其社会主义的理论带有鲜明的阶级倾向。

马恩社会主义理论的上述本质特征,赋予了社会主义的科学属性,并由此彻底改变了社会主义在西欧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7〕科学社会主义成了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代名词。

1848年,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社会革命运动,在与资产阶级进行对抗的过程中,无产阶级显示了强大的力量,进一步证实了马恩的理论判断。马恩不仅积极参加了革命斗争,在革命之后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结构,总结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撰写了大量的革命著作,在理论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而且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组建了第一、第二国际,帮助各国工人阶级组建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革命政党,既推进了社会主义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和影响,同时又为处于理论思潮状态的社会主义转化成为一种社会实践运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19世纪中叶以后,正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影响下,西欧工人运动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并对西欧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世纪50~60年代,各国在政治、经济上处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迫于工人运动的压力不得不推行民族民主化运动,扩大无产阶级参与政治的权力;70年代初,法国爆发声势浩大的巴黎公社运动,尝试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80年代,俾斯麦慑于社会主义运动对德国工人的影响,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率先实施社会政策的调整,推行社会保险制度,以争取到工人阶级对“国家”的忠诚,缓和日趋紧张的阶级对抗。

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西欧工人运动中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并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除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人贡献之外,还存在两个基本的事实条件:首先,19世纪中叶以后,产业革命在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业已处于完成或接近完成时期,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没有消除,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富分配形成尖锐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大量财富日趋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则陷于生活的贫困之中。这种状况不仅导致了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和大批工人失业,而且使社会绝大多数人遭受生活的挫折,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前途感到悲观失望,他们把社会主义社会看作是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最理想的制度,期望通过这种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够找到医治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灵丹妙药;其次,产业革命加快了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加剧了社会竞争和流动,中小企业主大量破产并流入无产阶级的阵营,无产阶级的队伍急剧壮大,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成为强大的社会力量,但生存的处境却日趋恶化,急需要一种理论武器为争取自身利益解放的斗争服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适应了西欧无产阶级历史发展的需要。

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大量破产的中小企业主流入无产阶级的阵营,以及熟练技术工人的增加,改变了过去无产阶级以产业工人为主的状况,使无产阶级队伍的成份日趋复杂。同时,由于产业革命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已经出现,不同的工业化水平带来了不同的社会生活水平,使各国无产阶级产生了不同的政治经济要求。不同的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产生不同的理想,各国无产阶级内部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也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运动逐步地走向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者之间,就采取何种方法和手段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目标形成尖锐的对立。机会主义者主张,只有通过合法斗争的手段实现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地位的逐步改善,才能达到和平夺权和建立新社会的目的。他们在英、法、德、俄等国家的代表分别为工联主义、工团主义、拉萨尔主义和民粹主义可能派。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合法斗争的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由于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利益存在根本的对立,只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最终真正实现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达到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先后撰写了《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许多论著,对机会主义进行理论批判,并进一步澄清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同各种机会主义划清界线。他们曾这样反复强调:“在我们有可能用和平方式的地方,我们将用和平的方式反对他们,在必须用武器的时候,则用武器。”〔8 〕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上较机会主义者科学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在强调暴力革命作为最终手段的同时,更多地强调采用灵活机动的革命斗争策略的重要性。

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西欧无产阶级内部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分歧,因而在不同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引导下各国工人运动走上了不同政治斗争的道路。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这些国家比较早地确立了工业化的优势,国内总体生活水平比较高,工人的工资收入有了显著增加。这些国家的工人运动更多地倾向于工联主义、工团主义,主张通过集体与资本家谈判、组建群众性政党和推举工人代表参加议会选举等合法斗争手段,以谋取自身地位的逐步改善,工人运动逐渐成为这些国家主流政治程序运行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起步较晚,国内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工人的工作和生活处境相形悲惨,他们更多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因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相对活跃。西欧工人运动的这两种相互对立的状况给各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带来了不同的政治压力。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工人阶级的力量尚不足以通过合法斗争的方式对这些国家的政治主流程序产生影响,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变得遥遥无期。在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加剧了社会关系的紧张,资产阶级社会上层急需要在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赶超老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竞争优势,因而不得不调整社会政策,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对工人阶级作出让步,以便于把他们的斗争也纳入到资本主义国家主流政治程序运行的轨道。

