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桥梁桩基从受力角度可分为摩擦桩和支撑桩,其顶端均连接桥墩或桥台,合称为桥梁下部结构,桥梁桩基能够将桥梁上方所承载的压力转移到地基上,降低桥梁的磨损毁坏程度,延长桥梁使用的寿命。对施工技术要点即是工程施工中需要着重注意的事项,其会影响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具体施工流程。因此,本文针对目前桥梁工程进行桩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常见问题的发生原因以及处理措施,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桥梁桩基施工;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引言
随着国内运输及汽车行业的空前发展,现有桥梁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当代车辆形使的需求,因此国家在桥梁建设及相关管理机构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但在技术及质量的控制上仍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例如有些现代化桥梁使用的年限略低,有关技术标准化文件比较落后,且由于工程施工队伍素质较低,工程质量及技术控制上具有一定难度!对建设企业来说,桥梁工程桩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桥梁整体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同时也影响着桥梁项目的整体效益。
1 桥梁桩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 塌孔
桥梁桩基结构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塌孔是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桩基结构的护筒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具体来说,在安装桥梁桩基的过程中,先要将护筒预埋到一定深度的地层中,但由于施工地质因素的影响,使得护筒钻头的作业力量并不均匀,在此情况下,长期作业的钻孔会出现结构受力不均匀现象,这就会引发塌孔问题的出现。此外,由于钻进过程需要泥浆来进行护壁施工,这就对泥浆的作用质量提出了要求。
1.2 缩颈及孔斜问题
在桩基施工时,需要放入钢筋笼,保证下端的稳定性。但是在实践中存在钢筋笼大小和孔径局部差距大的情况,导致钢筋笼无法放下去,工作人员可以做到早发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但是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缩孔或者孔斜的问题,严重影响桩基的质量。致使缩颈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由于地质原因造成的,如果土质在地层中某个断面比较松软,成孔后放置时间过长,泥浆比重偏小,极有可能造成缩径。其次,如果孔口堆放石料或机械,孔口处会承载相应的压力,孔内有粘土和石料挤进去,进而出现缩颈的现象。孔斜事故,导致孔斜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尤其是在钻孔过程中,如石头落入孔内,造成钻进过程中钻头受力不均,造成孔斜。其次和地质情况有关。在软硬层交界的地方会出现钻头受力不均,进而出现孔斜的现象。再次在连接杆实践中,如果杆两边承受的压力较大,在钻机中会出现不均匀沉降或者振动幅度过大的情况,增加了钻杆的磨损度。如果磨损现象严重,进而出现受力结构不均匀的情况。最后,如果钻机基底软弱不均匀,在钻进的过程中造成钻机倾斜,也会导致钻孔倾斜。
1.3 钢筋笼偏位
由于钢筋笼过长,质量过大,箍筋失效,造成钢筋笼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 当吊入孔内后已发生变形, 再者在吊装过程中钢筋笼没能做到缓慢垂直下放,而斜插孔内时,又没有足够厚度的保护层,这就会引起偏位。若灌注的混凝土比预埋钢筋笼的深度还要大时,上层混凝土已发生初凝,这时混凝土与钢筋笼之间就会产生一定的包裹力,带动钢筋笼上浮。
1.4 卡管与埋管
导管在混凝土中掩埋过长,钢筋笼变形,灌注时间过长,混凝土已初凝,内阻力成倍增长,导管被卡死在混凝土内。此外,混凝土配比满足不了相关的设计要求,是坍落度过小、离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这也是导致桩基剪球卡管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在进行桥梁桩基施工中,配套设备的密封性不够,会使泥浆或是其他杂物掺入到设备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处理桥梁桩基施工问题的措施方法
2.1 塌孔处理措施
桥梁桩基施工中不同大小的塌孔问题,是受工程体系影响导致的。相关建设人员应根据桥梁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首先,对于塌陷处,可根据测出塌孔的深度来重新设置护筒,并将周围土体夯实。其次,采用钻孔机械设备对护壁结构的作用效果进行测试,以确定护壁的承受能力和相关厚度。对于发生在孔内的坍塌,先要判断坍塌造成的危害程度。最后,根据判断的结果,采用粘土混合物填充塌孔,进而避免轻微坍塌的影响范围扩大!如果坍塌的危害较大,则要在混合物严密检查的基础上,确定沉积密实的施工内容。
2.2 缩颈和孔斜的处治措施
基于缩颈和孔斜对在桥梁桩基工程的影响,需要工作人员掌握施工要点,明确处治程序的顺序。首先需要及时清除孔处周围的杂物,减少孔处土层的承载力。其次需要根据工程要求,选择适当规格的正孔器。常用的正孔器是由半径为5mm的钢板制成的,可以利用钻杆和钻头的制约多用,将其连成一个保护架,通过增加钻头的重量进而减少其他重力的影响,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在孔斜防治过程中,首先需要利用钻机的辅助作用,将其放在平坦的地基上进行工作,地基要坚固密实,保证卡孔和护筒处于同一个直线上,减少操作失误。其次,在软弱的地基上可以采取在钻机底部放置方木,增加钻机的稳定性。再次需要施工人员熟悉地层结构,不可盲目的加压钻进,使钻架受力过大,产生大幅的摇摆,导致孔斜。
2.3 钢筋笼偏位处理措施
首先要把重粘度较低的泥浆换掉,与此同时,上下活动钻头,尽量搅拌成浆并排出孔外,直到泥浆达到使用标准后再继续提钻。浇灌混凝土时,还要根据气候特点,把握好浇灌时间,加快浇灌速度,如遇恶劣天气,要添加一定数量的缓凝剂,以防混凝土进入钢筋笼顶层时流动性过小,当混凝土浆进入钢筋笼底部时! 要尽量减少穿插导管的次数,一直到埋入凝土的钢筋笼与混凝土形成一体后, 才可恢复深埋导管事宜,若钢筋笼出现上浮现象。
2.4 卡管与埋管处理措施
由于桩基础施工的卡管问题是混凝土质量不达标造成的,因此,施工问题处理人员应确保施工现场坍落度与和易性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进行下一步浇筑施工内容,具体可通过施工原材料性能质量的控制,来避免卡管问题现象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具体注浆的过程中要避免离析以及泥土滑落问题的出现,来保证桩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而埋管问题,只要控制好管道和钢筋的长度,即可解决。
结束语
总而言之,桥梁桩基础结构的施工建设质量,是直接决定工程建设使用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结构施工出现的问题,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其影响深度及范围的基础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桩基础施工各个环节的作用效果,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潘志芳.混凝土桩基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J].山西建筑,2016,12:58-59.
[2]宋文聪.浅谈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及施工过程的常见问题处理方法[J].江西建材,2016,15:186+190.
[3]詹帅.岩溶地质灌注桩成孔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福建交通科技,2016,03:90-92.
[4]高仁虎.桥梁钻孔桩基础常见塌孔原因与处理措施[J].建设科技,2016,24:116-117.
[5]李喜国.桥梁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6,11:65-66.
论文作者:李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桩基论文; 桥梁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措施论文; 过程中论文; 钻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