从总体上说,19世纪70年代是一个历史的分水岭,社会主义运动在它的早期活跃地区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逐步地走向低潮。马克思主义者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者都没有达到他们所预期的在西方建立新社会的目的。这主要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发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使社会关系相对改善。首先,各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增长,使工人纵向比较的工资收入和生活水平均有所提高。其次,在长期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工人运动的巨大压力下,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均发生重大调整,经济自由主义的衰落已露端倪,国家和政府的计划干预显著增强,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及社会地位均有不同程序的改善。第三,各国政治民主化的推行和普选制的实施使无产阶级影响资本主义国家主流政治程序运行的力量不断加强,进而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从全面无序的社会对抗转向对政府控制和权力的有序争夺。第四,大量落后地区沦为西欧国家的殖民地,扩大了它的海外市场,既使各国生产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因市场得到扩大而得到了暂时缓和,同时又使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部分地转移了各国的阶级矛盾,使各国国内的社会对抗趋于相对缓和。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西欧国家相继出现了以电力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不仅使产业结构大规模调整、产业规模空前扩展,无产阶级的队伍空前壮大,而且引起生产的管理革命,使调和社会生产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必然需要。这不仅意味着资本家被迫主动地改善劳资关系成为历史的可能,而且标志着无产阶级不可抗拒地崛起成为一支真正强大的社会力量,“标志着在历史阶段中的一个时期资本主义能够凭藉对毫无家业、依附谋生、穷愁潦倒、一筹莫展的劳动力大军的雇佣而发展起来的时期的终结。而在新的时期,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就不得不应付工人阶级的斗争,因为工人阶级日益意识到自己的地位,组织起来,并且终于强取到各种社会力量中的一个新的对等地位。”〔9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种新的对等地位关系的出现,形成相互制约,内在地避免了极端不平衡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社会的相对稳定,限制了大规模社会革命的发生。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在西欧国家走向低潮,不言而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历史的事实,即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采取何种方法和手段来实现社会主义,而在于实现这些方法和手段的前提条件和现实基础是否成熟。也就是说,社会主义运动并不是革命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应该根据怎样的资本主义状况而采取怎样的方法和手段的问题。

19世纪末,马克思恩格斯相继去世,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及其运动的发展和影响遭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列宁继承了他们的遗志并适时地把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成为列宁主义,从而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以新的生命力。列宁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最落后的俄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极大的成功,根本就在于列宁充分准确地把握了20世纪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手段和方法的前提条件和现实基础,即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的规律。

不平衡发展规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出的新形式。19世纪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业已完成第一次产业革命,并掀起了以新技术革命为动力的第二次产业革命。这两次产业革命尤其是第二次产业革命形成强劲的扩张力量,把全世界粘连成为一个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整体,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早期囿于一个国家的基本矛盾得以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内展现,同时加剧了国际垄断资本优势地位之间的相互竞争,使发达与落后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矛盾加深,整个国际社会出现了极端不平稳发展的状况。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国家,第二次产业革命既使以股份公司的大量出现为形式的生产的集中化趋势日益加强,使垄断成为生产的普遍形式,同时又使垄断资本进一步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使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上的力量得到加强,而高额垄断利润的获取,带来了国民生产总值的迅速上涨,刺激和膨胀了带有沙文主义倾向的民族凝聚力,资本利益逐步民族化,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各国国内社会的分化和阶级的对抗。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竞争中的失败使它们在国际社会中逐步处于依附和被压迫、剥削的地位,不仅挫伤了民族自尊心,而且使经济落后成为国内一切社会矛盾的焦点,不可避免地加剧了社会的分化和阶级的对抗。因此,列宁指出:“比较容易开始革命运动的,并不是那些有可能易于进行掠夺和有力量收买本国工人上层分子的剥削国家。”〔10〕“历史走着奇怪的道路:领导伟大的世界运动的光荣落到了落后国家的身上。”〔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运动在发达和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循着两种不同的发展轨迹。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虽然处于低潮,但社会主义运动并没有停止,它一直处于低开低走状态,每伺资本主义危机出现,时机成熟,也有上扬的时候,或成为所谓社会主义者谋求政治资本的手段,或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改造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们同科学社会主义已相去甚远。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落后使整个民族都处于被剥削、压迫的地位,阵营庞大的无产阶级身处社会的最底层,处境更加悲惨,反抗也更加强烈,因而科学社会主义被他们看作是民族振兴、阶级解放的指路明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由此逐渐地走上了与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的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列宁正是身处这一个历史现实之中,凭藉无产阶级职业革命家的敏锐,在研究了资本主义新现实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了帝国主义不平衡发展理论,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无产阶级革命战争的口号,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均处于落后地位的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从今天的观点来审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许多光辉的思想,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一直把列宁主义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不同之处,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现实状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这些不同之处首先表现在,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一国首先胜利论,不同于马恩所主张的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在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实现的理论。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只能是这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确定不移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在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且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12〕其次,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相对落后国家中发动,而不同于马恩设想的首先在资本主义的发达国家中进行。在列宁看来,帝国主义最薄弱的国家必将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产生社会主义革命和取得胜利比任何地方都要早些、容易些。他曾这样论述过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我们之所以走在前面,不是因为俄国的无产阶级比别国的工人阶级高明,而仅仅因为我们过去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13〕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差别,反映了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不同要求,同时也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应该随着社会现实的发展而发展、变革而变革。

当然,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差别不可避免地使社会主义的建设面临着新的现实条件的挑战,出现许多新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有:社会主义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如何处理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新的国际环境对一国社会主义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尤为重要的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应怎样充分地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摆脱社会经济落后的面貌?如何解决低社会化与高生产率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在十月革命以后成为苏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所展开的理论上的争论和政治上斗争无疑决定了苏俄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方向,而这又恰恰决定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实践的历史命运。

在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列宁充分地意识到社会主义一国胜利后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审时度势,把客观实践作为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出发点,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政策制定过程中一切与实践不相符合的思想和观点。他的这种态度在推行新经济政策时格外明确。他说:“我们原打算(或许更确切地说,我们是没有充分根据地假定)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商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要经过多年的准备工作),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许多过渡阶段。不是直接依靠热情,而是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依靠个人兴趣,依靠个人利益,依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现实生活这样告诉我们。”〔14〕正是站在现实的基础上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列宁把苏俄带离了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列宁去世以后,他给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许多遗难。苏联党内在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及如何建设一国社会主义等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由于政策决定过程缺乏正常的民主程序,加之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现象严重,使理论争论逐步演化为政治斗争并激发了整个民族的狂热和冒进,使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逐步地脱离了现实生活的轨道,形成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即不顾具体的政治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单纯从抽象的理论图式和国内外政治斗争需出发,取消商品经济,急于求成地推行高速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使政治、经济和社会陷于畸形发展的轨道。

本世纪30、40年代,尽管斯大林模式严重脱离实际,存在种种弊端,但社会主义作为进步的社会新制度所产生的强劲社会推动力量仍给苏联带来了比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到1937年4月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苏联工业产值已超过英德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迈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苏联成为落后国家通过制度革命成功地实现现代化的典范,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刚刚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纷纷以苏联为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从落后的一国向落后的多国发展的道路。本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迷信苏联模式,过高地估计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前景,不顾本国国情,生搬硬套苏联模式,致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遭受到严重的挫折,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改革应运而生。在苏联国内,严重僵化和脱离社会实际的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给苏联社会经济生活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并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这种历史的结局表明,作为制度实践意义上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已被历史划上了句号。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回味。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剧变是否意味着落后国家不可能通过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自己的现代化?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落后国家又该如何通过社会主义的制度实践来实现民族国家的真正腾飞呢?

社会主义国家自建立开始,始终存在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出现了勃勃生机,社会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代建设实践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尽管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发生剧变后,社会主义事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和挫折,但事实上没有也不可能抹煞落后国家成功地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规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无疑为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要根据新的现实情况,要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15〕

注释:

〔1〕〔2〕〔5〕〔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9页,第9页,第29页,第38页。

〔4〕〔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24页,第299页,第423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700页。

〔9〕米歇·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 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第159—160页。

〔10〕《列列全集》,第26卷,第443页。

〔11〕《列宁全集》,第28卷,第315页。

〔12〕《列宁选集》,第2卷,第873页。

〔13〕《列宁全集》,第27卷,第213页。

〔14〕《列宁全集》,第33卷,第39页。

〔15〕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近代世界历史上的社会主义运动_世界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